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者有話說: 文中有四段話(。。。)被"善意"刪除。留給讀者群。

在一篇《時代》雜誌發表的客座文章中,俄羅斯總統將烏克蘭危機稱為一場得到歐洲支持的政變。這不符合實情,因為當時我就在現場。

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

特約作者: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Radosław Sikorski)

發表時間:2021年6月23日

譯者:冰原

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是一位波蘭政治家,歐洲議會議員。他在2005年至2007年間曾任波蘭國防部長,在2007年至2014年間任波蘭外交部長,並且在基輔直接參與了2014年烏克蘭危機的解決。他在本文中回應了普京於2021年6月22日發表的客座文章。

* * * * * * *

普京總統提出與歐洲重新合作,這一點我們表示歡迎,因為俄羅斯是一個重要的國家。但是我認為,我們應當牢記歷史真相。我們對蘇聯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但普京總統也同樣應當感受到那些經歷蘇聯暴政的人民的痛苦。

他的文章充滿錯誤的、不可接受的言論。第一,首先遭到納粹德國襲擊的前蘇聯國家並非俄羅斯,而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在二戰中蒙受了最為巨大的損失,白俄羅斯甚至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這些,普京在文中隻字未提。

北約只是不情願地勉強接納了我們

其次,他在文中聲稱紅軍拯救了歐洲和世界,使其免受奴役。這只是一半的事實真相(。。。)第三帝國覆滅後,反人類的罪行、驅逐流放和大規模屠殺卻在紅軍的庇護和不斷威脅下繼續發生。被占領國的國土上,極權主義替代了種族滅絕;這雖然可以被看作為某種「改善」,卻絕不是「解放」。

至於普京抱怨的北約擴張,歐洲並未給蘇聯作出任何書面承諾。各國迫切加入北約的原因正是俄羅斯對它們的不斷威脅。在我擔任波蘭國防部長時,我們始終處在部署在加里寧格勒的核導彈的威脅之下。此外,由於我們與俄羅斯的歷史過往,我們渴望加入自由民主國家聯盟的北約。北約沒有「擴張」,而是不情願地勉強接納了我們,因為我們無論如何一定要加入。包括我在內,許多新老北約的人都認為,如果俄羅斯滿足成為北約成員國的條件就好了。這些必要的條件是:民主政體,軍隊國家化,直接服務於全體國民,以及解決與領國的領土糾紛。俄羅斯自然有機會加入北約,但正是俄羅斯自己決定不去滿足所有這些條件。

在客座文章中,普京將2014年烏克蘭發生的事件稱為「武裝政變」。但事實並非如此。當年我作為三人特派團中的一員,和外交部長弗朗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與洛朗·法比烏斯(Laurent Fabius)一同前往基輔,在那時,有八十萬烏克蘭人正為了烏克蘭與歐盟簽署聯絡國協定(Assoziationsabkommen)而舉行和平示威。烏克蘭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Wiktor Janukowitsch)先是承諾簽署該協定,隨後在2013年11月維爾紐斯舉行的東部夥伴關係峰會上決絕簽署,因為他從普京那裡收受了大量獻金。(。。。)遊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制止這項決定。

我們見證了反對派與亞努科維奇之間的協定

當我們三位外交部長抵達基輔時,遊行示威已出現了死者(。。。) 普京總統也許真的相信他自己的宣傳。在基輔舉行的外交部長談判上,莫斯科方面也派遣了一位非常具有建設性的代表出席。他就是普京總統親自派來的弗拉基米爾·盧金大使(Wladimir Lukin)。他也贊同亞努科維奇與反對派間的協定,但後來卻被禁止正式簽署這項協定,因為克里姆林宮為了控制東部省份,要求烏克蘭採取聯邦制。

普京總統聲稱,克里米亞「脫離」了烏克蘭,就像英國脫離歐盟那樣。普京也說,他的「綠皮人」與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半島毫無關係。但是,普京為什麼要向那些軍官頒發各種獎章,表彰他們在2014年2月分離克里米亞的軍事行動中取得的功績?武力征服克里米亞遭到了聯合國大會的譴責,譴責還獲得了聯合國史上最多的贊成票數。

普京問道,美國為什麼「組織了烏克蘭的政變」,以及歐盟國家為什麼「毫無主見、人云亦云地支持」這一切。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事實是,亞努科維奇自己的地區黨派不再在議會中支持他,於是自己離開了基輔。普京的部隊先是入侵了克里米亞半島,然後又侵入頓巴斯地區。難道普京想說,他們是美國的特務,替美國做事?我不記得那裡有美國軍隊。

俄羅斯高估了自己

我們這些外交部長見證了亞努科維奇和反對派之間的協定。恰恰是亞努科維奇首先宣布不會履行協議。他離開了基輔,而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政治錯誤,因為這讓他看起來是要逃離烏克蘭,這也令他失去了烏克蘭中部與東部的一切支持;事實上,他最後不得不藉助俄羅斯的幫助才得以離開烏克蘭。

根本問題則在於,早在烏克蘭事件發生的幾年前,普京總統就已經決定將俄羅斯打造為一體化集團的一極,與歐盟展開競爭。我們歐盟本可以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建立聯繫。正是普京告訴亞努科維奇不得簽署歐盟聯絡國協定,相反卻可以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一同加入歐亞經濟聯盟。但是烏克蘭不能同時成為兩個關稅同盟的成員國。亞努科維奇決定遵循俄羅斯的計劃,這也是八十萬烏克蘭人走上街頭的原因。

俄羅斯高估了自身在一個多國聯盟內部使諸國一體化的能力。俄羅斯的戰略強迫其他國家進行選擇。不僅只有烏克蘭,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也最終選擇了歐盟,因為歐盟的提議包括了民主政體、免簽證旅行和提高商業與文明水準。(。。。)

然而,俄羅斯依舊有選擇,而且我非常希望,俄羅斯有一天會糾正它的選擇。(完)


RECOMMEND

推薦閱讀

普京2021年一篇署名文章: "不計前嫌,坦誠開放"



以防"失戀"以及第一時間看到推文,支持我的讀者可以加入"新華二代在德國讀者群"。

我們不聊天,不討論(希望新舊讀者遵守群規),也不隨意發表任何其他內容(文字、語音或視頻)。

我只希望關注本公號的超過三個月以及在內容與價值觀相同的讀者入群。願意入群的讀者們可以將微信號或二維碼私信我。

重要的話說兩遍:我只希望關注本公號的超過三個月以上以及在內容與價值觀相同的讀者入群。

非誠勿擾。

PS:謝謝譯者提供優質譯文,喜歡該文章的盆友們可以多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