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之前介紹過周董與潮牌PHANTACi發售NFT項目Phanta Bear(幻影熊)之間牽扯不明的前世今生,讀者戲稱這是周董個人營銷之路的開始;2022年,周董沒有心思發專輯,而是興致勃勃的蹦進元宇宙成為了帶貨大師,畢竟喜提三胎奶粉錢還是要先備好的。

回想年初,周董換上與好友共同創辦的潮牌PHANTACi發售NFT項目Phanta Bear(幻影熊)頭像後,一萬件幻影熊頭像發售當天不到幾十分鐘就售罄,銷售額總價高達6200萬元,發行公司更是為該NFT頭像增加了不少會員權益類的附加值;同一時間周董的經紀公司跳出來澄清該頭像銷售與周董沒有任何關係,周董也未獲得任何收益;一邊在澄清,另一邊周董就將多個NFT頭像贈送於多名同為明星的好友,好友們紛紛發言感謝,一波營銷又將Phanta Bear(幻影熊)推向了天際。

文末我們猜測,名人帶貨NFT是名人社交認同的一種體現,一個NFT系列火熱的本質原因在於推動它的人背後影響力的大小,而不是這個NFT直觀的價值體現,據專家分析這類NFT不會具有太大流動可能性,貶值或被凍結將是這類 NFT 面臨的的兩種最可能的結果。這和NFT數字藏品的性質差異很大,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國際知名NFT交易平台OpenSea,當前擁有8千萬件數字藏品,2021年累計交易額已突破100億美元。新技術與新概念的不斷融合,讓NFT具有價值成倍增長的潛力,不斷產生新的財富故事。

2021年3月11日,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每一天:第一個 5000 天》在佳士得拍賣行拍出天價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Beeple成為在世藝術家中第三高價的藝術家,這場拍賣打開了虛擬世界和NFT藝術的新篇章。

2021年10月,王家衛將電影《花樣年華》1分31秒的未發行片段製成NFT,取名《花樣年華——剎那》,僅發行一版,內容是1999年開機當天拍攝的片段,賣出428萬港幣。

這些NFT數字藏品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屬性,就像實物收藏品一般獨一無二、不可複製、不可再生,是這些藏品的藝術價值和稀有性創造了它們的收藏價值,同時NFT還解決了藝術品和收藏品等防偽難、保存難的問題,得益於此這些藝術藏品才能夠被如此高的價格收藏。而差異於正兒八經的藝術藏品,明星帶貨的NFT,一個玩偶模型、一些像素色塊堆砌、隨機排列組合後又是一個新的形象,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和稀缺性寥寥無幾。

既然如此,除了周董營銷玩得好外,背後是誰在支撐這樣的營銷事件,擊鼓傳花傳到了誰的手上呢。其實除了周董,入坑NFT行列的還有很多,籃球明星庫里不用說,我們熟悉的林俊傑、余文樂、陳冠希也紛紛參與其中,其中余文樂更是已經收藏了79件NFT作品;當然NFT行列少不了巾幗,徐靜蕾也是NFT頭像的狂熱愛好者,她收藏的NFT高達700多個,不僅包括大熱門無聊猿系列,也有具有小眾特色的小熊NFT系列。明星入局NFT不少是通過購買NFT標榜自己獨特的審美品味,也有很多是藉助NFT這一全新形式發掘潛力市場,棄藝從商積累財富資源。

總體來說,因為明星總是走在潮流一線,因此就成為數字世界風向標;粉絲從追明星的作品演變成追明星本身,而後再變成追明星所關注的周邊,也就是我們說的明星帶的貨,直至最後本末倒置。名人帶貨NFT的不斷湧入,讓NFT從科技界忽然變成資本界搶占的最大市場。

就像周董的這一事件,杰威爾音樂官方微博為什麼會忽然聲明澄清,周杰倫本人並未參與發行NFT的策劃經營,也未取得任何收益,這就算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也說明,確實有很多購買者是衝着對周董的愛屋及烏、周董的影響力而投入其中。明星入局NFT是為了社交身份和財富地位的象徵,NFT頭像更像是網絡社交的一張通行證。

粉絲又是因為明星使用這類NFT,促使持有相同或類似NFT的粉絲產生與名人使用同種身份的認同感和滿足感,但對於圈外人來說呢?可能更多的是莫名其妙看個熱鬧,名人帶貨NFT是除了抖音、電商帶貨外換了一種形式的名人影響力變現的途徑,是粉絲經濟的延伸,作用範圍有局限性,也就限制了這類NFT的流通範圍,限制了這類NFT的價值上限,就像投資人認為不可流通或缺乏流通可能的資產是不具有價值的,因為它有價無市。

目前國內對於NFT的法律性質、交易方式、監督主體、監督方式等尚未明確,所以才會有當前遍地開花的局面。根據國家現有規定,如果想要在正式的交易所開放NFT交易,必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或者取得國務院或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的批准。

儘管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均開始布局NFT,但阿里的鯨探、騰訊的幻核等平台上都不直接提及NFT,而是使用了「數字藏品」這一稱呼。目前國內數字藏品的主要功能是收藏、研究、社交,而不是用於商業和炒作,非常明確的說明NFT在局面未明朗之前,過分的消費和炒作只會迫使它過早夭折。

名人效應下NFT不斷翻高的要價,頂端用戶起到的只是帶貨的作用,而消費主力依然是大量的粉絲,按照消費邏輯,粉絲就是這個消費結構的最終層,這不禁讓人擔憂名人NFT的價格泡沫。明星入局NFT是看準風口的投資,但永遠不會缺少擊鼓傳花式的營銷,購買的NFT在到達最終消費層後就很難繼續保持熱度,雖然很多NFT確具有粉絲福利、會員等級之類的附加值,但是這類控投資票何時能夠實現,在下次營銷前又能被兌現幾次,能不能獲得其價格對等的福利,真的就要看發行人的良心和魄力了。對於遍地開花的NFT市場,如果你不剛好是某個帶貨名人的粉絲,或者確實從中看到了客觀的市場價值,那我們建議還是謹慎投資、理性選擇。

內容來源於網絡資料
編|Black 審| 林蛋殼

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