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方「瞪羚社」即刻關注並加入社群

聚焦高成長項目,80000+投資菁英共同關注


4月期間,鍵凱科技共接待了237家機構的調研,位列當月被調研機構數最多的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第三名。

(來源:科創板日報)

在此次機構調研中,鍵凱科技首次公開確認LNP相關收入。企業來自LNP相關的收入大約占全年營收的13%,即4563萬元,基本都是來自國外。

遞送系統是mRNA疫苗的核心技術壁壘之一,全球mRNA疫苗研發日益火爆的趨勢下,鍵凱科技作為「明牌的mRNA賣水人」也是「PEG修飾龍頭」,交出這麼一份不錯的成績,進而讓人思量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1、鍵凱科技:PEG細分領域領航者,技術壁壘高、客戶黏性過硬

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報告,2017年全球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市場規模為103.88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78.13億美元。聚乙二醇作為生物相容性最好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先進的藥用大分子修飾及給藥技術之一。

國內的聚乙二醇修飾藥物起步晚,首個國產聚乙二醇修飾於2011年獲批,2018年國內聚乙二醇修飾藥物銷售總額約34.25億元(主要面向國內市場),PEG在終端占比在3.5-7.5%。

對於上游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產業判斷,是一個成長潛力無限的市場。

當前,國內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產業存在幾個特點:

● 低端產品進入壁壘低,但高純度產品壁壘較高,生產廠家少,產品供不應求;
● 國內市場消費結構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高端領域應用滯後;
●聚乙二醇材料技術門檻較高,美國廠商占據了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國內僅有5家公司具有生產能力;

作為國內龍頭,鍵凱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精確分子量下可以使聚乙二醇原料及活性衍生物的純度達到99%以上,產品性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掌握了較為全面的產品庫,目前常規產品目錄中有600餘種產品,在聚乙二醇材料領域擁有明顯的技術積累和優勢。
● 招股書顯示,在國內聚乙二醇衍生物醫藥應用領域,公司處於領導地位,公司已支持4個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在國內上市,占國內全部上市產品的三分之二;公司共有20家客戶的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在國內申報臨床試驗,占國內全部已申報臨床試驗聚乙二醇修飾藥物研發企業的約三分之二。

客戶黏性如何?

有投資者注意到,曾經是公司重要客戶之一的長春金賽為了應對集采壓力準備自產PEG。

一方面,公司對國內單一客戶依賴的影響並不大。據2022Q1數據顯示,鍵凱科技產品收入為0.9億,內銷和外銷收入分別為0.29億、0.62億,其中內銷收入同比增長93.8%,主要由於下遊客戶銷售放量。

另一方面,聚乙二醇衍生物產品與下游產品存在較強的關聯性,且公司對部分聚乙二醇修飾蛋白擁有專利,一旦建立合作關係,下遊客戶通常不會輕易更換聚乙二醇衍生物供應商。聚乙二醇修飾藥物由醫用藥用聚乙二醇衍生物和藥物有效成分按照固定合成工藝組合而成,藥物的生產工藝須上報藥物監管部門且不能隨意更改。

2、質疑:海外對標企業股價低迷,市場空間被關注

鍵凱科技董事長趙宣總曾短暫擔任Nektar藥物研發部主任,一度讓市場認為公司的對標是Nektar。

但Nektar在發展過程也經歷了轉型,早期主要銷售醫用聚乙二醇材料,轉型為聚乙二醇化藥物的研髮型企業,僅對原有老客戶繼續出售聚乙二醇材料,以至於公司近幾年來業績增長持續低迷,股價一路向下。

在2018年將Nektar股價推至頂峰的,是Nektar與BMS達成就在研藥物NKTR-214的研發合作,BMS向Nektar支付了18.5億美元的預付款,且Nektar將有資格獲得額外17.8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同時雙方將分享NKTR-214的全球銷售收益,Nektar與BMS各占65%、35%。(2022年3月,相關管線三期數據未達到臨床終點)

另一潛在主要對標公司是日本的NOF公司。

日本NOF公司則是提供聚乙二醇原料及衍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醫用藥用聚乙二醇材料供應商,不涉足下游藥品開發。

過去5年,日本NOF公司一直處於不增長的狀態(毛利率36%、淨利率15%),市盈率在13倍左右,但股價依然在一定時間內實現了翻倍。

所以,鍵凱科技實際上在國際上並沒有明確或完全契合的對標,公司作為後起之秀,更多的汲取了上述兩者的經驗,採取多樣化的商業模式促進。

鍵凱有三條收入曲線:1)現金流-銷售藥用聚乙二醇及衍生物;2)通過授權客戶使用公司技術,獲得許可費、銷售分成等(如Nektar據其下遊客戶Baxalta產品的銷售規模,從Baxalta處收取全球淨銷售額4-13%銷售分成,並向Baxalta供應聚乙二醇衍生物。);3)自研管線,通過後續的管線讓渡獲得授權費、里程碑、銷售分成費用。

3、新興應用前景:「老藥重做」、mRNA、ADC、Protac

PEG產業,中短期我們認為不存在市場空間的疑惑,未來應用前景正在進一步被開發。

我們在昨天《傳統藥企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用2.39億研發投入創造80億爆品》的文章提到,小分子化藥的「老藥新做」成為一趨勢,核心是遞送載體技術。脂質體作為主流載體之一,但其存在脂質成分易氧化水解、脂質體易聚集以及脂質體進入血循環後易被快速清除等缺點。立體穩定脂質體應運而生,PEG分子與磷脂分子通過共價鍵結合形成PEG衍生化磷脂,能有效地保護脂質體,使脂質體物理、化學及生物穩定性提高。


另一種方法,則是用PEG偶聯小分子藥物,Nektar公司在紫杉醇類似物——多西他賽的基礎上正在研製聚乙二醇長效劑型NKTR-105,用於實體瘤治療。鍵凱科技則是有相關項目:聚乙二醇偶聯伊立替康,如果數據良好,將打開這一龐大市場空間。

mRNA疫苗的蓬勃發展也為PEG產業注入澎湃的發展動力。據賣方測算,若mRNA疫苗進入申請上市前/商業化階段,僅考慮PEG脂質體產品,預計每一億劑mRNA疫苗有望帶來2000-3000萬相應藥用輔料產品收入。鍵凱科技,不僅可以提供PEG脂質,還能夠提供更核心的陽離子脂質。


在偶聯藥物領域,連接子(Linker)的性狀尤為重要。據管理層透露,PROTAC領域國際上的linker有54%都是使用PEG linker,如果部分項目獲得成功將帶來更多新項目;ADC領域,吉利德已上市產品Trodelvy取得了不錯的銷量(Linker含有PEG成份),讓市場意識到PEG在ADC中的作用,未來將有更多ADC linker使用PEG。

聚乙二醇及衍生物產業,市場前景可期。

4、擊球區到了嗎?透視成長邏輯

2017-2021年,鍵凱科技營收、歸母淨利潤年複合增速達到46.07%、70.14%。


未來,公司如何保持高速增長,從三個層面來透視公司業績的成長的穩健性。

項目儲備層面,公司逐漸打造了成體系的「項目漏斗」。截至目前,海外新藥項目三期臨床3個、二期臨床7個、一期和IND階段是20個左右(對比2021年6月,新增2個臨床2期,10個左右一期/IND階段項目)。除此之外,還有十幾個在臨床或接近臨床階段的器械項目,其中一個三期項目下半年可能報產。


產能釋放節奏層面,公司現有2萬噸的產能,產能利用率97.9%。預計今年遼寧鍵凱的產能將完工(12-20噸,現有產能的6倍)。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產品銷售毛利率較上年增加1.72個百分點,原因是公司生產規模效應導致單位成本降低。可以預見,隨產能釋放,毛利率將呈現提升趨勢,釋放更大的利潤增長空間。

新增長點層面,管理層在最近交流中提到:「然國內最早的兩個mRNA疫苗項目沒有參與,但是後續的其他項目,公司均進行了接觸或有深度合作。」儘管公司下游mRNA疫苗合作方當前需求量不大,但隨着時間不斷推進,未來公司相關收入將成為新的業績爆點。


鍵凱科技股價去年12月以來經歷了大幅回調,市值目前處於100億左右。整體的扣非市盈率水平已經下到歷史低位,2022動態市盈率在40倍。


40倍貴嗎?對於一家長期年複合增速保持40%的公司來說,並不貴。

另外在業績增長可保障的情況下,公司也不存在稀缺性被顛覆的風險,目前國內4家競爭對手均未有IPO計劃,只有賽諾邦格具備一定實力。

結語:鍵凱在PEG細分賽道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就看公司能否將這些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業績。
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點個「在看」和「贊」吧,不然微信推送規則改變,有可能每天都會錯過我們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