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1. D 2. B 3. A
【1題詳解】
由圖可知,20~39歲戶籍人口比例高於外來人口(外來人口等於常住人口減戶籍人口),常住人口以戶籍人口為主,D正確;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值波動增加,A錯誤;外來人口比重先增後減,C錯誤;2010~2020年20~39歲人口增速常住人口慢於戶籍人口,B錯誤。所以選D。
【2題詳解】
2020年之後,20~39歲常住人口增長緩慢,戶籍人口增長加快,最可能是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外遷,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發展導致對普通勞動力的需求減少,B正確;經濟因素是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住房價格上漲、戶籍人口增加、落戶政策調整對常住人口增長的影響均小於產業結構調整,ACD錯誤。所以選B。
【3題詳解】
圖中顯示廣東省2020年之後20~39歲常住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緩慢,而此年齡段的戶籍人口所占比例增長迅速,可推測戶籍政策逐漸放寬,A正確;戶籍人口出生率變化無法判斷,B錯誤;隨着產業結構的調整及自動化等實施,勞動力不會越來越短缺,C錯誤;廣東經濟水平高,對外來人口吸引力強,可推測其常住人口總數會繼續增加,D錯誤。所以選A。
4. D 5. B 6. C
【4題詳解】
黃土高原主要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運用工程措施改造地表,頂部削峁,山下治溝造地,使得地表起伏趨於和緩,更利於農業生產,D正確。灌溉水源主要來自於地表水和地下水,而該模式是對地表形態的改造,對灌溉水源影響不大,A錯誤;台地抗侵蝕能力主要受土層性質和植被覆蓋狀況影響,而該模式是對地表形態的改造,B錯誤;對地表形態的改造對自然災害影響不大,C錯誤。故選D。
【5題詳解】
混合護坡草本遮蔽地表面積較大,有效減輕雨水對表土的侵蝕;加上灌木發達根系的固土作用,可以極大發揮水土保持的功能,固土效果更好,B正確。二者在儲水數量、建設成本等方面差異不大,很難區分二者的經濟收益高,ACD錯誤。故選B。
【6題詳解】
春季黃土高原風沙大,常發生寒潮和春旱等現象,果業和藥材生態園為幼苗覆蓋地膜主要是為了保水保溫,覆蓋薄膜可有效防風,但固沙效果不明顯,C正確,A錯誤。黃土高原春季降水稀少,B錯誤。覆蓋薄膜不能增加光照,D錯誤。故選C。
7. A 8. D 9. B
【7題詳解】
根據材料及圖可知,呼包鄂榆城市群位於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自然環境相對較脆弱,環境承載力較小,A正確;城市群中的四個城市煤炭等能源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小,核心城市帶動作用小,城市間產業互補性較小,城市間人口遷移少,BCD錯誤。故選A。
【8題詳解】
西北地區中心城市是西安,A錯誤;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的級別最高,故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輻射功能最強,城市腹地範圍最大,BC錯誤,D正確。故選D。
【9題詳解】
據材料分析可知,呼包鄂榆城市群內能源資源豐富,是傳統的能源經濟強市,所以該城市群發展的目標最可能是高端能源化工基地,B正確;該城市群重工業發達,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服務功能較差,科技力量較差,不可能成為京津冀城市群服務基地和西北高新技術產業中心,AC錯誤;位於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不足,不可能成為高效農業示範區域,D錯誤。故選B。
10. D 11. C
【10題詳解】
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勞動力、土地成本不斷提高,對跨國製造業影響最大,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口紅利衰減,許多跨國製造企業撤離我國,D正確;我國環境質量沒有下降,與環境質量無關,A錯誤;能源價格體系與國際接軌,能源價格上漲不只是我國存在的問題,不是企業撤離我國的原因,B錯誤;我國貿易政策不存在阻礙,與我國貿易政策無關,C錯誤。故選D。
【11題詳解】
最有可能從我國撤離轉移至東南亞、非洲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普通服裝加工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最有可能轉移,C正確;普通家具加工、石油加工業、汽車製造業屬於市場密集型,我國市場廣大,不可能轉移,ABD錯誤。故選C。
12. B 13. A 14. D
【12題詳解】
干欄穿斗木樓底部架空兩至三層,有利於排水、通風散熱,還可以防潮濕,不是為了保溫,故①錯誤;人字形屋頂有利於排水,減少洪災,故②正確;依山而建,高低錯開且面向田野,有利於通風採光,故③正確;多沿山坡密集聚合,易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影響,故④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選B。
【13題詳解】
干欄穿斗木樓順應地形地勢而建,多沿山坡密集聚合,山坡地勢起伏大,使得干欄穿斗木樓外部體型參差錯落。故A正確;河流分布、降水分布不是導致干欄穿斗木樓外部體型參差錯落的主要自然因素,故BC錯誤;木樓高度不屬於自然原因,故D錯誤;故選A。
【14題詳解】
據圖及材料分析可知,干欄穿斗木樓集中分布在西南亞熱帶地區,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盛產水稻,中秋節前後水稻成熟,家家戶戶趁着霜後的晴天打稻穀。故D正確;荔枝為熱帶水果,在夏季成熟,故B錯誤;雪照山城玉指寒,描寫的是冬景,故A錯誤;梨花淡白柳深青,描寫的是春景,梨樹為我國暖溫帶樹種,故C錯誤。故答案選D。
15. C 16. B 17. C
【15題詳解】
據圖可知,岩層中存在斑狀花崗岩、花崗岩、玄武粉岩,可推測該地曾經發生過3次大規模的岩漿活動,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
【16題詳解】
該地區西北部地質剖面以花崗岩為主,花崗岩屬於侵入型岩漿岩,形成時應深埋於地下,現出露地表可推測該地區地殼運動以上升為主,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
【17題詳解】
據圖可知,該地區東南部以沉積岩為主,有侵蝕面存在,說明曾經遭受侵蝕;地勢高的地方易遭受外力侵蝕,說明該地殼隆起並受到外力侵蝕,C正確,AB錯誤。岩層總體呈水平狀,說明並非多次擠壓,D錯誤。所以選C。
18. A 19. C
【18題詳解】
據圖可知,整體上秋季的雷暴日數比冬季多,A正確;夏季6、7月雷暴日數相對較少,但氣溫較高,8月氣溫高,雷暴日數多,呈正相關,因此雷暴日數與月均溫並不呈負相關,B錯;春季大多數雷暴為地閃,C錯;根據雷暴日數的監測數據和人工觀測數據發現,人工觀測數據相對較低,說明準確度不高,D錯。故選A。
【19題詳解】
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雷暴的發生發展與積雨雲密切關聯」,而積雨雲主要是由於空氣對流運動形式造成的,4~9月,該地區空氣濕度大,氣溫高,對流運動劇烈,導致雷暴頻發,②③正確;地形複雜多樣與該地區4~9月雷暴頻發的關係不大,①錯;緯度較高處,氣溫較低,對流較弱,不易產生對流,④錯。綜上所述,本題選C。
20. B 21. D 22. A
【20題詳解】
亞速海冬季盛行強大的偏北風,寒冷的北部與南部的溫暖海域形成較大氣壓差,加之北部地勢較高,沿海地勢較低,冷而重的空氣直瀉山麓和沿海,形成波濤巨浪,故冬季亞速海西北部海區常出現波濤巨浪的主要因素是地勢和氣壓,B正確;水流、面積、溫度與濕度對波濤巨浪的形成影響較小,ACD錯誤。所以選B。
【21題詳解】
河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亞速海,海流將泥沙搬運到錫瓦什灣東部,灣內島嶼眾多,海底地形平坦,水深較淺,海流運動速度減緩,其所攜帶的泥沙沉積,形成狹長的阿拉巴特沙嘴,D正確,B錯誤;海浪侵蝕不會形成沙嘴,A錯誤;地殼抬升不是形成沙嘴的原因,C錯誤。所以選D。
22題詳解】
沙嘴面積擴大,說明泥沙淤積量增大,將導致入海口水位變淺,增加近海灘涂圍墾面積,但不利於發展航運,A正確,B錯誤。沙嘴面積擴大導致近海水域面積變小,養殖空間變小,不利於近海擴大漁業養殖,D錯誤;對於洪澇災害的影響較小,C錯誤。所以選A。
23(1)有傳統的鑄造技術,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地處京津唐(環渤海)經濟區,市場廣闊;鐵路、公路等多種交通線路經過,運輸便利;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等。
(2)促進當地鑄造技術交流和產業層次的提高;加強企業合作,共建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帶動相關產業的集聚和發展等。
(3)簡單加工多,技術含量低;企業規模小,資源利用率低;工藝、設備落後,環境污染嚴重等。
(4)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投入;促進產業升級,產品更適應市場需求;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等。
24.(1)是主要的淡水蓄水庫和河流補給站;調節地表徑流,削峰補枯;維持區域的水平衡等。
(2)大陸性氣候,適宜針葉林、苔原和草原等植被生長,為泥炭形成提供物質保障;氣溫較低,泥炭分解不完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地下凍土阻隔,地表徑流難以下滲;河流多凌汛,春汛時間長,洪水泛濫出槽;湖沼廣布,泥炭出露少,分解少等。
(3)瓦休甘沼澤地區植被茂密,植被遺體多年淤積;眾多河流帶來泥沙,沉積增加。
(4)利用沼澤濕地,適度發展旅遊業,打造濕地科普教育基地;依託森林、草地資源,適當發展特色林果業和畜牧業;農牧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等。
25.旅遊業的價值:仁懷的茅台酒為國酒,產品價值高;仁懷周邊有獨特的赤水丹霞地貌景觀,觀賞、遊覽價值高等。
有利條件:(國酒茅台等)旅遊產品獨特,知名度高;與附近的赤水丹霞地貌等旅遊景點差異明顯,旅遊資源互補性強;接近著名旅遊景點(赤水丹霞、婁山關、遵義會議會址等),客源有保障;距主要客源地(珠三角)路程適中等。
26.危害:糞便可能存在抗生素等添加劑,污染土壤環境,威脅糧食安全;糞便長期直接還田,易對土壤造成重金屬污染,間接危害人體健康;糞便中的蟲卵孵化,危害農作物生長;糞便直接還田後會二次發酵,使土壤溫度過高,易導致農作物燒苗燒根,影響生長等。
治理措施:建立符合國家標準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處理再利用設備,並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及資金補貼;完善法律法規,嚴禁畜禽糞便直接還田或直接排放;增加人們對糞便直接還田危害的了解,提高環保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