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kuailenanhai發布在一畝三分地

記錄一下去年長達五六個月的漂泊生活,希望大家以我為戒,提升保險意識。

21年5月28日凌晨5點被啪啪啪的水聲驚醒,迷迷糊糊爬起來想看看怎麼回事,發現地上全是水,大約3cm深了已經。

發現廁所房頂在「噴水」,空調也在噴水。瞬間懵逼。當時老婆預產期在一周後。她給front desk打電話,我滿屋子找貓。

大約7點,building的engineer和manager都來了。告訴我聯繫我的保險先找個酒店住,因為是樓上空調冷卻液的pipe爆了,水有毒性。。。我和老婆兩臉懵逼。

因為孩子隨時都會出生,我們只好一趟一趟把嬰兒車,床,尿布等等等等物品一趟趟拉到酒店暫住。直到晚上才聯繫好酒店,因為保險公司必須自己幫我付酒店費用不能我自己付,我要自己挑個酒店等他們幫我約,一整個白天我們幾乎都在building的lobby里消化這個悲劇。

兩天後,building的engineer告訴我我們大概要在外邊漂泊兩個月。這裡說一下保險,當年買房的時候剛工作沒多久,自己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就買了非常便宜的保險。

房屋保險保自己的coverage主要有三個

1.personal property,就是你的個人財務,包括家具,衣服等所有家裡可以移動的財務。2.dwelling, 包括所有不能移動的東西,kitchen,closet,tub,裝修費用和appliance.3.loss of use, 這個coverage是付你流離失所期間的住和吃。4.Personal liability 這個一般情況下都用不到。

當時看了自己的保險,loss of use有一萬出頭,兩個月還是夠的。然後就放寬心和老婆去賓館等着孩子出生了。


大約一兩個星期後,物業聯繫的清理損失和修牆的公司才終於完成了搬家和測量牆體是否受潮的工作。注意,condo的牆不屬於owner,屬於building。大約在我們離家一個月的時候,building請的公司才剛剛完成了把受潮牆體拆除的工作。。。

在此期間,我收到了我保險公司賠付的侮辱性報價。我的dwelling coverage大約13萬,他們只願意賠五萬。ps:家裡拆成了毛坯房。地板廁所浴盆廚房等,全都沒有了。我一開始找的老墨裝修公司就報價10萬。

中間就是無盡的等待和撕逼。最坑的就是我必須要等building請的公司把我的牆先修了之後,我的contractor才能開始裝修我的其他東西(廚房櫥櫃,地板,廁所等等等)。但是building的保險公司遲遲沒有approve building請的修牆公司的budget,我和我的contractor就只能幹等着。

此時我兒子已經三個月大了。。。(中間我換了一次賓館,然後由於眼看時間一拖再拖,又換到了一個便宜的airbnb,期間我一直在找短租,可惜沒有遇到合適的)。

總之,在經歷坎坷的五個半月之後,我們終於是搬回去了。此時我的loss of use早就用完了我還自付了一個半月的airbnb房租。一直拖到2022年1月的時候保險公司才終於賠付了我最後一筆錢。

補充幾點:

1.拆家和搬家費用也是從自己保險出的。其中拆家1萬,搬家9000,搬家包括了這幾個月的保管費用。非常坑。搬家的人把我的一個不用的高速transponder偷走了,半年後被charge錢我才發現。這是另一個故事了。

2.Condo的bylaw不能起訴其他房主。所以儘管是樓上的責任,也沒有辦法起訴。最後的結果是樓上房主和building無法劃分責任,我的保險公司自認倒霉。多家保險公司互相撕逼(樓上屋主,我和其他受災的condo owner的保險,building的保險)。

3.保險公司負責賠償的人也是有KPI的。你的保費是10萬,他們就會從幾萬塊開始跟你拉鋸。如果你的保費是20萬,他們大概會從10萬開始跟你扯皮。每年的費用也貴不了200塊,能多保點就多保點。當年不懂,後來也一直沒有意識去upgrade。

總結一下,無論是車還是房屋保險,甚至其他保險,少吃兩頓外賣把保額提高一些,萬一遇到事情真的會幫助很多,不會遇到像我這樣的窘境。

特別感謝老婆的付出,在月子期間照顧孩子甚至還幫我搬家。

大家如果還有相關的問題和看法,歡迎點擊「閱讀原文」到一畝三分地討論

大家都愛看

👍加州人都「潤」去哪兒了?第1名果然是這個州!

👍學會這3個「宇宙規律」,讓投資收入超過工資!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來自一畝三分地論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