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表5月開啟,被動縮表,950億上限,三個月過渡期,整體溫和。
•加息50BP幾乎是5月FOMC會議的必然的政策選項。
•經濟預期:下調今年GDP預測,暗示經濟動能仍強。工資增長具有廣泛性。通脹壓力加劇且擴散,但未抑制需求。烏克蘭衝突對增長的負面衝擊不如通脹。
美聯儲公布3月會議紀要,重點提示了美聯儲對未來通脹上行的擔憂、未來單次或多次會議可能加息50bp,以及詳細的縮表時點和路徑。顯示當前美聯儲正火力全開啟動「雙剎」來抵抗通脹的決心。
紀要公布後,美國市場股債雙殺。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行至2.63%,三大股指均出現下跌,而後逐漸反彈。
正如我們現在《50bp加息美聯儲追得上通脹麼?》一文中提出的,即使5、6月加息50bp,也只不過是在追趕過分落後的收益率曲線,而縮表路徑真的足夠「鷹」麼?從3月的既要來看,未必。
01縮表進入倒計時,但路徑其實「溫和」
本次會議紀要的重點就是對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計劃做出了比較詳細的討論。其要點包括:
與 2017-19 年相比,縮表所有選項和速度都更快。
主要是通過調整從 SOMA 持有的證券中收到的本金的再投資金額。(被動縮表)
縮減上限為:美國國債的每月約為600億美元,機構MBS的每月約為350億美元。可以在三個月或適度更長的時間內逐步過渡至上限。
最早在其即將於5月舉行的會議結束後開始。
考慮出售機構MBS以實現向主要由國債組成的長期投資組合。(主動縮減機構債)
儘管市場對縮表表現出一定的緊張情緒,但其實整個縮表路徑依然在之前的預期之內,且相對溫和並沒有過「鷹」。
除了時點比之前相對明確前移,從縮表的形式來看依然是被動縮表為主,沒有體現主動拋售的意願。這同時對於改善當前趨於倒掛的收益率曲線也同樣所用有限,因為被動縮表以減持到期短期債券為主。不改變持有長期債券的數量。
同時縮表上限給了三個月的過渡期,縮表上限也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1000億美元。雖然比上一輪縮表要高,但相比本輪QE擴表的速度是每月1200億美元,而且整個資產負債表將近三倍於疫情前的體量和目前充分的ONRRP購使用率,金融體系內的流動性充裕程度更偏高。所以縮表的路徑依然比較溫和。
02加息50BP幾乎是必然的政策選項
由於通脹遠高於委員會的目標,存在顯著上行風險,而且聯邦基金利率遠低於參與者對其長期水平的估計,更多與會者更傾向於將目標區間上調50個基點。
許多與會者指出,在未來一次或多次會議上,將目標範圍上調50個基點可能是合適的。
由於預期在通脹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公眾開始質疑美聯儲2%的目標和政策立場的決心,高通脹和通脹預期可能會變得根深蒂固,成為美聯儲抑制通脹的重大風險。
因而,基於當前基準利率的落後、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和擴散的通脹形式,5月FOMC會議上加息50bp幾乎已經是必然的政策選項。
03經濟前景:就業市場緊張、通脹風險上行
整體經濟下調了今年實際 GDP預測,暗示對滯脹的否認。——紀要認為整個 2022 年的實際 GDP 增長預計將顯着低於2021年的快速增長速度,然後在 2023 年略有回升,供應限制的持續解決為增長提供了小幅提振。2024年回歸至潛在增長一致。
下調了今年實際 GDP預測主要反映了庫存投資放緩、財政和貨幣政策退出以及烏克蘭衝突升級等因素,增加了不確定性,並拖累了廣泛的金融狀況和消費者信心。但與會者認為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固,並預計高於趨勢的增長將繼續,則暗示了聯儲對滯脹的否認。
其中勞動力市場定調短缺而非需求不足,且工資增長具有廣泛性。——儘管就業人數仍低於大流行前的水平,但短缺集中在少數行業,反映的是工人短缺,而不是勞動力需求不足。
與緊張的勞動力市場相一致,名義工資以多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儘管工資增長在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人群以及生產和監管工人中最強勁,但工資壓力已經開始在收入和技能分配中蔓延。
通脹壓力加劇且擴散,但表示需求沒有出現顯著下降。——紀要指出烏克蘭衝突升級導致相關能源價格飆升,將增加近期通脹壓力。
一些與會者指出,高通脹繼續從商品擴大到服務,尤其是租金,以及尚未經歷價格大幅上漲的行業,例如教育、服裝和醫療保健。通脹率超過4%的支出類別數量繼續上升。
許多參與者表示,雖然工資和投入價格的大幅上漲正在轉變成更高的價格傳遞給客戶,而需求卻沒有任何顯着下降,暗示了當前的通脹還沒有造成對消費的抑制,這個現象未來需要重點關注。
住房需求依然強勁,但住宅行業的活動繼續受到建築材料、可建造地塊和其他投入品短缺的限制。隨着非住宅結構投資的增長轉為正數,第一季度商業固定投資的增長正在回升。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動能依然較強。
烏克蘭衝突對增長的負面影響,衝擊不如通脹風險——比預期的更持久的衝突可能導致全球金融狀況收緊或其他破壞的風險。
不確定性的增加可能會導致企業和消費者減少支出,儘管目前還沒有看到這種轉變的跡象或預計需求會大幅回落。
但美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和貿易敞口水平相對較低,美國經濟有能力吸收額外的不利需求衝擊。因此與戰爭相關的通脹上行風險似乎比增長的下行風險更大。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別和2017年相比,不是一個等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