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十年牛市或將結束?
近期,伴隨持續的高通脹,還有美聯儲加息、縮表等貨幣政策收緊預期的不斷強化,美國股市進入了調整階段,而今年以來的俄烏衝突、以及繼發的全球原油價格的大幅上行等,使得美股市場的波動性進一步放大,VIX恐慌指數也有脈衝式的上升。
今年以來,美股三大股指悉數下跌,截至5月20日,納斯達克指數跌幅達27.48%,跌入熊市區間,已是連續第七周下跌,標普500指數也瀕臨熊市邊緣。這讓借道QDII基金布局美股的國內投資者損失不小,年後相關基金平均跌幅超16%,且分化極為嚴重,業績排名首尾差距甚至逼近90%。
近期行情是否意味着自2008年以來長達十餘年的牛市步入終結?有基金經理認為,目前的下跌已經非常接近近十年的最大跌幅,從歷史數據來看,繼續深跌的可能性較小。而且上市公司預期業績增長足以消化貨幣收緊帶來的估值收縮,目前的調整或已接近尾聲。
截至一季度末,國內共有82隻QDII基金配置了美股資產,合計持有金額達到了662.17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值隨着2021年美股大放異彩增幅達152%,但在今年年後遭遇劇降。單只規模來看,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單只基金投資美股資產達165.47億元,其次是博時標普500ETF與廣發納斯達克100聯接A,持有美股均超過60億元。
年內全球幾大股指均難逃下挫,截至發稿,道指連續第八周下跌,創1923年來最長連續下跌紀錄;納指已較歷史高點跌約30%;標普500指數也瀕臨熊市邊緣,二者均連續第7周下跌,創下20多年前互聯網泡沫以來最長連跌紀錄。
受股指拖累,配置美國資產QDII年後平均跌幅超過16%,且兩極分化極為嚴重,除去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A人民幣等個別油氣資源類主題基金取得正收益,個別基金甚至增幅漲幅近五成,其餘QDII收益均告負,甚至有四隻基金跌幅超過了三成。
近期美股為何重挫?華夏納斯達克100ETF基金經理趙宗庭分析認為,主要誘因或為4月通脹回落幅度不及預期。數據顯示,受原油價格回落影響,4月美國CPI環比漲幅大幅回落0.8%至0.3%,CPI同比增速也同樣迎來拐點,漲幅較上月回落0.2%至8.3%。而在剔除食品和能源後,核心CPI環比漲幅也在連續2個月回落後再度反彈至0.6%。「但從數據總體來看,預計通脹高點已過,3季度開始通脹回落速度可能有所加快。」
數月調整後。國內投資者是否能夠借道基金「抄底」美股?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表示,自1946年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在13個熊市中平均下跌了32.7%,其中包括在 2007-2009 年金融危機期間的熊市期間下跌了近57%。而根據CFRA的數據,該指數在熊市期間平均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觸底,然後大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恢復到之前的高點。
同時,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ETF組副主管兼基金經理萬瓊也提示風險,她認為,美股短期波動還是會加劇的。「年初至今,美股的穩定性出現了明顯的下滑。5月波動加劇的因子甚至有所增加,如月初的議息會議、美國非農數據的發布、月中的通脹數據,以及6月中的議息會前的聯儲官員信號釋放。在諸多因子的輪番衝擊下,美股可能迎來一個波動較4月更為劇烈的5月。」
美股在2008後走出了十數年的長牛趨勢,期間雖有波折,但仍能迅速走出低迷并迭創新高。最近五個月,美股指數進入了持續的調整階段,「泡沫破滅」的預判似乎真的落地,市場上唱空聲音是否意味着牛市終結?
從基本面來看,美股的基本面在高企的股價面前似乎依舊「紮實」。彭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15日,包含美國3000家最大市值的公司股票的羅素3000指數成份上市公司中,共有2732家公司公布了最新一季財報,其中營業收入好於預期的公司占比為64.35%,盈利好於預期的公司占比為61.62%;營業收入同比上升的公司占比為74.55%,盈利同比上升的公司占比為55.70%;指數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15.53%,盈利同比增速為12.82%。
趙宗庭研判認為,美國上市公司增速雖然較前幾個季度有回落,但預期未來幾個季度將繼續保持正增長。
美股所謂的「泡沫」傳聞在良好的基本面前不攻自破。截至發稿,納斯達克100指數靜態市盈率(TTM)為23.48倍,處於過去10年41.46%分位數處,過去5年6.15%分位數處。此外,美國的幾大科技巨頭經歷了過去多個月的持續調整之後,估值也基本回到了相對合理的位置。「FANG」作為納斯達克100指數成份上市公司,靜態市盈率分別為14.69倍(臉書)、23.70倍(蘋果)、16.91倍(奈飛)、20.58倍(谷歌),均低於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市盈率。萬瓊也指出,當前美股科技板塊的估值都不算高,納斯達克指數目前的估值都低於歷史中位數。
然而,40年一遇的高通脹仍然讓美國零售業遭受重創。但趙宗庭認為,隨着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今年美國將全力對抗通脹。本次CPI數據讓市場對下一次美聯儲加息50bps預期明確。美聯儲的貨幣收緊政策對科技股的影響是市場關注的核心變量之一,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是對美股資產定價的重要依據。
「該指標在5月6日觸頂3.12%後小幅回落,最新值為2.98%以上,這個數值是非常高的,處在近三年高位;隨着通脹回落、經濟放緩,美聯儲最鷹時刻大概率已過,10年期美債收益率短期預計高位震盪,下半年大概率重新下行,對美股的壓制將減輕。」預期加息和後續的縮表對全年美股科技股估值收縮壓力相對有限,而且預期業績增長足以消化貨幣收緊帶來的估值收縮,目前的調整或已接近尾聲。
責編:李雪峰
周末影響一周市場的10大消息(新股+點評)
全球警報!英國出現猴痘社區傳播,病毒已進化?世衛:已發生人際傳播!中國巨頭接連抄底,市場怎麼走?
一個月血本無歸,幣圈爆雷"炸"傷了誰?謹防"歸零風險",遠離致敗投資!不要幻想自己不是最後接棒者
突發!5萬億巨頭遭連環衝擊波,馬斯克"怒斥"!北約再現"攪局者",俄祭出新武器,更多烏軍投降,戰局如何?
燒香拜佛、安排大量家族成員入職!中行原分行長被開除黨籍,其妻曾遭綁架,被索要2億贖金,牽出驚天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