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還有4天,距離冬奧會還有8天。雪道都已經製作完成,進入閉環管理。大家都準備好了嘛?大家難道不好奇,北方的冬天那麼多雪場,怎麼還要用人工造雪呢?
因為不同賽場地對於粒徑、含水量、硬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儘管我國北方冬季會大量降雪,但處於季風氣候的我國,氣候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對於賽道用雪,有着一個專業詞彙「冰狀雪」。從遠處看去,賽道表面就像覆蓋着一層薄薄的「冰殼」。這樣的雪道硬度大、不容易被破壞。即便運動員在高速轉彎的情況下,還能保證雪道表面不變形。不論參賽者第幾個出場,雪道的狀態都是一樣的。
造雪機的工作原理不難理解,通過風扇將霧化的水霧吹到空氣中拋散,核子器在空氣和水形成一定的比例以後生成雪核,雪核在空中遇冷形成雪花。核子器是造雪機的核心技術。現代新型的造雪機已經可以造出接近於天然雪的小顆粒片狀雪花。
但2016年以前,中國造不出一條合格的「冰狀雪」賽道,甚至遭到了國際的技術封鎖,無法拿到賽道雪的參數標準。科技工作者花了五年多時間,不僅自主打造中國的冰狀雪賽道,雪道順利通過國際奧委會審核,還研發出高效儲雪技術,真正實現綠色「用雪自由」。
雖然人造雪是為了滿足競賽需求,但也有一些輿論認為,過多使用人造雪會浪費水資源,並對場館周邊生態造成破壞。事實究竟怎樣?
北京冬奧組委在雲頂場館群、古楊樹場館群建成了11個露天蓄水池、地下雪融水收集池,以及小景觀湖,總蓄水量達到了53萬立方米,為造雪提供了有力的用水支撐。賽道雪還是會通過水循環融入到自然中,並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如今,賽道已經準備就緒,讓我們拭目以待奧運健兒的出征!

1月31日財經早餐頭條,
我們期待有你的專業洞察和精妙寄語,
2022年度十大用戶,或許就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