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往期資源!

1、匯總最全的protocol!再也不用擔心做實驗!

2、乾貨分享!3000張PPT科研繪圖模板速領!

3、獨家資源限時領取!2022年基金申請+標書全文+20大熱點高分文獻+實操教程!

4、SCI科研繪圖技巧!如何做出符合雜誌要求的圖?

5、100個絕美細胞信號通路圖! PPT全部可編輯!限時領取!

6、免費資源!最全Meta分析視頻教程!從初級到高級,限時領取!

7、免費資源!20門生信課程回放,快來領取你的研究方向!

消息來源:麥可思研究、科獎中心

近日,科技部官網公布了一批教育、醫療機構醫學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結果。此次通報中,共有54則學術不端信息,主要問題包括研究過程造假、投稿過程造假、通過中介買賣論文等。同時,涉及多所「雙一流」高校附屬醫院的作者被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除了論文造假高發的醫生群體,不時也有高校學術不端事件被曝光,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2021年11月,教育部曝光陝西某高校教師學術不端行為。該教師通過網絡聯繫中介公司對其擬投稿論文進行潤色和論文代投,被處以降低崗位(職稱)等級,取消研究生導師資格,取消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申報人才計劃、申報科研項目等資格的處罰。

2021年7月,廣東某高校教師委託第三方公司代做實驗、代寫論文,擅自將他人署為作者,擅自標註他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被通報批評並被取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5年。

另外,據媒體統計,2021年,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共通報17批,404起418篇醫學科研不誠信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通報4批39起不端行為案件。

學術不端不僅會污染學術環境,更會影響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相關部門一直在出台措施試圖遏制其發生。

2001年,教育部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綱要》,學風建設成為科研隊伍建設重要內容。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布《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確定了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機構。2016年,教育部又印發《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明確了對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要結合情節輕重,給予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等處分。2019年,人社部在印發的《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中強調,申報人通過學術不端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職稱的,將被撤銷職稱,並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為何鋌而走險觸紅線?


除了相關部門,高校也都出台了不少措施希望杜絕教師學術不端現象蔓延。事與願違的是,如上文所述,部分教師面對紅線警示依然鋌而走險最終自食其果。部分教師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少數教師追名逐利,個人學術道德缺失。隨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眾化,曾經的「象牙塔」逐漸與社會相融合,少數高校教師因此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影響,將搞學術、做科研當成一種謀利手段,從而喪失了教師應有的自律、誠信的品質和嚴謹的科研態度。

不完善的人才評價、職稱晉升制度也是部分教師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要誘因。長期以來,學術成果都是衡量高校教師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是職稱晉升和申報學術榮譽的必備要求。少數教師並不喜歡做科研,卻又為了職稱職務晉升、課題項目結題、評先評優等而選擇以身試險。

部分高校對於教師學術不端行為處罰較輕,未能真正起到懲罰、警示作用,也是學術不端現象得以滋生的一大原因。此外,還有論文審查僅注重最終結果,缺少對論文生成過程中的監督等原因。

遏制學術不端,高校還能怎麼做?


那麼,國內高校在面對學術不端事件時,又該如何有效遏制呢?

首先,對有學術不端行為的教師處以適當的懲罰。2016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中就明確指出高校要建立教學科研人員學術誠信記錄,在年度考核、職稱評定、崗位聘用、課題立項、人才計劃、評優獎勵中強化學術誠信考核。對涉及不同分級標準的學術不端行為建立與之相應的懲戒機制或處理辦法,對學術不端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終止或者撤銷相關的科研項目、撤銷學術獎勵或者榮譽稱號、辭退或解聘,以及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等處理措施。

其次,設立獨立的科學監察員和學術不端調查委員會,培養一支學術不端行為專業認定人才隊伍,負責受理高校師生不端行為的舉報,包括諮詢、受理和調查,並對各種學術不端行為進行驗證和評價。

再次,完善學術評價體系。發現、調查和懲戒學術不端行為固然重要,但作為事後補救措施,面臨着程序複雜、耗時長、治理成本高等諸多難點。相比之下,對學術不端的事前預防,是更為「治本」的方法。目前,我國破「五唯」行動正在火熱開展中,教育部等相關部門也出台了多份文件,鼓勵高校構建符合自身情況的科學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發揮其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防治作用。

比如,2019年,南京林業大學發布了《南京林業大學教學專長型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條件(試行)》,指出學校在對「教學專長型」老師進行職稱評聘時將教學業績取代科研業績,重點考察其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的成績。文件出台後不久,該校理學院教師蔣華松便成功獲評教授,成為該校首位「教學專長型」教授。

最後,高校還能通過開展學術道德和誠信教育,鼓勵教師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研態度,開展科研工作全過程監督等方法防範學術不端現象發生。

參考文獻:

[1]胡伏湘.高校學術誠信機制建設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4):104-107+118.

[2]楊瑩,孫笛,呂秋萍,邢春國.學術出版不端行為的反思[J].傳媒論壇,2021,4(15):103-104.

2022年醫藥加精品學習班檔期

(支付學費可先領取全程錄屏預習,騰訊會議每月都輪迴排班)


2022年臨床科研方法學訓練營!開課!

醫藥加科研神器,可免費下載文獻以及各種生信工具免費使用,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