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記者王娟)眾多精品好戲,還有實景沉浸式戲曲演出、國潮戲服大秀輪番上陣。本報記者從3月17日舉行的2022年武漢市振興戲曲「大碼頭」聯席會議上了解到,2022年我市好戲連台,將讓戲迷、市民過足癮。
2022年,我市將加強戲曲劇目創作,進一步打磨提升、創作京劇《母親》、漢劇《夫人城》、楚劇《楊乃武》、京劇《新·紅泥關》等劇目。
每年舉辦的戲曲會節,是武漢戲迷乃至全國戲迷的節日。2022年,我市將承辦第三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舉辦第十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第三屆荊楚名團聚江城、武漢民間戲迷票友大賽等活動。將在4月底迎來十周年的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將通過劇場展演、青年競演、旅遊演藝、電影放映等4個單元帶來20餘場活動,深受武漢戲迷歡迎的韓再芬、蔡浙飛、俞玖林、杜鎮傑、史依弘等戲曲名家有望和武漢觀眾見面。實景沉浸式戲曲演出、國潮戲服大秀等活動更將帶動戲曲文化「破圈」。此外,戲曲惠民演出將送戲下鄉,送戲進景區、舉行惠民周周演,「紅色文藝輕騎兵」還將組織民間戲曲社團將好戲送進社區。
為推動戲曲理論研究和傳承發展,我市將實施地方戲曲「百戲工程」,整理恢復傳統經典劇目(折子戲),錄製傳統經典劇目,推動瀕危劇目重返舞台。啟動《漢劇藝術大典》編纂工程,編輯出版《京劇舞台藝術口述史》《楚劇舞台藝術口述史》《漢劇劇本選·秦漢戲》系列叢書。
此外,今年我市還將繼續建設戲曲名家工作室,發揮戲曲名家「傳幫帶」作用,實施舞台藝術青年藝術人才培養計劃,培養新人。武漢戲曲藝術中心和一批戲曲「口袋公園」的規劃建設提上日程,還將改造市直戲曲院團基礎設施。大力推進「戲曲進校園」工作,將錄製、發布《戲曲大課堂》(第三季),舉辦2022中小學生戲曲知識競答、小小戲曲傳承人才藝展演、武漢大學生戲劇節、中學生進劇場賞名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