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前段時間,謝霆鋒、丁真,衝上熱搜。

在某綜藝節目裡,一個香港天王巨星,一個藏族牧民少年。

來自兩個世界,兩種不同生活的人,在甘孜理塘奇幻相遇,畫風竟意外地和諧。

一個歸來仍是少年,一個本是少年;一個洗盡纖塵,一個淳樸依舊。

謝霆鋒說,從丁真身上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都特別的男子氣。

「現在縣裡很多的希望放在你身上,你會怎麼想?」謝霆鋒問他。

「理塘也是我的家,我再繼續努力。」

丁真的漢語還不是特別好,他想表達,無論怎樣,他願意為家鄉做貢獻。

短短一年多,丁真效應拉動了全縣旅遊。

香港TVB拍攝的內地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豆瓣9.5),2021年在網絡紅極一時。

片中挑選了十個最具代表性的貧困地區案例,其中就有丁真和理塘。


>>>>一張照片,帶火一座城

理塘有個別稱,叫「天空之城」。

海拔4000多米,比拉薩還要高,天空明亮通透,伸手可觸摸天際,由此得名。


以前,人們只說,一生必去一次拉薩朝聖。

鮮少人知道,四川川藏高原地區,也有一座藏族風景天堂。

因為交通不便,缺少互聯網助推,「天空之城」成了遊客的「遺落之地」。


理塘,地處青藏高原,天高地寒,冬季漫長,農業薄弱。

這裡居住着7萬多藏民,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人口,他們主要以放牧為生,夏天可以挖蟲草,不過數量不多,月收入有時候只有幾百元。

第一產業薄弱,第二產業沒有基礎。

當地默默籌謀數年,想依靠第三產業,旅遊脫貧。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

理塘長時間以來,如它終年積雪的「神山」格聶雪山一樣,靜默無聞。

因此,理塘成了全國最後一批,也是最難攻克的一個深度貧苦堡壘。

戲劇化的轉折,出現在2020年秋天。

一位成都攝影師,偶遇剛剛放牧完,準備去買泡麵吃的藏族少年,拍下了照片,在網絡上意外走紅。


一種城市難遇的,互聯網找不到的純真與野性,清澈與原生態,一下子擊中了大眾審美。

丁真恰如其分地趕上自媒體盛行的時代,不偏不倚地處在國家脫貧攻堅的關鍵年份。

他的爆紅是偶然,卻也是背後環境的助推。

抓住機會,是理塘文旅部門面對丁真出圈的第一反應。

「命運既然選中了丁真,那就一起冒險一次吧。」

理塘一個負責推廣旅遊的國企,馬上籤下丁真,成為旅遊大使。

接着乘勝追擊,用一個牧民青年的角度,拍了幾個宣傳片推廣理塘。

很多人問我,我的夢想是什麼。我沒有太想過這個問題,就想騎着我的小馬,翻山越嶺 。這就是我的世界,雪山、草原、冰川、寺廟、白塔、我的朋友們,還有唱不完的情歌。(宣傳片《丁真的世界》文案截選)

丁真的世界,是乾淨的世界,自由的世界,成功燃起了都市人想闖蕩異域,到天堂一游的欲望。

之後,整個四川甘孜州的酒店、機票、門票、預約都激增。

2021年1-5月,理塘累計接待遊客31.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44億元。

機會不會留給沒有準備的人,丁真走紅前,理塘已經準備了7年。

有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路、網、水、電的建設。

被譽為全國最美最長的「318國道」,於近年開通,由上海經多個省市可直通理塘。

旅遊道路、旅遊標示、標牌,從業人員的培訓,旅遊景區的建設,早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每年還會舉辦很多賽事活動,賽馬會、最野賽道,以及「最美康巴漢子」的選拔等等。


丁真網紅效應,啟發了整個地區。

現在甘孜藏區每個村,幾乎都出現了自己的代表人物,他們直播自己的生活,賣土特產,宣傳當地美景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旅遊局長因為酷似周潤發,在網絡受到歡迎,也拍起了宣傳片,宣傳甘孜州。

他說:「如果可以把這個地方的旅遊開發出來,我願意做網紅。」


新時代,要用新的方法脫貧。

事實證明,網紅效應、旅遊脫貧的方法,對擺脫閉塞、貧困狀態卓有成效。

但不是每個貧困地區都那麼幸運,出一個「丁真」。

也不是每個貧困鄉村,都像理塘那樣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更難更普遍的是。

沒有發展空間的村落,伴隨着青壯年的出走,變成「空巢村」。

外面世界的日新月異,與它無關,兀自沉默着,等待必然會消失的命運。

>>>>用畫筆,改變鄉村

藝術家信王軍第一次來到雲南騰衝的的帕連村,感到這裡是看不到希望的。

「無特色、無優勢、無潛力的『三無』村莊,打造旅遊也不太可能。


帕連是一座傣族村落,歷史悠久,傳統民居保存良好,2013年被列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然而這並沒留住村中的青年和壯年,他們紛紛外出務工,寨子變得老齡化,貧窮、落後、髒亂。

一切的改變,發生在2019年11月。

信王軍帶領100多位藝術家,用2個月時間,對這座老寨,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造。

他第一天來帕連,是晚上七八點了,村子有些昏暗,缺少溫暖的燈光。

於是他率先想到,用燈光和詩歌,點亮這個昏慘慘的村寨。

遊客從村口走到村尾,就像從現代詩歌,一步一步穿越到古代,充滿趣味和詩意,也和村寨的古意相映成趣。


詩歌和燈光,都是經過藝術設計的,給到遊客足夠的觀賞性和想象空間。

比如「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柳」字,是柳葉的形狀,「暗」字是一個黑方塊。

有組燈光,呈現了一個年輕人離開鄉村,留下老人和小孩的場景,有種說不出的哀愁。


燈光改造完成後,信王軍發文稱,雲南最有詩意的燈光鄉村,第一次亮燈希望大家來玩。

邀請發出去,所有人心裡都沒有底,結果第二天來了上千人。

如今的帕連村,是遠近聞名的「藝術村」,裡面有130多幅巨幅畫作。

村口有幅非常醒目的畫作,灰瓦白牆下,一個女孩拿着相機,對準村子拍照。


這幅作品叫《當你站在這裡時這個作品就完成了》。

遊客可以站在相機前方打卡,體現一種主動跟遊客互動的開放姿態。


畫作也像一個指向標,隱含着不拒絕網紅打卡的態度。

越來越多人來到鄉村,實際上對鄉村是一種幫助。

自村口向里走幾步,黃土磚牆內,嵌着一台廢舊黑白電視機,屏幕上顯示着「你們的美術館」幾個大字。


這間美術館,是由一座170年歷史的廢棄老屋,在保留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改造而成。


裡面陳列的一些作品是根據村民的生活原型創作的。


信王軍在村子裡偶遇一個騎單車的小男孩,便把他拍下照,畫在了牆上。

這幅畫現在特別火,信王軍把它做成衣服,做成書包,送給孩子,在互聯網售賣,賺的錢再反哺給帕連村。


現在走進帕連,就像走進一個天然的藝術館。

發黃的老牆上掛着瓦片畫,一個轉角會出現大面積的牆繪,隨意擺放的農具處處體現出創意。


嫁接藝術和繪畫,信王軍和100多位藝術家,把帕連從一個貧困村變成了人人想要打卡的網紅藝術村。

「當村莊有了溫度與內容,也就是文化的根基,才可能吸引到很多的年輕人」,他總結說。


2020年初開始,旅遊業成了當地老百姓創收的主要來源。

一年的時間裡,村里建起了特色農家樂、民俗,傣家特色餐飲20餘家。

以前大門緊閉的村民,現在打開門就能做生意。

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也開始紛紛返鄉,在家做點小買賣,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


信王軍發起的「藝術改變鄉村」項目,已經持續了好幾年。

藝術改變鄉村,不是說說而已的口號,不止停留在空中樓閣的構想,更不是不接地氣的藝術發揮。

而是用畫筆描繪出一個一個承載鄉愁,寄予詩意的鄉村。

使鄉村成為全國媒體的焦點,年輕人的旅遊新地標,通過這樣的方式給農民增收,拉動鄉村經濟。

用藝術真正改變着鄉村和這片土地上的人。

在改造帕連村之前,信王軍也把自己的家鄉山東壽光東頭村,打造成了「網紅村」。

把一排枯死的樹做成了彩色的鉛筆。


牆壁上老太太撐紅繩的巨幅畫作,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小時候的記憶以這樣的方式,永久留存。


信王軍說:「壽光是我非常不喜歡的一個地方,從小就想着如何逃離。雖然它是我的家鄉,可就是因為不喜歡,所以才想改變它。」

「逃離故鄉」曾是一代年輕人的執念。

後來鄉村空了心,失去活力,故鄉成了想回卻回不去的遠方。

但是,有一群人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改變鄉村的面貌,還原失落的故鄉。

同程旅行,聯合騰訊公益和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邀請你「益企種花」。

畫一筆,捐一筆,用畫筆扮靚沉默的村莊。

把灰色的牆面變成彩色,讓沉默的鄉村變得富有活力,給村民帶來無限的希望。

一塊做好事,新年開門紅。

點擊下圖參與繪畫,助力鄉村「藝術變身」👇


你的每一次參與,都能為「藝術改變鄉村」項目獲得一元公益金,實實在在地支持一個河南水災受災嚴重村莊的「藝術變身」。

(註:實際捐贈費用由騰訊基金會根據用戶參與情況進行配捐。)

只要參與活動,即可領取3元話費劵一張


另外,還有影探粉絲福利活動!

現在參與「畫一筆,捐一筆」活動,並將你的作品,發到影探公眾號後台。

我們將在參與的粉絲中挑選100名幸運用戶,送出騰訊視頻月卡。
挑選50名幸運用戶,送出20元話費劵包。
挑選20名幸運用戶,送出30元火車票券包。

(註:除視頻卡外,其他獎勵,需要用戶提供手機號,且手機號已經註冊了同程旅行app才可領取。)

需要給後台發送這樣的參與圖片👇
一群人的力量有限,全民的力量無限。

貧窮的村莊需要藝術助力,消逝的故土需要我們守護。

一塊做好事,新年開門紅。


看更多精彩影評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

一起做好事
用畫筆改變鄉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