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不給大哥面子
作者:無刺王冠龍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果、板栗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進行的世界盃小組賽中,沙特隊1:2不敵墨西哥,告別世界盃。由於淨勝球的因素,獲勝的墨西哥隊也一同出局。沙特隊在第一輪中曾爆冷擊敗阿根廷隊,然而接下來的兩場比賽都輸球了。
此前爆冷拿下阿根廷已經是值得舉國歡慶的事了
(圖:壹圖網)▼

沙特雖然並非足球強國,卻對世界石油貿易有着舉足輕重的話語權。目前,沙特石油已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委內瑞拉,原油產量也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且沙特出產的石油主要用於出口。
因此,每當由沙特實際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減產或增產時,都會對國際原油價格造成巨大影響。而由於美元與石油深度綁定,石油價格的穩定與否,也關係到美元霸權的興衰。
正處世界能源形勢緊張之時
OPEC也插一腳來摻和
(圖:bloomberg)▼

OPEC與美國,劍拔弩張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目前有13個成員國,分別為: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赤道幾內亞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尼日利亞、剛果共和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委內瑞拉。其中,沙特是OPEC的領頭羊。
除了南美的委內瑞拉
OPEC國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東地區▼

OPEC成員國的原油產量約占世界原油產量的40%,其石油出口占國際石油貿易總量的60%,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的80%以上,其在全球石油市場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OPEC國家動一動,全球石油產業都得震三震▼


而OPEC+的「+」里還包括10個國家:俄羅斯、馬來西亞、阿塞拜疆、墨西哥、巴林、阿曼、文萊、南蘇丹、哈薩克斯坦和蘇丹,這個「+」中的帶頭大哥就是俄羅斯。
OPEC+也是一些盛產石油的國家
全球的原油供應幾乎由他們說了算(橫屏觀看)▼

能使沙特和俄羅斯攜手組織如此龐大組織通過此決議的,是利益。底層邏輯很簡單,油價越高,這些產油國也就越賺錢。
俄烏衝突之後,國際油價最高衝到每桶120美元。在嘗到了高油價的甜頭後,自然難以接受美國增產降低油價的要求,所以產油國有聯手減產推高油價的意願。
這波俄烏衝突後,是誰賺了我不說▼

另一方面,美聯儲近一年內不斷加息縮表,大量美元回流本土,在全球範圍造成了美元荒。大部分國家經濟都在因此而衰退,直接導致生產和消費萎縮,間接也減少了石油的需求量,導致油價下跌。
OPEC+的大部分成員國並不像中東海灣土豪國家那麼有錢,石油出口占整個國家GDP大頭。在各項利益權衡下,產油國們不願意為美聯儲加息縮表做增產降油價的犧牲,為了自保,也只能選擇減產保價。
比如阿聯酋,出口大頭就是石油,其次黃金鑽石
根本不在乎那點漲漲跌跌
(圖:OEC)▼

OPEC+和美國關係不斷趨緊,接近劍拔弩張的程度。今年冬天歐洲的氣荒已經讓整個歐盟焦頭爛額,此時油價又來添堵,更是火上澆油。
美國的情況也不遑多讓,居高不下的通脹導致物價高漲,此時油價再漲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所以過去一年美國一直要求OPEC+增產以降低油價。
一進雜貨店,發現啥都漲價了
(圖:abc news)▼

但OPEC的領頭羊沙特多次拒接美國電話,導致今年7月拜登訪問沙特商談能源增產問題,此番操作下來才使9月份原油日產量增加了10萬桶。但這10萬桶堪稱杯水車薪,是OPEC+史上最小增產幅度。
只打電話多沒誠意,見面聊才痛快
(圖:DailySabah)▼

美國努力了一整年,最終卻被小弟沙特背刺。在此次OPEC+宣布減產之後,拜登對此表示失望。
沙特有錢任性,即使是大哥來了也不給面子
(圖:flickr@vilaghelyzete)▼

白宮亦發布聲明稱,美國能源部將繼續執行總共1.8億桶的戰略石油儲備釋放計劃,宣布在OPEC+開始減產的11月再向市場釋放1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所謂戰略儲備是壓箱底的底牌,平時是不能輕易拿出來動的,只有十萬火急的情況下才能拿出來救命。
好不容易攢起來的石油儲備,一下回到解放前▼

為了反制,美國參議院委員會通過了《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NOPEC),美國認為,OPEC對高價油漠不關心,並主要致力於與OPEC+主要成員國俄羅斯搞好關係。
美國稱得上是對OPEC說「NO」的先鋒了
(圖:youtube)▼

市場分析,受此次OPEC+減產影響,NOPEC法案可能將被重新提上議程表。此法案一旦生效,美國將有權在聯邦法院起訴那些產油國壟斷及操縱市場,要求產油國賠償。
美元霸權,如何建立
美國可以說是當今地球上最大的霸權國家。而美國霸權的基石,是依靠美元與石油的捆綁,來收割全世界的財富。我們將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把它說清楚。
眾所周知,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將美元和黃金掛鈎。35美元=1盎司黃金,建立起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
至此美國建立起了它在國際金融領域的霸權
(會議現場 圖:britannica)▼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以後大家都用美元來做生意。為什麼用美元?因為當時美國擁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這就是為什麼美元又叫做「美金」,人們總不見得每天都拎着黃金出去買東西吧。
同時,人們也不可能去用第三世界國家的垃圾貨幣。舉個例子,比如現在你用津巴布韋元去做貿易,你今天賣給別人一卷衛生紙,收了買家5000津巴布韋元,結果明天由於政局不穩,貨幣貶值了,一卷衛生紙一夜之間漲到了500萬。一覺醒來,手裡的錢莫名其妙的貶值了1000倍。
這把錢也許當它們是白紙的時候更值錢一點
(圖:flickr)▼

正因為美元與黃金掛鈎的貨幣穩定屬性,大家都決定用美元,美聯儲每發行35美元,就必須要增加1盎司的實際黃金儲備。
那麼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給你印鈔票的權利,你能把持得住不在背地裡偷偷搞鬼嗎?美國也不例外,開始濫印鈔票。美國一印鈔票,別人手裡的資產就瘋狂貶值。所以很多人就開始拋售美元,兌換黃金了。
美國:印鈔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如果還有問題,那一定是印得還不夠
(圖:壹圖網)▼

這時候美國要怎麼辦?當然是耍賴皮。於是在1971年,美國宣布「美元和黃金脫鈎」。這時候,美聯儲印美元,已經不需要考慮背後有多少黃金儲備了,順便說一下,SWIFT系統也是在這一年成立的。
SWIFT系統是全球兩大清算體系之一
也是美國制裁別國的霸權工具
(圖:shutterstock)▼

這樣一來,美元的信譽就下降了。然而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還是比其它貨幣強。大家總不見得真的用津巴布韋元去做生意。
兩年後的197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遊說OPEC的老大沙特使用美元結算石油,如果不同意,沙特將面臨伊朗一樣的局面。
在1953年的時候,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了一場針對伊朗的顏色革命,時任伊朗首相的默罕默德·摩薩台被推翻。沙特王室想到摩薩台的結局,在美國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下,答應了在全球以美元定價和結算石油。
想反抗美國等待他的可能就是下台加軟禁至死的命運
(伊朗政變支持者在德黑蘭慶祝勝利 圖:wiki)▼

美國又一次成功地建立起了新的霸權體系
(1975年基辛格與費薩爾(左一)圖:wiki)▼

根據協議,沙特必須要將盈餘的美元用來購買美國國債。同時,沙特也負責遊說其他OPEC成員國,以美元定價和結算石油。自此,美元和黃金脫鈎之後,又和石油掛起了鈎。
石油是剛需,沒有哪個國家離得開石油。所以從此以後,「美元霸權」就正式登場了,全世界都被美元拉進了它的陰影當中。
在一些美元化的國家
能不能吃上飯除了看天還得看美國
(圖:shutterstock)▼

這也就是說,以前要搶劫別人,得通過軍事手段去搶。而現在美聯儲只要印鈔票,就可以人為製造通貨膨脹,來搶劫整個地球。還可以用金融核彈SWIFT和CHIPS來對全世界的政敵搞金融獨裁,從而進行全球掠奪。
而且最厲害的是,結算石油拿到的美元,最後還是會回流到美國的資本市場,形成一個循環。美國印鈔、發鈔,用美元在全世界範圍內購買商品勞務,而各國用掙來的美元去購買石油,產油國賺得美元後則去購買美國國債,美元就這樣再次回流到美國手中。
稍微動動手指就能讓全球為美國打工
(紐交所)▼

這樣,美國以印鈔成本和國債利率為代價,在全球範圍內享有商品服務與勞務,形成了美元世界範圍內的循環,且世界各國持有大量美元和美國國債。國力稍弱的國家,面對美國的金融獨裁根本就扛不住,因為其根本不可能脫離美元。
時至今日,石油美元體系一直運行了半個多世紀,而美國也通過這套「美元-石油-美債」的三角無限循環體系,貪婪地吸取着世界各國的血液。
石油美元,根基動搖
「美國霸權」就是建立在「美元霸權」的基礎上的,而「美元霸權」是建立在石油的基礎上的。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不斷在全世界搶劫、搞軍事和金融獨裁。
從二戰到現在,美國在全世界發動了十多場對外戰爭,200多次大小武裝衝突,死難者數以億計。且美國揍別人的時候,只要敢不站隊,也要被打殘,這就是「美國霸權」。
在美國發動的「正義」的戰爭中
不知有多少城市淪為了廢墟
(敘利亞的廢墟 圖:Shutterstock)▼

如果誰敢挑戰霸權,下場是極其慘烈的。看看薩達姆的下場就知道了,薩達姆就是因為想脫鈎美元,改用歐元來結算石油,結果就被送上了絞刑架,兒子和孫子都被美軍擊斃。
美國為了維持自己的霸權
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圖:wiki)▼

那麼OPEC+的「+」們受不受「美元霸權」的掌控呢?那是肯定的。以帶頭大哥俄羅斯為例,俄雖然有石油、天然氣、糧食,但最終得把這些資源賣出去才能賺錢,所以俄羅斯也一直都在這個石油美元的體系當中,脖子被美國掐在手心裡。
油雖然在自己手裡但油價卻不由自己掌控
(圖:shutterstock)▼

俄羅斯有石油,但卻沒有定價權,這是非常致命的。俄羅斯一不聽話,美國就可以讓油價下跌。為了和美國爭奪定價權,早在2008年,俄羅斯就在聖彼得堡搞了自己的「石油交易平台」、「天然氣交易所」和「國際商品原料交易所」,對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用盧布計價。這樣一來,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定價權就握在了俄羅斯手裡。
對於長期被制裁的俄羅斯來說凡事總得留一手
(拿捏 圖:shutterstock)▼

2014年烏克蘭危機的時候,西方對俄羅斯展開全面制裁,還威脅要把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於是俄羅斯就建立了自己的支付系統(МИР)和金融信息交換系統(СПФС),為去美元化打下了金融基礎。
多年以來,俄羅斯一直在布一盤大棋,決心掙脫「美元霸權」,具體措施包括:限制美元的使用,拋售美國國債、增加黃金儲備等等。尤其是在2018年西方制裁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俄更是不遺餘力地去美元化。
俄羅斯去美元化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到了2021年,俄羅斯已經徹底清空了國家福利基金中的美元,還幾乎徹底清除了美國長期國債。
俄烏衝突爆發兩天後,不出意外,一部分俄羅斯銀行被踢出了SWIFT。面對西方的制裁,俄轉手列了個「不友好國家名單」,宣布以後這些國家要買俄羅斯能源,就必須用盧布來結算。
俄羅斯這次的去美元化,就相當於強勢掙脫了美國掐住自己脖子的那隻手。從此以後,美國無法用石油定價權來打壓俄羅斯了。
不用再看美元的「臉色」了(圖:壹圖網)▼

雖然現在「美元霸權」還沒有被徹底顛覆,但之後還會有一系列的連鎖效應,以中國為代表的很多國家正在一起跟進,開始去美元化。
3月28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阿聯酋外長舉行密切會談,阿方表示未來石油交易將以人民幣進行結算。與此同時,伊朗也宣布與中國達成協議,未來25年將持續向中國提供石油,同樣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不僅僅是阿聯酋與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尼日利亞、安哥拉、卡塔爾、沙特、伊拉克等石油國都已經加入了人民幣交易的行列。
4月18日,俄中央銀行行長納比烏琳娜表示,俄建立的支付交易系統受到歡迎,已有52個外國機構加入。9月6日,俄羅斯能源巨頭Газпром和CNPC簽署協議,制裁美國,用盧布和人民幣來結算能源。
俄羅斯乾脆就拉了人民幣交易群聊
(圖:ria.ru)▼

作為石油美元根基的美債,也正在失去市場份額。今年以來,美債最高跌幅近20%,已經有54個國家連續拋售美債。
根據德意志銀行在7月1日公布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美債跌幅超過13%,是178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全世界主要國家、機構和財富基金在過去的36個月中有27個月在淨拋售美債,期間總出售額高達1.15萬億美元。這也將極大動搖石油美元體系的根基。
美債,還會好嗎▼

然而,即使沒有OPEC+減產及其它貨幣結算石油等外在因素,石油美元體系也終將動搖。一旦全球實現新能源轉型,對石油的需求必將大幅減少。屆時,石油美元體系將自然瓦解。
歷史又將何時被改寫呢?▼

參考資料:
1.https://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6369?full=y&archive
2.https://www.cnfin.com/news-list/index.html?tagname=%E7%9F%B3%E6%B2%B9%E7%BE%8E%E5%85%83
3.https://xueqiu.com/3384330352/176241839
4.https://m.sohu.com/a/600273213_120258874/
5.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B9%E5%85%83
6.https://mp.weixin.qq.com/s/dWidyvIKep3m5g-CpbSwUg
7.https://wiki.mbalib.com/wiki/%E7%9F%B3%E6%B2%B9%E7%BE%8E%E5%85%83#:~:text=%E7%9F%B3%E6%B2%B9%E7%BE%8E%E5%85%83%EF%BC%88Petro%2Ddollar%EF%BC%89,%E6%AC%A7%E6%B4%B2%E7%BE%8E%E5%85%83%E7%9A%84%E7%BB%84%E6%88%90%E9%83%A8%E5%88%86%E3%80%82
8.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706A0CFJ000
9.https://new.qq.com/rain/a/20221006A06U4C00
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857763659486254&wfr=spider&for=pc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擴展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