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學界業界跨界交流共同研討媒介與社會思潮傳播新趨勢——第三屆媒介與社會思潮傳播論壇在西安召開
9月25日
01
02
03
04
05
「兩種素養」讀書會第6期活動
1
活動信息
會議時間:2022/09/25 18:30-21:30
活動主題:「如何預測學科的發展」
#騰訊會議:715-354-619
#點擊鏈接入會,或添加至會議列表: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4WqEwA96pLJ5
2
閱讀書目
1.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中國書店2004年版。
2.[英]C.P.斯諾著;陳克艱、秦小虎譯:《兩種文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版。
3.[美]傑羅姆·凱根著,王加豐、宋嚴萍譯:《三種文化:21世紀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格致出版社2014年版。
4.[英]約翰·W·奧馬利著,宮睿譯:《西方的四種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5.戴建業:《論中國古代的知識分類與典籍分類》,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版。
6.[英]托尼·比徹著,唐躍勤、蒲茂華、陳洪捷譯:《學術部落與學術領地:知識探索與學科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7.桑兵、關曉紅主編:《分科的學史與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8.[英]內維里·莫利著,曾毅譯:《古典學為什麼重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9.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中國學術通義》,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10.桑兵、 張凱、於梅舫編:《近代中國學術思想》,中華書局 2008年版。
11.艾倫·雷普克著:《如何進行跨學科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12.日本實業出版社編,楊曉鍾、張阿敏譯:《通識:學問的門類》,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3.尤西林著:《人文科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周昌樂:《明道顯性:溝通文理講記》,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網絡直播



第三屆山西省大學生
史學論壇會議流程
1
開幕式(8:30—9:00)
時間:2022年9月25日上午8:30-9:00
騰訊會議ID:432-362-870
直播鏈接:
主持人:尉佩雲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議 程:
1.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向晉衛教授
致辭
2.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院長
侯慧明教授致辭
3.學生代表發言:
郭景濤(山西大學本科生)
李李木子(山西師範大學研究生)

2
9月25日上午分會場討論(9:00—12:00)
註:
1.每位報告人演講時間為8分鐘,學生評議時
間2分鐘,老師評議5分鐘。
2.由於本次論壇來稿總數問題,世界古代中
世紀史會場採用本、碩、博混合參會制
度,每組參會作者共同做報告、交流,點
評老師依據不同學歷層次做最終評分。
3.上下午各分會場同時進行。
中國近現代史本科生組(一)
騰訊會議ID:646-122-869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晏雪蓮(兼主持)

中國近現代史本科生組(二)
騰訊會議ID:432-362-870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楊建庭(兼主持) 賀文樂

中國古代史研究生組(一)
騰訊會議ID:194-742-295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張雁勇(兼主持) 雷鵠宇

中國古代史研究生組(二)
騰訊會議ID:801-197-262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馬巍(兼主持) 段彬

中國古代史研究生組(三)
騰訊會議ID:783-289-334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張力(兼主持) 韓帥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組(一)
騰訊會議:520-643-321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安藝舟(兼主持)

3
9月25日下午分會場討論(14:30—16:30)
中國古代史本科生組(一)
騰訊會議ID:794-714-826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喬松林(兼主持)

中國古代史本科生組(二)
騰訊會議ID:243-846-161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張霞(兼主持) 付婷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組(二)
騰訊會議ID:532-612-847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楊波(兼主持)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組(三)
騰訊會議ID:687-678-278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蘇澤龍(兼主持)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騰訊會議ID:997-646-193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張歌(兼主持) 王俊娜

世界近現代史本科生組
騰訊會議ID:493-614-734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劉長新(兼主持) 李鵬超

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生組
騰訊會議ID:318-165-510
直播鏈接:
點評老師:宋晨(兼主持) 趙文杰

4
閉幕式(17:00-17:30)
時間:2022年9月25日 下午17:00-17:30
騰訊會議ID:614-231-820
直播鏈接:
主持人:劉長新
(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
副教授)
議 程:
1.論壇總結: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尉佩雲副教授發言
2.宣讀優秀論文名單
3.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周亞教授
致辭
4.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副院長
仝建平教授致辭













01講座 | 以寫作為媒介:基層傳播與大眾寫作運動 張慧瑜,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博雅博士後合作導師,研究興趣為影視傳播、基層傳播、新聞社會史等,出版《視覺現代性:20世紀中國的主體呈現》、《主體魅影:中國大眾文化研究》等專著。 講座安排 時間:9月27日(周二)19:00-21:00 主持:孫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騰訊會議:743 649 514(無密碼) 會議議程 1 時間: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晚上9:30–11:30(北京/香港時間); 上午9:30–11:30(北美東部標準時間) 2 參與方式:zoom 報名鏈接: https://notredame.zoom.us/meeting/register/tJwrcOCvqDgvGNFLVcCC1_5l2Yc8KSTpcUhV 3 與會人員 主講人: 白彤東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Benjamin Straumann教授(蘇黎世大學歐洲研究會研究委員會歷史教授和紐約大學古典研究教授) 討論嘉賓 : Loubna El Amine博士(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 主持人: 蔡亮博士(聖母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4 主要內容:白彤東教授將討論法家對儒家以道德為精英政制的基礎的批判。與此同時,Benjamin Straumann教授將探討道德、法律在羅馬政治倫理中的角色。Loubna El Amine博士將就兩位講者的觀點進行深入討論。 ·20世紀西方文學 批評史文獻研讀· 具體課程安排 WEEK 01 什麼是修辭敘事學 尚必武(左);李孝弟(右) 校外主講:尚必武 校內主講:李孝弟 研讀文獻: 1.韋恩·布斯《小說修辭學》,華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2.詹姆斯·費倫《作為修辭的敘事》,陳永國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西摩·查特曼《術語評論:小說與電影的敘事修辭學》,徐強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課堂時間:9月15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02 符號建模論 余紅兵(左);周海天(右) 校外主講:余紅兵 校內主講:周海天 研讀文獻: 1.恩斯特‧卡西爾《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An Essay on Man: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甘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年 2.Yu, Hongbing. "Modeling in semiotics: an integrative update"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vol. 17, no. 4, 2021, pp. 639-659. 課堂時間:9月22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03 杜威美學中的情感世界 張寶貴(左);曹謙(右) 校外主講:張寶貴 校內主講:曹謙 研讀文獻: 1.約翰·杜威《經驗與自然》,傅統先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約翰·杜威《確定性的尋求》,傅統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約翰·杜威《藝術即經驗》,高建平譯,商務印書館,2010 課堂時間:9月29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04 崇高或優美的反諷 湯擁華(左);劉旭光(右) 校外主講:湯擁華 校內主講:劉旭光 研讀文獻:羅蒂《偶然,反諷與團結》,徐文瑞譯,商務印書館,2003 課堂時間:10月8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831-940-147 WEEK 05 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演進 徐德林(左);鄧金明(右) 校外主講:徐德林 校內主講:鄧金明 研讀文獻:John Storey, ed. What Is Cultural Studies? A Reader 課堂時間:10月13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06 伊格爾頓的審美意識形態批評 段吉方(左);鄧金明(右) 校外主講:段吉方 校內主講:鄧金明 研讀文獻: 1.特里·伊格爾頓《審美意識形態》(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BLACKWELL,2004 2.特里·伊格爾頓《批評與意識形態》(Criticism and Ideology),Verso Edition,1978 課堂時間:10月20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07 論友誼 汪民安(左);苗田(右) 校外主講:汪民安 校內主講:苗田 研讀文獻: 1.米歇爾·福柯 莫里斯·布朗肖《福柯/布朗肖》,肖莎等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其中的布朗肖《論友誼》、福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友誼》兩章) 2.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廖申白譯,商務印書館,2003(其中論友誼的兩章) 課堂時間:10月27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08 朗西埃 韓振江(左);曾軍(右) 校外主講:韓振江 校內主講:曾軍 研讀文獻: 1.雅克·朗西埃《歧義》,劉紀蕙/林淑芬/陳克倫/薛熙平譯,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2.雅克·朗西埃《美學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Bloomsbury Academic,2006 課堂時間:11月3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09 齊澤克的關鍵概念 周志強(左);李飛(右) 校外主講:周志強 校內主講:李飛(博後) 研讀文獻: 1.「聖狀」:斯拉沃熱·齊澤克《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季廣茂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第一部分「徵兆」之「狗智主義:意識形態的一種形式」、「剩餘價值與剩餘快感」、「作為實在界的徵兆」); 2.「詭異物」:斯拉沃熱·齊澤克《事件》,王師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16(第五站,「精神分析三事件」) 3.「回溯」:斯拉沃熱·齊澤克《實在界的面龐》,季廣茂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中文版前言 災難重重的年代」) 4.「愛」與「共產主義」:WHY I AM STILL A COMMUNIST,HEAVEN IN DISORDER, OR Books, New York and London 2021;《愛欲之死》(韓炳哲)之愛欲政治學 輔助性閱讀: 1.喬希·科恩《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唐健譯,中信出版社 ,2017 2.SLAVOJ ZIZEK,A Critical Introduction,By Ian Parker,Pluto PPress,LONDON • STERLING, VIRGINIA,2004 3.弗雷德里克·拜塞爾《黑格爾》,王志宏 姜佑福譯,華夏出版社,2019 課堂時間:11月10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WEEK 10 西方文論的中國建構 校外主講:待定 校內主講:曾軍、待定 研讀文獻: 1.曾軍《20世紀西方文論學術地圖》 2.曾軍主編《西方文論史》書稿(高等教育出版社即出) 課堂時間:11月17日 18:00-21:40 騰訊會議號:787-5663-8930 編輯:胥亞慧 校對:林潔 ★ END. 講座時間 2022年9月29日晚7點開始(美國中部時間) 2022年9月30日早8點開始(北京時間) 參與方式 zoom線上 註冊鏈接: https://wustl.zoom.us/meeting/register/tJErdu2vrz8sH9PUXOCgGqUYDwF4A6E8KSwq 主要內容 顧炎武(1613-1682)是清朝早期幾十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對清朝的主流思想趨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18世紀戴震的「考證」,到19世紀魏源的」經世」,再到20世紀初梁啓超的文化民族主義。在本次講座中,John Delury教授重新審視了他早先對顧炎武的生平和思想所做的研究,這是他15年前論文的主題:將顧炎武置於全球視野的清史背景下,他的生活經歷以及他關於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觀點是如何被中國境外的世界發展所影響的?顧炎武對塑造明清易代時期和清朝早期的全球趨勢有多少了解,以及他在多大程度上將這一更大的背景納入他的著作中? 演講者簡介 John Delury主研中國現代史與中美關係,現為延世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生院(GSIS)的中國研究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 Agents of Subversion: The Fate of John T. Downey The CIA’s Covert War in China (Cornell, 2022) Wealth and Power: China's Long Marc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andom House,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