close
來海口這些年,從來都是開車時候多,走路時間少。所以,自以為成了老海口,但對海口的大街很熟,對小巷很陌生。這些日子,陪護在醫院,隨着病人漸漸康復,我的活也漸漸輕鬆。閒着沒事,出去找吃的,一不小心,誤入歧途,居然走到了當地居民的深處。

儘管當前還是疫情,還很緊張,但小巷裡的生活似乎很平淡,更讓我感覺欣慰的,是每條小巷都很乾淨。儘管逼仄,儘管老化,可小巷裡的人卻過得很愜意。應該說,海口當年的創建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還是潛移默化地改造了一座城市。

從龍華路到海秀路,地處龍華區的版圖。有經濟專家歸納,海南經濟一半在海口,海口經濟一半在龍華,龍華素有海南經濟「壓艙石」的美譽。但我走來走去,發現醫院裡的病人很多,哪裡都得排隊,哪裡都很喧譁。有懂行的人說,這還因為疫情管控,限制了陪護人員,拒絕了來人探視,要不,這裡的喧鬧程度不亞於機場和免稅店。

也許有了醫院的支撐,周邊的小店還是有點人氣,一眼看出,做的都是醫院的生意。但稍大的一點的場所,都關門落鎖,掛出轉讓的告示。在南大橋周邊的商廈,在海航翻新後的大樓,那些所謂的高檔場所,都顯示出掙扎後的放棄,暴發後的破落。以前人們只是以為船大能抗風,現在才明白,船小好調頭。確實,面對一場持續3年的風暴,再大的船也逃不掉「泰坦尼克」 的命運。


沒事看手機,手機上還是很淡定。動不動就這裡按下暫停鍵,那裡就地封閉,我們充分發揮體制優勢,使用行政權力,不惜一切代價,要和疫情死磕到底。可人們還覺得,這場消耗戰打得太辛苦,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剛開始我們只對付一個武漢,大不了牽連一個湖北,現在則每個人都潔身自好,看誰都像是不良子弟。我們不僅自己深居簡出,而且擔心無端牽連。走哪裡都看健康碼,行程碼,但健康碼被人為可以賦予顏色之後,啥時候變黃已經由不得自己,變不變紅完全靠運氣。

記得2020年初,疫情剛來,草木皆兵。我們自駕出島,沾了湖北的邊,猶如到敵占區呆過一樣,被很有敵對情緒的老物業放大,為了安逸,我們選擇了集中隔離。那場隔離,我們感覺是像度假休息。吃住免費,伙食還不錯,時常送水果,動不動就有人電話聊天。十幾天下來,我們回家了,稱體重,還重了。當時我們想,其實這樣的防疫也是不錯的。

如今,不掏錢的隔離越來越少了,掏錢的隔離條件也差了。不知是人們防疫開始疲倦,還是我們的防疫出現透支,自己抄自己的作業也不會了。人們擔心,這根弦繃得太緊,繃得太久,就是金屬也會疲勞的。

住在醫院,看多了痛苦,總覺得自己還算幸運。就是那些身染沉疴的人,看到廣西剛剛掉下來一架飛機,感覺命運無常,也會為自己慶幸。不過,我們還是有點杞人憂天,還是心存悲憫之心,我們希望,暫停鍵不要想按就按,按下之後後勤糧草要跟上。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端着鐵飯碗,就是鐵飯碗,也和國家與民族的命運捆綁在一起,都沒飯吃了,覆巢之下無完卵,金飯碗都不值錢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