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本周看點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0月16日上午10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10月16日至10月22日。以下關於二十大內容僅為筆者逐字逐句根據官方渠道整理和記載的的學習筆記和體會,僅供參考。注意文字實錄版和完整版報告的區別,本報告以公開發布的文字實錄版為主。
總結來看,二十大報告共分為15個部分。首先總結了過去十年的工作、歷史性變革和深遠意義。接着依次按照順序從14個方面展開論述,分別涉及主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和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高質量發展(首位)、教育科技人才、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法治國、增強文化自信、民生福祉(涉及就業、房地產等)、綠色發展、國家安全(有所加強和重視)、軍隊現代化、一國兩制、維護世界和平、全面從嚴治黨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把握重大原則。
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全黨必須牢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點評二十大關於房地產的表述,文字實錄版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對比十九大報告,刪減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但是完整版報告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表述仍在,保持與十九大報告一致。
眾所周知,近年來「房住不炒」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階段性的目標和政策已經取得較大效果,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應當把握新發展的理念,探索房企新發展模式,保障性租賃住房等仍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符合報告提出的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另外,中國房地產已經從增量時代發展到存量時代,大量資產需要盤活,探索和發展公募REITs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完整版報告關於經濟金融的表述: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着力擴大內需;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宏觀經濟
9月CPI同比上漲2.8%,PPI同比增速繼續回落至0.9%;
重要資訊、政策監管回顧
財政部126號文:嚴禁通過舉債儲備土地,不得通過國企購地等方式虛增土地出讓收入;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線上出席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公布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的通知;
貨幣市場
上周流動性寬鬆,回購利率全線下行;
央行節後回籠9,390億元,MLF等量平價續作,關注延遲公布的三季度GDP;
"
【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二十大精神學習體會】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0月16日上午10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10月16日至10月22日。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以下關於二十大內容僅為筆者逐字逐句根據官方渠道整理和記載的的學習筆記和體會,僅供參考(儘量列舉重要的新提法和新觀點),如有內容摘取偏差和理解有誤,請以官方正式公布的報告為準。注意,官方發布的是文字實錄版,全文約1.4萬字,而媒體發放給記者的完整版報告全文超3.2萬字,注意兩個版本的區別。本報告主要來自於官方發布的文字實錄版,部分完整版報告新增內容會特別指出。
1.大會主要議程:聽取和審查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審查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二十屆中央委員會;選舉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經二十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確認2296名代表資格有效。他們將代表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和9600多萬名黨員出席黨的二十大。
黨的二十大閉幕後,將召開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和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領導機構。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結束後,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將同中外記者見面。
總結來看,二十大報告共分為15個部分。首先總結了過去十年的工作、歷史性變革和深遠意義。接着依次按照順序從14個方面展開論述,分別涉及主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和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高質量發展、教育科技人才、人民民主、依法治國、增強文化自信、民生福祉(涉及就業、房地產等)、綠色發展、國家安全、軍隊現代化、一國兩制、維護世界和平、全面從嚴治黨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2. 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3. 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17日,習近平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對這6條,要在學習貫徹中認真領會,從而深入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4. 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
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鬥爭精神。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5.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着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6.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7. 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8.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嚴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9.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10. 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關於房地產的表述,這裡適當點評。先來看下十八大的表述「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滿足困難家庭基本需求」,再看十九大表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二十大報告的文字實錄版刪減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但是完整版報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表述仍在,保持與十九大報告一致。眾所周知,近年來「房住不炒」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階段性的目標和政策已經取得較大效果,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應當把握新發展的理念,探索房企新發展模式,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涉及到民生性質的住房制度和體系仍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符合報告提出的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另外,中國房地產已經從增量時代發展到存量時代,大量資產需要盤活,探索和發展公募REITs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11. 推動綠色發展,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12.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我們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
13. 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
14.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
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15. 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16.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鬥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衝鋒號,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決不姑息。
全黨必須牢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鬆,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文字實錄版本未提到而出現在完整版報告中,涉及到經濟金融的幾個重大內容: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 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着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 化。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 智慧城市。
【9月CPI同比上漲2.8%,PPI同比增速繼續回落至0.9%】
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8%,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創2020年4月以來新高,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2.0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創2021年4月以來的新低。1-9月平均,CPI同比上漲2.0%。
從CPI分項環比來看,9月CPI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9%,漲幅比上月擴大1.4個百分點,食品中,受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鮮菜價格上漲6.8%,漲幅比上月擴大4.8個百分點,占CPI環比總漲幅四成多;豬肉消費需求季節性回升,加之看漲預期下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價格繼續上漲,但在中央儲備豬肉投放等措施作用下,中下旬漲勢有所趨緩,全月平均上漲5.4%。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3%轉為持平。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7%轉為持平,其中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2%和1.3%;夏秋換季上新,服裝價格上漲0.8%。受暑期結束及疫情散發影響,跨區域出行減少,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行社收費價格分別下降9.9%、2.9%和1.3%。
9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8%,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1-9月平均,PPI同比上漲5.9%。
從PPI分項環比來看,P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由下降0.1%轉為上漲0.1%。國際原油價格下行帶動國內相關行業價格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下降3.8%。基建投資項目逐步實施,金屬、水泥等相關行業需求回升,價格降幅均有收窄。冬季到來,儲煤需求提升,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由下降4.3%轉為上漲0.5%。
1. 財政部126號文:嚴禁通過舉債儲備土地,不得通過國企購地等方式虛增土地出讓收入
近期,財政部預算司發布《財政部關於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嚴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財預〔2022〕126號)。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是建設高效廉潔政府的重要內容,也是緩解當前財政收支矛盾的客觀需要。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取得明顯成效。但是,仍有個別地區或部門未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出現「三公」經費不降反增、年底突擊花錢等問題。
關注第八條,防止虛增財政收入與嚴控一般性支出一體推進。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在堅持嚴控一般性支出,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情同時,要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持續整治違規收費行為,堅決防止收過頭稅,杜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不增加市場主體負擔。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各項減稅退稅降費政策,確保應減盡減、應退盡退,依法打擊各種偷稅、漏稅、騙補等行為。嚴禁通過舉債儲備土地,不得通過國企購地等方式虛增土地出讓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虛增財政收入,彌補財政收入缺口。進一步規範地方事業單位債務管控,建立嚴格的舉債審批制度,禁止新增各類隱性債務,切實防範事業單位債務風險。
2.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線上出席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10月13日,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印度尼西亞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美國華盛頓主持召開今年第四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為11月G20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做成果準備,會後發布了主席會議總結。會議主要討論了全球經濟、國際金融架構、可持續金融、金融部門改革、基礎設施投資、國際稅收等議題。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會議。
易綱在發言中介紹了中國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立場,表示中國物價水平基本穩定,人民銀行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製造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同時推動「保交樓」專項借款加快落地使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易綱對G20債務處置共同框架的落實進展表示歡迎,表示中方將繼續與各方共同做好落實工作,私人部門債權人應按可比方式參與,並歡迎IMF關於在支付領域建立新的全球公共基礎設施、增強國際貨幣體系韌性的提議。易綱感謝各方支持人民銀行牽頭制定G20關於金融支持高碳行業有序轉型的政策框架以及《2022年G20可持續金融報告》,期待繼續與各方推進G20可持續金融工作。
3. 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公布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的通知
10月14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部署,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開展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申報評審工作,經縣級申請、市級遴選、省級審核推薦,並經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同意北京市大興區、天津市西青區、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等100個單位為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單位,現予公布。
開展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是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作出的部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鄉村振興局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工作力度,紮實抓好示範創建工作。一要強化組織領導推動。省級農業農村部門、鄉村振興局要建立健全協同推進機制,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示範縣創建單位黨委政府要承擔主體責任,細化創建方案,實化創建措施,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各項創建任務落地見效。二要聚焦重點領域帶動。堅持為農民而興,把握好時度效,着力在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尋求突破,形成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的格局,各有側重地探索不同類型地區鄉村振興路徑模式。三要集聚資源要素促動。強化政策創設、制度創新,構建多元投入、高效利用的要素保障機制,深化農村改革,引導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向示範縣創建單位集聚。四要動員社會力量聯動。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建立健全農民參與機制,引導農民全程融入示範創建。引導工商企業、科研院所、社團組織等與示範縣創建單位建立緊密聯繫,加強項目和技術合作,共同推進示範創建。
上周流動性寬鬆,回購利率全線下行。具體來看,隔夜利率較前一周下行83.57BP至1.23%,7天回購利率下行56.28BP至1.61%。中等期限方面,14天回購利率下行129.51BP至1.64%,21天回購利率下行43.34BP至1.8%,1個月回購利率下行65.97BP至1.78%。
上周(2022/10/08-2022/10/16)央行7天逆回購投放290億元,7天逆回購到期5,210億元,14天逆回購到期4,470億元,合計淨回籠達到9,390億元。節後資金正常回籠,資金面寬鬆,俄烏局勢升級、疫情多發、社融亮眼、通脹不及預期、大會召開,多空交織,債市整體走牛。17日5,000億元MLF到期,央行等量平價續作,縮量和降准置換均落空,10月為繳稅大月,央行等量續作體現呵護資金面,對債市影響整體有限。關注延遲公布的三季度GDP和經濟與進出口數據。

歡迎關注#中證鵬元評級#視頻號
法律聲明:
本訂閱號所發布的原創報告所採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通過合理分析得出結論,結論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報告中觀點僅是相關研究人員根據相關公開資料作出的分析和判斷,並不代表公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