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近七旬的傅光明,在過去的39年中,在閩北山區偏遠的光澤縣,從一個鄉鎮養雞場起家,逐步成為肯德基等快餐巨頭的供應商,發展出近400個工廠、20餘個企業、2家上市公司,打造出亞洲第一的白羽肉雞產業集群。

外界稱呼他為「中國雞王」,傅光明斷然否認,他幾次強調:「我這輩子就做了一件事,好好養雞。」

文/王木

「什麼『中國雞王』,我不接受!」福建聖農集團創始人辦公室里,傅光明大手一揮,「我認為自己就是個標標準準的養雞個體戶」。

年近七旬的傅光明,在過去的39年中,在閩北山區偏遠的光澤縣,從一個鄉鎮養雞場起家,逐步成為肯德基等快餐巨頭的供應商,發展出近400個工廠、20餘個企業、2家上市公司,打造出亞洲第一的白羽肉雞產業集群。2020年養雞超6億隻,創造產值超600億元。

但在傅光明看來,直到最近,自己在養雞這件事上,才真正有了底氣。

一個月前,傅光明謀劃10年、斥資14億、排除萬難,自主培育出的「聖澤901」,作為中國自主育種的首批白羽肉雞配套系新品種,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和公示期,獲得正式面向市場銷售種源雞的審查牌照。

它的面世,意味着歐美公司壟斷白羽肉雞種源、中國養殖業受制於人的局面即將成為歷史。

「有了祖代雞,聖農這五年的發展,遠超過去三十多年。」傅光明感慨。

39年專注一隻雞

傅光明與白羽肉雞的相遇,開始於1983年的「下海」。

那是改革開放的第五年。年初,國務院剛發布允許個體經濟、城鎮集體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文件,只有中學文化卻喜歡讀書看報的傅光明已敏銳地嗅到先機。

告別7年部隊生涯正在光澤縣人武部工作的傅光明,當即做了一個冒險的決定——辭職,養雞。「想先解決吃的問題」,傅光明坦言。當時農村稀有的雞,成為最自然的選擇。

捨棄了「鐵飯碗」,向銀行貸款2萬元,傅光明買下光澤縣鸞鳳鄉的一個農場,又從湖南買回300枚種雞蛋,不料出師不利——雞蛋因為放置時間過長,只孵出一隻小雞,還是只公雞。

80年代的雞舍

隨後,傅光明從報紙上看到「上海有種白羽紅冠的肉雞長得快」的信息,於是揣着僅剩的資金,孤注一擲,再買了600個蛋。3個小時看一次溫度計,6個小時翻動一次雞蛋,住在滿是雞糞的雞棚邊,在38攝氏度的屋子裡一待便是一整天。所幸這次,600顆雞蛋中有300隻小雞破殼而出,化為養雞場的「第一桶金」。

不過,第一桶金沒有留住兩個一起創業的夥伴,2000元盈利也能通過別的法子掙,遠沒有養雞這麼辛苦。只有從小喜歡一條道走到黑的傅光明留了下來。

讓他欣慰的是,半個世紀前從美國「雞界選秀」中脫穎而出的白羽肉雞,呈現出傲人的養殖潛力:飼養約56天後,體重就能達到3斤;每產出 1 公斤肉,只需要投入不到3公斤飼料。雖然那時黃羽肉雞是中國市場上的主流,但從養殖的投入產出比來看,白羽肉雞完勝。

1986年,傅光明辦理了福建省第一家私營公司的營業執照,成立了光澤種雞場。通過參考部隊文化,實行場長、班組長崗位責任制,加強員工種雞飼養的業務培訓,自己勤啃畜牧業書籍,跑遍全國大中型養雞場拜師學藝,並提供行業獨一無二的送貨上門等差異化服務,光澤種雞場規模迅速增長,到1988年已經成為占地萬畝、員工42人、產值百萬的鄉鎮企業。

業務增長也給傅光明帶來「幸福的煩惱」:一個客戶提出把雞屠宰分割好再交貨的要求。1000隻雞,傅光明帶着200個村民忙了整整3天。隨着類似的要求不斷增多,傅光明開始琢磨引入自動設備,開展延伸業務。

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式確立,鄉鎮企業已占據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趁着政策東風,這年年底,傅光明做了兩個決定,一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家——7個雞場都抵押給銀行,貸出30萬美元和70萬元人民幣,從荷蘭引進國內唯一的凍肉加工生產線。二是成立一個新公司——光澤雞業有限公司。

1990年初,創業初期的傅光明成立光澤雞業有限公司

次年5月,光澤雞業率先在華東地區以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形式,建立了從種雞飼養、苗雞孵化、肉雞飼養、屠宰加工、銷售運輸一條龍的產業化生產組織。只需員工400人,就可以日宰殺肉雞1萬隻,年產肉雞300多萬隻。

這條生產線受到正在中國內地加速擴張的快餐巨頭肯德基的關注。「得知我們有進口設備,肯德基公司特意從香港派人來考察。他們帶我們去美國培訓,看美國殺雞的技術,讓我們了解全世界的養雞企業信息,把國際思維、現代化思維帶進落後而封閉的山區。」傅光明回憶。

一年後,光澤雞業贏得了肯德基的信任,與肯德基中國公司建立了長期供銷夥伴關係。「這就像是一條小船,搭上了航空母艦」,傅光明形容企業後來的飛速發展。

但那也是個狂飆突進的年代,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曾在中國沿海考察後認為,「中國的機會太多,以至於中國的企業家很難專注於某個領域,並在該領域做出卓越的成績。」

傅光明顯然是個異類,「我們有三不投資,首先就是離開了雞的生意不談,不管是房地產還是其他多掙錢的行業,我就做好這頭雞的生意」。

於是,不管是五年後光澤雞業更名為聖農實業,還是此後二十多年的發展,傅光明始終圍繞白羽肉雞,打造從農牧產業、獸藥疫苗、冷鏈物流、食品、配套產業的產業鏈條。

聖農打造全產業鏈條

39年後,白羽肉雞幾經「蛻變」,飼養42 天后,體重就能達到 2.5公斤出欄,每產出 1 公斤肉僅需不到 1.6 公斤飼料。隨着飼料轉化率高、生長速度快、工業化程度高的白羽肉雞占據全球雞肉消費70%的份額,貢獻中國雞肉近半數產量,聖農集團也憑藉着完整的白羽肉雞產業鏈及配套項目,成為領域裡的亞洲第一。

解鎖「卡脖子」

然而,即使規模問鼎亞洲,在2019年以前,一向強硬的傅光明仍舊有「英雄氣短」之感,因為產業鏈的最頂端——白羽肉雞種源,並不由自己掌控。

「如果一頭祖代雞沒選好,它的子代(父母代種雞)、孫代(商品雞)大約20萬頭雞都會受到影響」,傅光明解釋。

種源在白羽肉雞的產業鏈中占據核心地位,就像芯片之於高科技產業——如果沒有種源,整個白羽肉雞下游生產就成了無水之源。過去三十餘年,中國獲取祖代種雞主要依靠國外引種。全球90%以上的白羽雞種源被美國科寶和安偉捷兩家育種公司牢牢控制。

「價格由他定,想定多少就是多少。一套種雞苗,第一年是6美元,然後8美元,15美元,現在已經漲到37美元……他說多少就是多少,我們必須承受」,提起缺少種源時的痛楚,傅光明仍語氣激動、忿忿不平。

「外國人從來不簽合同,都憑口說。想賣多少雞,我們就只能被動接受。比如,中國一年祖代雞隻需要100萬套,他高興的時候可以給你140、150萬套,數量過多,第二年的市場一塌糊塗;不高興的時候,給你60、70萬套,導致市場第二年缺雞。高興的時候1月1日給你,不高興的時候2月1日才給你。年年都這樣,搞得中國養殖戶都精神緊張。」

全球化背景下的疫病流行,更加劇了產業的不穩定性。種源進口的過程中,往往也伴隨疫病,容易加劇傳播或因疫情防控導致中斷種源供應。

聖農-油溪養殖廠

在中國農業農村部雞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東北農業大學教授李輝看來,破局之路在於自主育種。然而項目難度大、周期長、風險高,國內很少有企業願意並且有能力去做。

2012年底至2013年初的H7N9禽流感疫情,白羽肉雞消費需求銳減,養殖戶產能卻不能及時調整,價格從高點的每公斤9.91元下挫到每公斤6.78元,行業陷入困境。聖農也受到了極大影響。危機之下,傅光明卻開始謀划起種源的自主培育問題。

「我不做誰做?第一,我們在中國白羽肉雞行業里市場占比最大,第二,我們是最大的養雞上市公司,第三,我們是中國近代以來引進白羽肉雞最早的一批,第四,我還是中國白羽肉雞聯盟的主席。」

但自主育種並非易事。國內種源先進素材缺少、專業人才極其稀缺、地理環境要求苛刻,還需要海量資金投入,任何一個阻礙,都意味着育種計劃將擱淺。

所以傅光明三次將此事提上董事會,都被否決。可他迎難而上的勁頭來了,力排眾議,下了命令:堅決推進自主育種。

國內白羽肉雞種源少,傅光明就開始派專員全球覓種——花了四五年時間,到美國及歐洲,尋找遺傳特質優異的白羽肉雞品種。

育種專業人才稀缺,傅光明便費盡心思搜羅有白羽肉雞育種經驗的專家。從僅有的二三位之中,請到80年代中期曾就職於中、美、泰合資建立的北京家禽育種公司的郭懷順。

「本來已經退休,不想再操刀這麼難的項目」,後來成為白羽肉雞原種核心育種場負責人的郭懷順回憶。傅光明當時一句話,讓他決定放手一搏,「傅總說,我們辦企業積累了這些財富,個人花是花不完的,應該為這個國家這個行業做點事」。

郭懷順並非輕易地答應下來,而是將一個列有七八十個條件的清單先擺在傅光明面前。「你要什麼條件,我都給,」傅光明照單全收,「我只有一個條件,就是最終種雞培育出來,要達到美國的標準。」

在郭懷順的清單里,就包含一個嚴苛的實驗室水準的環境要求:自主育種場地五公里範圍內,不能有人、雞、或是任何可能對育種帶來干擾的因素。

於是傅光明尋求地方政府支持,在距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武夷山的核心區約125公里光澤縣大青村,居於山坳,遠離人煙之處,徵用了一塊一千餘畝的地,將五公里範圍內的居民合理遷離,並進行全封閉管理。進場的穀皮、飼料不能直接投用,而是專門成立一個消毒企業,做完消毒才放行。「即使在山裡,也做到了一隻老鼠都進不來,一隻小鳥都落不下腳。」郭懷順形容。

聖農原種養殖基地

2015年,美國高致病性禽流感爆發,中國白羽雞引種進口被迫中斷。傅光明下定決心,加速自主育種進程,解鎖卡脖子問題。

這一年福建聖農與東北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青島興儀電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單位合作,成立一個自主育種專家團。2016年,大青村的自主育種秘密啟動了。

傅光明內外承受着巨大壓力。因為禽流感影響,當年聖農的年利潤不過1億,而自主育種在很多董事看來,則是一個0收入、大投入的「無底洞」。根據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要求,白羽肉雞的育種鑑定,必須要經過對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等四個世代的層層檢驗,確保遺傳性狀穩定合格後,才能開啟下一代的研發。每個世代都需要約500天,四個世代則需要長達4-5年的巨額投入,且不能中斷。但對於專家團,傅光明仍舊堅持「要什麼,給什麼」的無條件支持。他在集團內部提出「中國的特區在深圳,聖農的特區在種源」原則。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繼續與種源公司周旋,並做好保密工作,謹防斷供給企業帶來危機。

四年之後,就在自主育種有了初步成果之時,一位育種公司的「不速之客」也聞風而至。原來他在一篇媒體報道中,看到兩會人大代表提及聖農的自主育種,便馬不停蹄趕到聖農,威脅:如不停止研發,立馬斷供種雞。他強硬地宣稱,必須30分鐘內做出決定。

得知消息的傅光明,點了一根煙,打了2個電話,先問了自主育種計劃總負責郭懷順、肖凡等人,再和技術人員反覆確認,「現在不(從國外)引,有沒有問題?」,「10年、20年後,不(從國外)引,有沒有問題?」

得到肯定答覆後,傅光明,掛斷電話,讓下屬回敬「不速之客」:10分鐘內,離開聖農。

2019年5月,自主研發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聖澤901」在大青村誕生,在西方種源公司制裁情況下,成功進入「行業核心禁區」。

企業長青路線

至此,傅光明龐大的白羽肉雞帝國版圖上最重要的一塊拼圖終於完整。

2019年12月,聖農自主培育品種全面替換進口的最後一批祖代種雞。儘管2020年疫情來襲,在行業從國外引種下滑兩成的情況下,聖農卻逆勢出欄了5億隻雞,創造了20餘億元的利潤。

隨着「聖澤901」正式獲得面向市場銷售種源雞的審查牌照,有了「中國芯」的種源還將惠及白羽肉雞行業更多企業。

「行業將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養殖企業能用上比國外世界白羽肉指數更優、性價比更高的種雞。」傅光明信心滿滿。通過審定的聖農「聖澤901」白羽肉雞配套系擁有25項相關自主創新成果,在生長速度、成活率、產能率、料肉比等4項關鍵性能指標上有着不亞於國外進口品種的表現。

早在2020年,傅光明就投資4億元建集團最大的祖代種雞生產基地——資溪白羽肉雞祖代種雞場,以便為國內外白羽肉雞養殖企業提供性價比高的祖代種雞。如果建成,一年能產種雞80萬套。這幾乎是國內養雞企業需求的一半。

更富有想象空間的是,育種專家團一共開發了11個遺傳性狀穩定的白羽肉雞品種。「聖澤901」只是其中4個品種的組合。未來,聖農有機會根據中國企業自己的需求,對不同品種進行雜交培育,形成滿足個性需求的本土白羽肉雞。

經此一役,傅光明深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企業一定要有高科技,才能長遠發展下去」。

在他的設想中,這個「長遠發展」,初步目標是一百年。

其中,種源技術等核心科技是一大支柱。他在訪談中不時類比袁老的雜交水稻,表示希望未來也利用基因工程,在白羽肉雞的育種上作出更多探索。

傅光明說:「我這輩子就做了一件事,好好養雞。」

另一大支柱,在傅光明看來,則是接班人的培養。

「能不能做到100年,不光我,也不光我女兒,還得算上我女兒的兒子,三代人接力才行」,傅光明坦言。當談及歐美一些由孫輩經營的百年企業,他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期盼之意。

為了實現「百年養殖一隻雞」,他曾從女兒傅芬芳初中起,就開始「潛移默化」有意識地培養,「帶她去養雞場,大學的時候建議她學農,不准她拿國外護照」。女兒大學畢業後,將一個食品公司交給她親自打理,允許她試錯學習,積累經驗。直到近年來逐漸放權,將聖農集團董事長的重擔交給了她。

除了培養後輩對行業的熱愛與能力,傅光明更多地傳承那些看不見的「致富秘訣」。

「保持誠信,我39年沒有欠過銀行一分利息,沒有欠過一期貸款」,傅光明自豪地說,不善打理關係的他,從創業起,發展仰賴的資金,都是來自銀行。在他的辦公室里,抬頭可見一塊寫着「誠信」二字的大匾。

他平日裡也時常叮囑女兒,「企業老闆是什麼?企業老闆不是錢,而是責任,對員工有責任,對消費者有責任」。

「其實我十年前就已經退休」,當被問及退休計劃,傅光明說,自己現在主要做做女兒的幫手。「女兒很漂亮,也很能幹!」談話間,傅光明對女兒傅芬芳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傅光明和女兒傅芬芳

不過,現年69歲的傅光明,依舊保持着18歲部隊入伍時的作息習慣,早上6點起床,11點休息,天天過着家與公司兩點一線的生活。一天中,除了學習和關注資本市場,一半時間都在工作。

「我這個人沒什麼愛好消遣,不跳舞、不唱卡拉OK、不去娛樂場、不愛喝酒,」傅光明剖析,「我喜歡做事業,所以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完成一項任務,想做的東西我把它做好了,非常高興,這就是我的樂趣。」

「我這輩子就做了一件事,好好養雞。」

(專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