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隻「炸毛」的紅色熊貓火了。
3月11日上映至今,2周多時間,依舊維持「高開高走」的局面。不光豆瓣上獲得8.2的的好評;

IMDb和爛番茄也都給了8.3/10,95%的高分。這就是皮克斯最新上映的動畫片 Turning Red-《青春變形記》。

故事背景設定是2002年的加拿大,以多倫多為地標,唐人街小巷、有軌電車、寺廟、紅燈籠等中國元素都有在影片中出現。
曾獲得金球獎的加拿大亞裔女演員Sandra Oh 為Ming Lee(劇中媽媽)配音,華裔演員姜晉安為 Meimei(red Panda)配音。

CNN 影評人直言不諱地說,Pixar借着這部動畫片成功地證明了自己還「寶刀未老」!

小編也才剛看了這部動畫,咱別的先不夸,單說視覺上的「衝擊」:
Red panda 這胖乎乎的小手和臉蛋,一身濃密絲滑、感人的「毛量」,簡直按捺不住自己,全程姨母笑加尖叫連連Awh~~~
再來一波大膽預測,周邊一定會火!

01
陣容強大
這是皮克斯第一部完全由女性-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執導的電影。

別看導演這麼大的架勢,石之予其實是個89年的「川妹子」。她祖籍四川綿陽,1989年生於重慶,兩歲時隨父母移民加拿大。
不光是導,劇本也由她自己和朱莉亞·周(Julia Cho)共同創作的。
說到這,你可能對她沒什麼印象。
但這部超溫情,m'p且獲得2019最佳奧斯卡動畫短片的作品 Bao 你可能看過:
包寶寶(Bao)
不僅如此,【青春變形記】還擁有《頭腦特工隊》和《超人特工隊》同款製作團隊,陣容強大!
電影中Meimei追的 4*Town男團組合,他們的歌是由新生代音樂奇才「碧梨」和Finneas 原創,帶着強烈「千禧年特色」。
Hmm,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02
中國式家庭關係
可以說,Turning Red 是一部既有着文化獨特性又有着廣泛家庭普遍性的動畫電影了,說的是「乖乖女」MeiLin Lee 青春期正值「變形」的故事。
Meimei 的家人在多倫多經營着一家華人寺廟,媽媽 Ming Lee屬於保護欲強烈的「Mother Hen Parent」;
而13歲的Meimei 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全A生。
Meimei的生活,可能是她口中的「愛怎樣就怎樣」;

也可能是按照母親的既定腳本配合演出的「品學兼優,到點回家,遇事不決得聽媽」。

看似和諧的親子關係其實暗藏衝突:
一方面,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讓她渴望得到母親認可;
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到來,又讓她對「花花世界」充滿好奇。
Meimei 有三個好朋友,她們都瘋狂地喜歡一個名為「4*town」的男團,這個團體不久將在她所在的小鎮舉行音樂會,嚴厲的媽媽自然不允許。
一次矛盾中,在強烈緊張的情緒下,Meimei變身成了一直巨大的紅色熊貓:
巨大的情緒下變身「red panda」
由此也揭開了家族祖上和神獸之間的秘密...

隨着劇情展開的,還有「變形」後Meimei家人的態度,同學朋友的態度;

當然,最最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作為一個13歲的小孩兒,如何應對這個變化。

其實,動畫裡的「turning red」挺巧妙的,與女生「青春期的到來」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身體的變化,初潮的來臨,脾氣的改變,以及我們自己,對逐漸變成「成熟女性」的態度...等等,電影中也設計了有意思的橋段來處理這個「隱喻」。

「變形」後的Meimei為了能去4*town的演唱會,努力學着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渴望在即將到來的「封印儀式」上和熊貓徹底say goodbye.
不料,儀式和演唱會「撞期」,Meimei在儀式當中突然覺醒想要留住Panda,為了趕去見4*town男孩,她和媽媽徹底鬧翻了。
被激怒的媽媽黑化了,體內被封印的全劇最大boss出現...

03
「負罪式」成長經歷
小編自己看完,覺得還是挺推薦的,除了可愛到爆的熊貓,確實也戳到了不少痛點:
Meimei一邊肩負着海量的「期望值」,試圖聽從/滿足母親的要求;一邊又在逐漸成熟、渴望獨立的「罪惡」中左右橫跳。
劇情之間的矛盾雖然老套,但過分真實。
黑化後的媽媽跟Meimei喊出了:「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還不是為了你好,為了這個家好!」
是不是和我們背負的「帶着道德負擔的愛」很像?誰的成長過程中還沒辜負過一兩個父母,並為此感到內疚和自責呢;
學業和興趣的選擇,自律和自由的權衡,熱愛嚮往和人生規劃的衝突...都發生在我們最「倔」也最容易受傷的年紀。
04
那些年經歷過的「代際衝突」
青春叛逆期,孩子會希望父母離的遠遠的,被管着不是「成長&獨立」的表現,與父母的親近會被同齡人笑話為「媽寶」;
可是父母卻覺得,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不能看「不三不四」的書籍 ,交「不着四六」的朋友,更不能三心二意地學習;
他們牴觸孩子遊戲和追星,交友和玩樂。
然而,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正是對這個世界好奇的時候,誰十幾歲的時候不渴望酷酷的東西,樂隊、趴體、朋友...

「悸動」的青春期
這,也許就是矛盾存在的原因,「提供幫助」和「需要幫助」的雙方(父母和子女)在訴求上就存在「供需」不對等。
這也是《青春變形記》里Meimei和媽媽,甚至媽媽和外婆的同款矛盾。
原來,媽媽也是在外婆的各種「期待」下成長,「for the family」是她一直以來的生活目標,雖有不甘,卻是不可擺脫的義務。
所有這些,都會產生矛盾和衝突,因為相互不理解,也因為懶得/害怕溝通。

問過很多看過的朋友,都是真實反饋:
L:第一感受是,怎麼又是對亞裔的刻板印象:數學好的華人小孩,嚴厲 picky 的虎媽,略顯緊張的親子關係...
但又很不爽,因為我們身處其中,確實有很多很多符合這個stereotype的實例;
X:可能和導演的背景有也關係吧,據說是根據她自己的故事改編的;但我有在網上看到一些評論是,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國內很多家庭里父母給孩子精神上的壓迫比電影中更加嚴厲。
這就是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的吧。
05
自我和解與認同
電影的最後,Meimei和身體裡的「monster」和解了,也和媽媽的和解了。
其實,《青春變形記》還讓我想到了《火影忍者》。
不論是像Meimei這樣優秀全A的孩子,還是像鳴人這樣不被全村認同的「吊車尾」,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此相同,就是要和體內的那個「怪獸」和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怪獸,它是懵懂,是好奇,是挑戰,是熱愛,是渴望與眾不同,是打破世俗和規矩...
是敢於追求真實想要的東西,更是敢於承認不完美的自己。

漩渦鳴人和九喇嘛的相互認同
父母自然希望我們過好這一生,但生活畢竟是孩子自己的。
父母老師朋友外人也許可以給以影響,但是,左右自己人生的還得是那顆強大的,認可自己的心臟。
結尾借用電影裡Meimei對自己說的一句話 :
我從小到大都是這個完美的、拿全A的Meimei,但或許,我喜歡現在這個全新的自己。

我這個年紀,就是愛男生,愛跳舞,愛追星,愛和朋友出去耍...
很抱歉也許這不是你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但我不後悔成為我自己。

所以,父母們到底應該怎樣關心子女;
孩子們又應該如何平衡「父母的期望」和「活出自己的人生」...?
這些,也許會是每一個父母和孩子都必須經歷的必修課,沒有統一的教程和模板。
但是,看完這部感人有趣又可愛的電影,也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可供參考的答案。
本期內容製作
圖片 | 來源網絡(侵刪)
撰稿/排版 | Jenny
版權 | 英文小酒館®
•end•
置頂「璐璐的英文小酒館」
聽見更精彩的故事,遇見更廣闊的世界




酒館需要你的點讚,在看,收藏!
動動手指為我們的小酒館助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