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小長假前後,資本市場並不平靜。
近日,澳洲廣播公司記者David Taylor的一則關於一間大型投資銀行瀕臨破產的報道引發熱議,多方信源指向歐洲知名投行瑞士信貸。瑞信的股價於近日暴跌,觸及歷史低點,五年期信貸違約掉期利差(CDS)則持續飆升,坊間擔心其或將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
國慶假期,港股周一開盤後,金融股也有所影響。其中郵儲銀行盤中一度跌超12%,海通證券跌7%,廣發證券、中國人保、新華保險跌超4%。消息面上,9月29日,李嘉誠基金會通過場內交易減持郵儲銀行5萬股H股。今年下半年以來,李嘉誠基金會已累計減持約8318.9萬股郵儲銀行H股,估計套現約3.4億至4.5億元人民幣。
近日,百年投行瑞士信貸被傳已陷入困境,甚至有破產的可能。
券商中國記者從多位外資行人士處獲悉,相關傳言近幾日已在圈內發酵,「幾乎全球的同行都在討論。」此外,也有圈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該傳言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有一些瑞信的員工已經在積極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面對傳言,資本市場迅速給出反饋。瑞信的股價於近日下跌,最新收盤於3.92美元,觸及歷史低點。該公司目前的總市值僅有102.34億美元。

彭博數據顯示,瑞信的五年期信貸違約掉期利差(CDS,Credit Default Swap)持續飆升至2009年最高水平,違約風險高企,接近雷曼兄弟破產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路透社報道,瑞信首席執行官 Ulrich Koerner於上周五在一份備忘錄中向內部員工表示,該公司目前擁有強大的資本基礎和流動性狀況。瑞信於上周一表示,該公司正在推進包括潛在資產剝離和資產出售在內的審查工作。據了解,瑞信正在嘗試向投資者尋求新的資金,以謀求對其投資銀行進行徹底改革。
10月3日凌晨,Ulrich Koerner在社交平台上再次重申了其在上周五的備忘錄內容。

華爾街日報於9月底曾報道稱,瑞信曾將投資銀行和私人銀行的特許經營權相結合,該策略一度盈利頗豐。此後,該公司經歷了一系列金融負面事件,其中包括客戶Archegos在去年造成的約50億美元的損失。
報道稱,瑞信正準備大幅撤出華爾街,將自己變成一家更為精簡的、風險係數更低的機構。此前,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估計,瑞信將需要至少40億美元進行重建;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析師則預計,相關資金可能高達60億美元。
近年來,經歷了Archegos Capital爆倉、Greensill Capital破產等一系列負面事件,瑞信從業績到品牌聲譽都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
瑞信並不是唯一一家與Archegos有業務往來的銀行,但在Archegos於去年3月出現爆倉後,相比高盛等債權人,瑞信在清算頭寸方面慢了很多,也因此背上了巨額損失。此後,瑞信的首席風險與合規官Lara Warner、投資銀行業務主管Brian Chin提出辭職,瑞信董事會成立危機處理小組,聘請外部機構進行調查。
與此同時,另一件醜聞的發生也令瑞信的聲譽雪上加霜。瑞信曾向投資者出售Greensill的供應鏈金融產品,而Greensill在倫敦申請破產。這件事發生在Archegos爆倉的前幾周,瑞信因此需至少向相關投資者返還59億美元。
今年2月,瑞信被曝出接受包括寡頭、毒販和人販等在內的超過1.8萬名罪犯客戶,並為洗錢提供幫助。瑞信被瑞士聯邦刑事法院裁定有罪,面臨200萬瑞士法郎的罰款,並需要向瑞士政府支付約1900萬瑞郎的賠償。
瑞信在聲明中「強烈否認」了對其商業行為的指控。瑞信表示,涉事案件發生在14年前,檢方提起訴訟所依據的規定和原則在當時並不適用,並表示將對這一判決提出上訴。
港股周一開盤後,金融股受到相關消息影響。10月3日,郵儲銀行H股開盤下挫,盤中一度下跌超12%,截至券商中國記者發稿前,股價有所回升,跌10.37%至4.15港元/股。

消息面上,港交所披露易資料顯示,9月29日,李嘉誠基金會通過場內交易減持郵儲銀行5萬股H股,減持均價為4.71港元/股,套現23.5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1.35萬元)。此次減持後,李嘉誠基金會對郵儲銀行H股持股比例由11%降至10.99%。
今年下半年以來,李嘉誠基金會已累計減持約8318.9萬股郵儲銀行H股。根據郵儲銀行2022年中報,截至今年6月30日,李嘉誠基金會持有該行約22.67億H股,占該行發行H股比例為11.42%。在9月29日減持後,李嘉誠基金會披露的剩餘持股約21.84億股。若按郵儲銀行H股價今年下半年至9月29日區間計算,李嘉誠基金會套現市值在3.79億至4.94億港元之間(約3.44億至4.48億元人民幣)。
對於此次減持,李嘉誠基金會回應港媒稱:「基金會的成立旨在推動慈善公益項目,所有買賣乃為支持有關目標,投資所得的收益全部撥歸慈善用途。」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6年9月郵儲銀行H股上市時,李嘉誠及李澤鉅父子通過旗下基金會買入22.67億股該行H股。李嘉誠基金會當時表示,「李嘉誠視之為長線投資,他對郵儲行有絕對信心,並認為適合作為財務投資。」
李嘉誠基金會於1980年創立,主要專注於支持教育及醫療項目。李嘉誠至今在推動教育、醫療、公益扶貧,投放資金已超過300億港元,其中80%在內地和香港。
9月29日,郵儲銀行發布日常關聯交易公告顯示,該行董事會通過了關於調整與中國郵政集團代理吸收個人存款業務儲蓄代理費率的議案,將對定期二年、三年和五年的代理儲蓄存款,分檔費率分別下調15BPs、20BPs和20BPs至0.35%、0.10%和0%;對活期、定期一年的代理儲蓄存款的分檔費率,分別提高3BPs和2BPs至2.33%和1.10%。
根據上述調整方案,郵儲銀行測算後表示,以2021年代理儲蓄存款為基礎,按照調整後的分檔費率測算,該行2021年的儲蓄代理費將由933.76億元降至 923.70億元,下降10.06億元;綜合費率由1.29%下降至1.27%,下降2BPs。
對於儲蓄代理費率的調整方案,國內外研究機構發布研報稱,此舉總體上對郵儲銀行有積極影響。
摩根大通表示,費率調整對郵儲銀行財務影響略為正面,預期將帶動明年盈利增長1%。此前,市場已形成了該行將調整不同存款期限的代理費率的預期,但此次存款代理費下調幅度可能未達到投資者預期,因此相信股價反應在短期內可能是中性或輕微負面。同時,摩根大通表示,郵儲銀行仍然為中國內地銀行業首選,因為預計其將成為鄉村振興舉措及零售復甦的主要受惠者,估值具有吸引力。
中信建投發布的研報認為,「長遠來看,調整代理費率的新方案從機制上進一步促進代理網點向財富管理銀行轉型,充分發揮網點和客群的優勢。提高活期和短久期存款代理費率的同時降低長久期存款代理費率,將督促基層更好地落地執行財富管理轉型,通過財富管理業務更好地維護客戶關係,從而沉澱活期資金。」
校對:楊立林
受賄超千萬!這家銀行董秘被判刑12年,120萬現金藏於岳父母家閣樓!39歲出任董秘,協助股東轉讓股權…
證券從業人員新風向!經紀人跌破5萬,投顧超7萬,保代"轉會"新動向,研究員又站上了風口…
忐忑恐慌!3000點兵臨城下,何以撫慰重創之心?超額收益恰恰來自"風雨飄搖"!來看三大經典投資案例
突發!香港"珠寶大王"墜崖身亡,終年65歲!警方初步認定系意外,公司回應
事涉青島前首富!這家銀行第三大股東高比例質押,4億股兩個月內六次輪候凍結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