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鐵鍋是傳家寶嗎?

——大鐵鍋不是,炒茶的茶撥才是

......

——大師還收徒弟嗎?

——做茶真費師傅

這一系列對話,全都來自我們在5月8日所進行的那場直播。(直播回放已安置在文末)


叮鈴,直播開始。鏡頭上即刻出現了安溪西坪的雲霧青山。

自直播所在的安溪西坪松林頭半山茶廠向外望,正對的觀音山直聳入雲,南側高海拔鐵觀音茶園在近山頂處鬱鬱蔥蔥,東側燦然一片,西側遠山處雲團若隱若現……環顧一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盡收眼底。

安溪原名「清溪」,取溪水清流之意。作為烏龍茶的重要發源地,安溪的原生品種眾多。僅國家級烏龍茶品種就有六個:梅占、黃金桂、鐵觀音、大葉烏龍、毛蟹、本山。

西坪的茶葉富含豐富的氨基酸、茶多酚、花香氣,同時催生出獨特的制茶工藝,尤其是極具代表性的閩南烏龍茶傳統製法,也即是直播所想要呈現的鐵觀音為代表的烏龍茶製作。

造就上好的烏龍茶,離不開制茶手藝人。我們特別邀請國家級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魏月德老師現場演示烏龍茶傳統製作方式。

本期嘉賓:魏月德,烏龍茶(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本期主播:陳重穆

直播里有哪些知識點?且看本篇烏龍茶製作要素全解。


1


識鐵觀音,看誰的「手指印」?


「紫芽、圓葉、歪尾」,要想識得鐵觀音,還得認出「手指印」。在鐵觀音的葉子靠近葉柄的兩側,往往會有向內凹的波浪紋,就好像有人雙手手指各捏住葉子的一邊、恭敬地把茶葉遞出所留下的印記一般,這就是鐵觀音標誌性的「手指印」。

鐵觀音的「手指印」

圖源 | 5月8日 直播截圖


2


同樣是國家級,它們還真不一樣


在安溪,國家級烏龍茶品種除了鐵觀音,還有五個:梅占、黃金桂、大葉烏龍、毛蟹、本山。同樣是國家級品種,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作為半喬木的梅占葉型細長、枝芽粗壯。適制性非常強,曾經出現在多個名品茶中,如金駿眉等。常常茶芽非常嫩的時候就被採摘收購大半。如今,一斤茶芽收購價高達數百元,帶葉的茶青收購價也達到130~150元左右。也因此以傳統烏龍茶製法製作的梅占烏龍茶非常難得。

灌木型茶樹大葉烏龍則花香、果香非常悠揚,早先的烏龍茶製作就曾以這個茶樹品種為主。

茶葉擁有倒鈎鋸齒狀邊緣的毛蟹,因為清爽、淡雅的風格,常拿來製作白茶。以傳統烏龍茶製作工藝製作時,輕發酵會產生更為鮮爽的湯感,並帶有清甜的含笑花香,有茶友以酷似「螃蟹湯」的滋味來形容其風味。

左 | 狹長葉型的梅占與大葉烏龍茶葉的對比

右 | 毛蟹茶青,葉片邊緣呈倒鈎鋸齒狀

圖源 | 5月8日 直播截圖

黃金桂,也叫黃旦。清明就可以開始采,因此也被叫做早芽茶。茶如其名,製作得宜的黃金桂,入水可變幻出桂花香、大花香、梔子花香等眾多迷人香氣。瘦、薄的葉片飽含着無盡的恬淡清香。

蘭花香的本山為鐵觀音的近親,自帶淡然蘭花香、奶香、青豆香,湯色金黃、香醇,品質好的本山甚至可與鐵觀音相媲美。


3


殺青第一步,搖它


以鐵觀音為例,烏龍茶往往需要經過四遍搖青。通過碰撞、摔搖,讓茶芽細胞壁破開,從而進入發酵過程,逐漸呈現二紅八綠、三紅七綠、四紅六綠、五紅五綠,乃至一紅九綠。

鐵觀音殺青第一步的搖青,講究「一搖均,二搖活,三搖香,四搖韻(觀音韻)」。輕搖時,每片葉子都要轉動、碰撞,翻江倒海式地搖均勻,通過碰撞、摔搖,讓茶芽細胞壁破開,以便後續發酵;重搖時,茶青則呈現跳動的狀態,翻滾之間撞擊更加重力,摩擦磕碰。

搖青時,細聽,可以聽到葉子摩擦的沙沙聲,嗅聞,則可以聞到一些茶青氣夾雜花香氣。

重搖又輕搖,反覆再反覆,四遍下來,是真的「費老師」。

圖源 | 5月8日 直播截圖


4


翻江倒海,造就「死去活來」


「摸來軟溜溜,放去滑溜溜。」第四遍搖青,被搖得要死不活的葉子又變成了在枝頭時光亮的狀態,茶梗發紅;葉子正面飽脹發亮;葉子背部則收緊、葉脈通紅,葉片呈現兩兩相合的狀態,此時又叫做「合手觀音」。這便是做青落到了實處,也是可以開始炒青的標誌。

與之相對的,毛蟹要搖到「東倒西歪」的狀態,才可以開始炒青。梅占則講究一個「懶」字,搖青時力道不能太重,搖青後需要安然等待,茶中芳香物質聚合、茶睡醒了再炒是為適制之法。

5月8日當日第四次搖青時的鐵觀音茶葉

搖青後葉子背面的紅點,被稱為跳蚤點,是搖青做足的體現。此時葉邊的紅邊被稱為硃砂紅。


5


搖後再炒,逼出茶里青氣


為了中止茶青繼續發酵,固定茶葉的香氣、品質,炒青通常在搖青的一小時後進行。在杉木硬火燒熱的鐵鍋之間,魏老師手拿閩南專用炒茶茶撥上下挑動茶青,伴隨着噼里啪啦的聲音,青味夾雜着茶香飄散開來,均勻快速的爆炒,直至香氣轉為熟香、花香,青氣消失。這一階段的茶葉變得柔軟,且伴有茶漬粘手的手感。


6


包揉進行時,用力依舊不能停


包揉是在炒茶後趁熱進行的。手工粗揉,再迅速包入布包內繼續揉捻。

只見魏老師手肘部向前推的同時,另一手力壓茶球,使得茶球越來越緊。解開,打松,揉捻,捏緊,再解開......這一過程中茶葉胞壁均勻破損,茶汁外溢,沖泡時更容易釋放茶質。此外,閩南烏龍茶半彎曲半球形的緊緻形態,便是由不斷的、費時費力地包揉而來。


7


回鍋,造就經典


少見的回鍋炒、包揉,二炒二揉工藝,使得殺青更加透徹。行至此時,茶青內含的刺激性成分進入到充分氧化階段,對腸胃的負擔會減少許多,且開湯後的韻味表現更為精彩。


/ 看全程,精彩回放別錯過/


/ 清溪隱,散落在安溪的小品種/

今年,我們的鐵觀音、清溪隱,毅然交由精於烏龍茶製作的魏月德老師的茶廠,原料全部采自安溪西坪。奶香本山、鮮爽「螃蟹湯」般的毛蟹、桂花香黃金桂、老樹木質香梅占、如蘭似玉大葉烏龍已然集合整理完成,更具橫向對比品飲價值的「清溪隱」等你解鎖。

↓ 2022清溪隱 預售限時¥189 ↓

2021清溪隱 現貨同步銷售中

↓ 安溪經典韻味 紫芽鐵觀音 ↓




點擊關注公眾號「三聯生活愛茶」

領取新粉關注券,下單立減¥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