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年初,我為北京大學馬丁老師課題組設計了一幅圖,被選作Nature Catalysis期刊6月份的封面(詳情點這裡)。沒想到10月份,另外一幅圖又被編輯選中了~
本次獲選封面的文章是由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的陳勝利教授團隊發表的題為「Hydrogen bond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the electric double layer dominates the kinetic pH effect in hydrogen electrocatalysis on Pt」的研究論文,再次表示祝賀!該研究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AIMD)和原位表面增強紅外吸收光譜技術,證明了界面雙電層中氫鍵網絡連通性的顯著差異是導致氫電催化巨大動力學pH效應的根源,為理解電催化反應機制提供了一種新的觀點。(詳細內容介紹請點擊https://mp.weixin.qq.com/s/pLw_gDlvNKwmhX_Ly4LZcw)

第一作者:李朋,蔣亞鈴
通訊作者:陳勝利
通訊單位:武漢大學
DOI: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2-00846-8

作者在製圖委託中給出如下說明:界面雙電層中鹼金屬陽離子的擁擠導致了氫鍵的稀缺性,嚴重阻礙了質子向界面的傳輸,從而抑制電催化活性。下圖是文章中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圖。


經過分析,我們提煉出幾個重點元素:界面雙電層、鹼金屬陽離子、氫鍵的稀缺性。並設計了如下草圖方案——


由此設計了下面兩個版本的效果圖——


儘管設計師根據作者的描述給出了設計稿,但經過小組開會討論分析,認為並沒有直觀地突出研究的核心內容。而且在氫鍵網絡的呈現和顏色的搭配上,容易讓讀者產生錯亂感。思來想去,我決定再設計一版。顏色上儘可能簡化,用發光的線條表示氫鍵網絡。為了讓畫面不致太過混亂,我將整個網絡分為前中後三層,後面兩層進行了虛化處理。初步得到如下的效果圖——


此時距離截稿時間還有兩天,在作者的建議下,對背景和水分子的顏色進行了進一步弱化。下面是最終設計稿效果圖——

封面設計師:Haodong
工作室:Sphere Studio

其實這次的設計稿能被選中還是有點意外的,畢竟設計時間很倉促,效果上來不及花太多的心思,更多的還是依賴於以往的研究和設計經驗。但不管中稿與否,我們都會分析總結原因。特別是對多個圖像版本之間的比較,將有助於我們增強科學表達中的藝術素養。
相信在以後的設計道路上,我們將會有越來越多值得稱道的作品,為科學研究增色添彩!

以上就是本期Nature Catalysis期刊封面的設計過程,歡迎更多有需要的研究團隊聯繫我們。

業務諮詢

客服(17857127498,微信同號)
添加好友時請註明「科研繪圖」
Email:customer-service@visphere.cn
以 圖 像詮 釋 思 想 · 用 技 術 創 作 藝 術
思 斐 邇(Sphere Stuido),讓 科 學更 多彩
【往期封面欣賞】

Nature Catalysis封面(一)

Nature Catalysis封面(二)

NatureSustainability封面

MTE動態封面


思斐邇(Sphere)——溝通科學與藝術的橋樑。

杭州思斐邇科技有限公司長期專注於科學可視化領域,專業提供科研圖像設計和科研動畫製作等服務。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碩博團隊,涵蓋生物、化學、材料、美術設計等,具有深厚的科學和藝術底蘊。自2016年以來已為全球上百家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設計服務,包括中科院、MIT、Stanford、ETH Zurich、EPFL、清華、北大、Cornell等,蜚聲海內外。公司秉持以圖像詮釋思想,用技術創作藝術的宗旨,作品被Science、Nature、Cell、JACS、Angew等期刊選用,並受邀為其製作動畫。為了更好地服務科研工作者,公司還長期開設科研繪圖培訓課。更有國內最大的科研作圖教學公眾號「3D科研繪圖」和答疑社群,為大家提供詳細的教程和答疑諮詢。曾為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單位提供專業作圖講座和培訓,線上線下總受眾數超十萬人。

▼學術期刊封面設計請點擊下方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