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快出了,叫《今敏:造夢機器》。

名字起得倒是挺狂,因為這是今敏準備拍但最終未能拍成的作品。

但似乎最終效果不是很好。

萬萬沒想到,從沒拍過爛片的今敏,竟然栽在了自己的紀錄片上。


突然就很想講講他的電影,卻又不知該如何講起。

思來想去,不如一起來回顧一下他的最後一部電影。

這部融匯了今敏標誌性風格的集大成之作——

《紅辣椒》
2006.11.25.日本


>>>>《紅辣椒》講了個啥?

《紅辣椒》不太好懂。

但它不好懂主要是因為節奏比較快,所以很多信息觀眾可能初看時有些跟不上。

真要復盤起來,影片的劇情其實蠻簡單的,說白了就是兩條線。

一條由千葉墩子/紅辣椒(千葉在夢中世界的形象)主導。

主要圍繞於夢境分析器DCmini失竊案。


此時的DCmini還處於開發測試階段,沒有加上限制功能。

如果盜竊者居心不良,很可能會利用DCmin侵入他人的夢境,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份擔憂也的確在後面的調查中慢慢成為了現實。


另一條故事線則由粉川警官主導。

因為未能堅持年少的電影夢想,如今人到中年,他產生了信仰危機。

千葉/紅辣椒正是他的精神治療主治醫師。


因為幕後BOSS想要把所有人都拉入夢境之中,陪他一起妄想狂歡。

所以兩條故事線在最後匯聚在了一起。

大概就是這麼個事,並不複雜。

>>>>造夢

《紅辣椒》改編自日本作家筒井康隆的同名小說《盜夢偵探》(紅辣椒的另一個譯名)。

筒井康隆自認為這是他最出色的作品,坊間則盛傳這是「無法改編成電影」的一部小說。

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這樣。

故事裡那一場場綺麗詭異的夢境,這錢要是真燒起來,擱誰都受不了。


而相比於電影,動畫的預算顯然要少得多。

不受物理世界約束的天然優勢,也十分符合夢境的概念。

但這十分考驗導演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如何用畫面表現出夢境的感覺。

看過《紅辣椒》的,不論懂沒懂,大概都會同意,今敏在這點上屬於超額完成了任務。


他偏愛的一些電影技法實在是太適合用來拍「夢境」這樣一個主題了。

就拿作為引子和開場的前10分鐘來說。

今敏不僅用極高的效率交代了背景,還幾乎是炫技般地讓人進入了影片中夢境的氛圍。

利用一些非常規的細節來暗示夢境的不合理性。

利用動作匹配剪輯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同時也暗合了夢境的跳躍性。

利用諸多失重場景來模擬夢醒時候的恍惚感......


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

其實今敏的電影裡,還有很多不容易看出來的伏筆和細節。

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

電影可能有意外之喜,因為鏡頭可能會抓拍到無關的人或者風景。

但動畫不一樣,每一幀畫面上的所有細節和元素都需要人為添加。

而比起隨隨便便畫一畫,他更喜歡加些暗合影片主題的畫面隱喻和象徵。

比如《未麻的部屋》中的開頭。

三個機器人分別是紅藍綠,意味着電視屏幕上的三原色。


動畫中出現的窗戶,也都是那個時候電視機屏幕的4:3比例。


而「窺視與被窺視」,正是《未麻的部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

這也是為什麼官方有一張將未麻和水缸里的魚放在一起的海報。

因為她就是那條被看的魚。


在《紅辣椒》中也是一樣。

比如開場,一輛小車從黑暗中駛出,象徵的正是故事從黑暗的夢境中浮現出來。

一個正常身高的人從小車裡冒出來、馬戲團等元素,也早已暗示了這是場夢境。

就連過場序曲,今敏都沒放過埋細節的機會。

紅辣椒騎着摩托駛入黑暗,在各種地方鑽來鑽去,也是同樣的意思。

既暗示了她的能力,也暗示了她代表的正是探索人類夢境的那一縷科技微光。


還有千葉和時田在影片中的首次見面。

時田本想去找千葉,怎奈自己過於肥胖的身軀卡在了電梯裡。

很搞笑的場景。

但當你看完整部電影,明白兩人之間的感情之後,再來回看這一幕,又會咂摸出些許餘味。

這正暗示了時田困於自己的世界裡,需要千葉的幫助。


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而看不出來這些,並不會影響觀眾對於影片的觀看和欣賞。

看得出來這些,那就是觀眾與導演互相之間跨越時間空間的會心一笑。

這是今敏和觀眾玩的小遊戲。


>>>>迷夢

其實早在處女作《未麻的部屋》里,就已經很明顯地體現出今敏的獨特個人趣味——

現實與幻想融合的題材,心裡壓抑以及找尋自我的主題。

再到後來的《千年女優》《東京教父》,形式上有變化,但仍可看出相似之處。


直到《紅辣椒》,這些個人喜好終於找到了最好的承載體。

最容易將現實與幻想混淆的地方是哪兒?

最容易發現人與自我存在間隙的地方是哪兒?

當然是匯聚着眾多被壓抑欲望與潛意識的夢境。


整部電影其實就是不同角色的夢輪番上場,最後形成合集。

所長的夢,冰室的夢,時田的夢,小山內的夢,千葉的夢,理事長的夢,粉川的夢。

所有人的夢。

在夢中還不忘越軸

藉由夢這樣一個載體,今敏最大程度地發揮了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關於自我回歸的主題,依然存在。

承載着這一主題的正好是兩條故事線的主人公,千葉/紅辣椒以及粉川。

千葉和紅辣椒一開始只把對方當做絕對的他者看待,直到最後才互相接納。

粉川一開始過不去的坎,到最後也才發現那不過是停留在過去的自己。

這與《未麻的部屋》的結尾依然是如出一轍。


但不同於以往單純聚焦於個人。

這一次今敏把目光還放在了對於整個物慾橫流的畸形社會批判身上。

夢的世界無拘無束,沒有任何壓力,人們被壓抑的人格和欲望得以宣洩補償。

於是社畜們打好領帶,拎着公文包,笑着跳樓;

於是女生們掀起裙子,讓偷拍者拍了個爽;

於是政客們不顧體面,爭先恐後爬上王座......

光怪陸離的種種欲望與夢想,成就了一場關於妄想的狂歡。

到最後,人們已分不清那究竟是自己想要的,還是被強行帶入了整個社會的妄想。

而這又與現實何異?


>>>>信夢

1963年10月12日,今敏出生於札幌的天使醫院。

他的出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意外。

因為當年母親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所以醫生曾勸阻過懷孕的她。

不過母親還是執意要生下孩子。

而且有了「可能會生不下孩子」這一考量之後,母親的心理壓力明顯就少了很多。

甚至還頂着個大肚子去溜冰場裡滑冰,摔得四仰八叉還哈哈大笑。

總而言之,還是託了母親的福,今敏才得以出生。

或許是命中注定,當時同病房的人隨口評價了一句,「這娃娃長得像漫畫裡的人物」。

沒想到幾十年後,沒成為漫畫裡的人,倒是成了畫漫畫的人。

圖源網絡

如果諸位有空,不妨去讀一讀今敏的《我的造夢之路》。

裡面收錄了《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兩部作品的製作始末,以及他的一些隨筆。

從中也可以多多少少看出今敏的一些性格和特點。

兩點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其一,他常常會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思考。

比如一句「這速度快得跟個鬼一樣」。

他能就此寫下一篇隨筆,思考「為什麼受傷的總是鬼?」

圖源網絡

其二,時而毒舌時而嘴碎,但依然對這個世界賦予他的一切充滿感恩。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的電影才會都有一個美滿的結局。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拍了一部風格迥異的《東京教父》。

這個理想得甚至於有些狗血的電影,傳遞的不過是最最簡單,卻又難以做到的願景。

懷抱希望,相信奇蹟。

《東京教父》

>>>>寫在最後

在《紅辣椒》的結尾,粉川警官終於解開心結,承認了自己愛電影。

在旁邊戲院的廣告牌上,登着今敏過去三部作品的海報。

據今敏所說,在這兒他原本準備放的是下一部作品的海報,算是給自己打個免費廣告。

或許是為了不吊大家胃口,這個願望最終沒能實現。

但可惜的是,這個願望沒有再實現的機會了。


2010年5月18日,今敏被確診為胰腺癌末期。

三個月後,今敏去世,享年47歲。

在此之前,他曾留下過一封遺書,字裡行間萬般不舍,卻也無可奈何。

於是他整理心情,坦然接受:

我要懷着對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謝意,放下我的筆了。

不知是誰說過,電影就是清醒時的夢。

造夢之人先走一步了,幸好,他留下的夢還在這裡。

(紅辣椒)

看更多精彩影評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

造夢之人已遠去
他的夢還在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