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耀淦財富頻道給大家首秀下礦石行情展望。很多人認為這傢伙不懂礦石,胡球扯淡。我在鋼廠待了30年,號稱為國空礦總司令,你說我不懂礦石?只是不像老靳那麼微觀、那麼專業,但從黑色產業鏈角度看待礦石,有些時候也可能當局者迷,外行更能看出門道。
我們先來看下2022年的礦石表現。礦石指數均價755,年初676,目前791,整體表現不錯。螺紋指數均價4213,年初4271,目前3820;熱卷整體比螺紋高100左右。焦炭指數均價3056,年初2948,目前2754;焦煤主連(因05改交割規則指數失真度大)均價2352,年初2296,目前2204。整體看來礦石相對表現頑強,目前一枝獨秀脫穎而出,煤焦鋼均出現較大跌幅,目前跟隨修復性反彈。
回頭看來,2021年底市場給出2022年預判的美聯儲加息縮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國內房地產進入下行周期、二十大換屆的過渡期等,較為符合預期。俄烏戰爭為突發事件,短期改變了黑色走向。而疫情及防控政策對國內經濟的衝擊超出預期,這裡有一定的」政治賬「因素,但對產業微觀層面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雙碳、基石計劃因此停滯;廢鋼資源大幅減少,改變了黑色品種供需平衡結構。
礦石的相對強勢表現超預期從基本面角度可以找到些支持: ① 因廢鋼供給鐵水下降不及預期(到11月底MS口徑日均229左右,與去年持平)致礦石累庫不及預期;② 低品礦折扣大減(是供應還是需求或者博弈的結果,值得玩味);③ 人民幣貶值問題(澳元也貶中國買單)。我們注意到2021年11月連礦跌到500左右,普氏85美金;今年10月底連礦跌到600左右時,普氏已經到了75美金,回到2020年初新冠發生初期的位置。考慮到鋼材價格和鋼廠利潤(虧損),相對而言礦石下跌並不過分,但短短一個月礦石的期現上漲一定是過分了,有嚴重的炒作因素。
市場上大量充斥着這類聲音:①做空礦石就是敗家子;②礦石很缺,易漲難跌;③除非沒有庫存,哪個鋼廠希望礦石跌呢?④礦石價格跌破80美金,將有許多非主流資源退出。這些聲音基本是礦石炒作殘餘勢力及買辦洗腦的邏輯和結果,畫外音就是「我們被當豬殺了,但這是歷史原因(我們要當只幸福的豬,感謝不殺之恩)」、「為國空礦是陰謀論」是「對鋼鐵行業的妄自菲薄」諸如此類。
鋼鐵行業對於礦石的分歧導致對待遏制礦石非理性上漲態度的曖昧,這或許是基石計劃推進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2019年礦石工作組已設立)。對於礦石期貨惡意炒作的監管似乎事與願違:① 雙焦被限倉,讓現貨層面蹺蹺板的礦石炒作如虎添翼;② 沒有監管的「強監管」實際上為礦石操作提供了某種庇護。所以我們會常聽到到某老師某某老師聯合不良資本在這個品種上呼風喚雨,幾個假洋席位極其活躍。而鋼鐵行業似乎選擇沉淪,更有甚者參與建立所謂虛擬鋼廠做空已經虧損較大的鋼廠利潤。螺紋價格在冬儲來臨前的淡季,漲了三四百,除了高價忽悠了些冬儲訂單外,屁也沒撈着,全給了礦山。
配合近期礦石炒作的是螺卷的「雙升」情節(期貨升水現貨、遠月升水近月),這個所謂的「強預期」在我看來是貨幣借實入虛或脫實入虛、投機氛圍及其濃厚的表現。針對這一亂象,近期不少黑色會議,將原因歸於疫情解封和房地產政策的強刺激,嘉賓對明年的黑色相對看好,邏輯多多,但沒有提及一核心問題:為誰而漲?誰來買單?投機角度,不用管這些問題,但對於實體產業而言這是無法迴避的。
為誰而漲?其實是目前黑色產業的二大矛盾如何解決:一是如何協調鋼材價格與下游發展間的矛盾;二是如何協調黑色鏈條內行業間的利潤及可持續協同發展的矛盾。這兩者其實也是「雙循環」和「共同富裕」的話題。
對於第一個問題,應該認識是到政府集中所有資源主導的7年黑色供側改產生「紅利」的同時,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團」,整個鏈條過高的利潤對下游及中國經濟造成的傷害。對於這個問題的認知,分歧很大,鋼協部分官員前兩年曾「理直氣壯的」支持高利潤、高鋼價,有人認為6000才是螺紋鋼政策頂。我個人覺得螺紋價格如果超過3800,供側改沒有達到初衷(與五大任務之一降成本背道而馳)。對於第二個問題,除了焦鋼去產能沒有達到供需匹配目的外,原料成本尤其是礦石價格過高是嚴峻挑戰,是我們國家、鋼鐵行業的痛點、難點,也正是礦產公司新的使命。至於金融資本及相當部分分析是認為焦煤存在很大讓利空間,我持保留意見。煤炭大礦長協是黑色供側改僅存的碩果,在保供穩價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目前准一焦炭山西出廠2500左右,虧損200左右;螺紋現貨價格3800左右,虧損200左右;焦炭虧損折算到螺紋成本約100,也就是說目前3800的鋼材價格中鋼焦的300虧損,由誰買單?如果下游無法買單,鋼材價格3800不變,虧損需要不需要內部重新分配?
如果強預期(或者政策希望適當通脹來對沖經濟下行壓力)能將高鋼價繼續往下傳導,我覺得應該首先考慮適當修復鋼焦利潤,否則都為礦石做嫁衣?
對於明年螺紋利潤,我覺得個別時段是有希望實現扭虧為盈的,利潤評估為-200至100。如果沒有政策性強制限產,是很難長時間實現盈利的,階段性盈利主要是利潤長材原料正反饋(或負反饋)給出的路徑時差,或者是鋼材部分品種提供利潤。焦化產能更為過剩,實現盈利相對更難,只能指望特別針對焦化產業的環保再整或者是2023年底4米3前行推出可能的階段性供需錯配。
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原料的價格和利潤波動來預判明年的螺紋價格區間。明年黑色品種的供需,除了廢鋼不確定,初步評估是全不缺:
廢鋼較缺,與疫情因素及價格低有關,明年疫情管控放開確定,價格低資源採集看國家是否給電爐鋼些優惠政策,整體評估供給不會少於今年;
焦煤不缺,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寬鬆,下游因虧主動去庫限制了供給彈性,一旦鐵水大幅回升(245之上),焦煤仍存在階段性緊張可能;
焦炭,因為4米3焦爐和新爐、干熄焦和濕熄焦利潤分化較大,沒有競爭力焦企限產幅度較大,但一旦利潤改善,焦炭供給迅速恢復,所以焦炭並不缺,庫存周期提供價格和利潤彈性;
礦石,供大於求最為確定的品種,說缺是草做勢力說辭。2019年礦難後,礦石產能已經進入恢復性擴張,隨着鋼鐵需求下降及基石計劃推進,礦石將進入漫長的過剩期。
焦煤(主產區),大礦長協2200-2300,2023年下調空間有限(100-200);地方煤目前入爐煤成本2150左右,預計波動區間2300-1800;焦炭現貨主波動範圍600左右(2150-2650);礦石我給的區間70-120美金。也就是說焦炭現貨波動600左右,影響鋼材成本300左右(如果考慮大礦長協及月度均價結算影響也就200-250),目前往上頂多再漲2輪增加鋼材成本100;礦石現貨波動350點,影響鋼材成本600左右,目前105美金往上撐死到120美金影響鋼材成本200。那麼螺紋頂部基本出來了:3800+100(焦炭可能的上漲空間)+200(礦石炒作得手後)+200(鋼廠扭虧),現貨4300。期貨給個100貼水4200左右。
下跌的空間也容易預估了。礦石貢獻600,焦炭貢獻300,鋼廠再虧個200,螺紋現貨3200,盤面可以再悲觀些,打個200,3000。
初步預判,明年的螺紋現貨區間3200-4300,期貨的發揮空間3000-4200。螺紋是黑色之錨,黑色錨確定後,原料就可以識趣地找到自己位置了。雖然礦小三總想篡位,但從沒成功過,也不可能成功過。
因為目前屬於新舊政策交接期,金融資本的無政府主義表現明顯。隨着年底經濟工作會議及明年2會的召開,黑色產業新的發展框架輪廓將會浮現。我預計會體現3種訴求: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踐行國家「共同富裕」;② 焦鋼行業改善利潤是產業層面的努力反向(產業應將飯碗端在自己手裡);③ 礦石惡意炒作難逃失敗下場(基石計劃推進)。
鋼鐵行業是黑色的老大,應該擔起老大責任,在控產量政策尚未出台前,更應該把打壓礦石價格作為提高利潤的主要途徑和工作重心。明年礦石價格的合理回歸是必然的,80美金是成本支撐還是價格壓力有待於鬥爭和博弈。雖然為國空礦是新長征,但礦石價格先回80-60美金區域不可阻擋......
資本不是慈善家
繁華剩宴誰買單
豬已飛天何須殺
春天不遠凜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