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重發這篇,主要是想推出我給老朋友、琴師高桂榮拍的古琴曲《漁樵問答》。文章很多朋友看過了,沒關係,請直接忽略,看視頻聽曲就行(推薦戴耳機聽)。相信看過文章的朋友,再聽這首古琴名曲,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西遊第一回,美猴王為求不老長生,離了花果山,漂泊好幾年,來到西牛賀洲,在一座山里聽到有人在唱歌: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對漢語的理解水平不亞於猴子者,應該都能看懂,這歌詞,滿滿的都是詩和遠方。特別是「雲邊谷口徐行」、「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相逢處,非仙非道」這些詞句,更是在與世無爭、自給自足的俗世生活之上,增加了幾分閒雲野鶴、天地任逍遙的況味。

那會兒要是有社交媒體,相信這唱歌的樵夫也會來張自拍,背景是煙波林野,他執斧微笑,再配一句「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平平淡淡才是真」。讓當代都市人看了,直想砸爛鍵盤,拎起斧子,逃離石屎森林,上山落草砍樵。

可是,樵夫的生活真這麼愜意嗎?

只要別跟美猴王一樣腦子裡面都是石,就能想象得到,每日裡翻山越嶺的辛苦,毒蟲猛獸虎視耽耽的危險,砍了柴賣不出去的辛酸,老無所養的擔憂……樵夫,哪朝哪代都是最底層勞動人民,哪來的詩意生活。

也就是說,這位樵夫所唱的歌,純粹是在消費苦難。

那麼,這是樵夫自己寫的歌嗎?

不可能。這歌詞立意之高、詞句之美,當世所有作協主席加起來都寫不出來。

且看,當猴子也以為這歌就是樵夫所寫時,樵夫說:

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

按樵夫所說,神仙寫歌給他,是希望他心裡有煩惱時,把這歌唱唱,立時幸福感滿滿。

可見,神仙也知道樵夫生活不容易,經常有煩惱。但是,作為一個擁有絕對法力的神仙,明明可以動動手指頭幫凡人改善生活,他偏不,而是寫首歌提醒這不幸的樵夫:其實,你已生活在天堂里。

這是人話嗎?

確實不是人話,而是神話。


現在問題又來了:這些生活在天堂的神仙們,為什之麼要用神話給苦難的凡人餵雞湯,吃飽了撐着?

在「動機篇」系列中我們已分析過,神仙是不事生產的,日常所需的一切,都靠凡人的香火供養。凡人要是停止納香火稅,神仙就得餓死(別跟我說神仙不用吃飯)。

為了保證香火稅的源源不斷,神仙們一般都會軟硬兼施。

硬的一手,我們在鳳仙郡見識過了,那裡的郡守只因為在「獻供齋天」——也就是向天庭納香火稅時,因為跟老婆吵架無意中推倒供桌,被剛好路過的玉帝認為納稅態度不端正,立即降災,罰該地大旱三年,餓死全郡2/3人口(第八十七回)。

很明顯,這是玉帝借鳳仙郡殺雞儆猴,告訴人間百姓,香火稅不但要納,還得恭恭敬敬地納,不能有絲毫怠慢。

軟的一手,就是煲心靈雞湯餵凡間百姓,讓他們時刻覺得,我們是三界中最幸福的生物。於是,在天上瓊漿玉液、龍肝鳳髓,飯後還切個蟠桃當果盤的神仙,吃完抹抹嘴,張口就告訴你,山珍海味吃了會三高,粗茶淡飯才有益健康;其實你要的不多,簡簡單單,「恬淡延生」。

所以,神仙寫歌給樵夫唱,當然不是一時吃飽了撐着,而是為了永遠能吃飽了撐着。

這樣的結論,估計很多人接受不了。那會不會存在着另一種可能:按如來所說,靈台方寸山所在的西牛賀洲,百姓生活在極樂天堂里(第八回),各取所需,勞動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樵夫也過着神仙般的日子,他由衷想謳歌美好生活,自己寫不了詞,才請神仙出手的。

想什麼呢。除了前面已經引過的,樵夫自己說他「家事勞苦,日常煩惱」,神仙才寫歌給他,讓他消除煩惱用;還有更關鍵的一點,我們在「動機篇」也掰過,西牛賀洲之極樂,其實是如來吹出來的,那裡很多「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第九十一回,慈雲寺長老對唐僧言)。

中華地,指的就是唐僧來處、即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如來再怎麼說那裡是人間地獄都沒用,在西牛賀洲百姓心目中,那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地方,所以他們此生一切修行,都是為了來世轉生東土。

那麼,東土大唐到底有多幸福呢?

很巧,西遊第九回開篇,大唐帝都長安郊外,涇河岸邊,也有樵夫在歌頌勞動人民美好的生活。而且不是獨唱,是真的《漁樵問答》。

樵夫叫李定,漁翁叫張稍,書中暗表,「他兩個是不登科的進士,能識字的山人」,曾經也都是文化人。當時他們賣了魚和柴,沽了酒,喝得有點高了,漁翁說:「李兄,我想那爭名的,因名喪體;奪利的,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青,逍遙自在,甘淡薄,隨緣而過。」

樵夫李定先點了個贊,然後加了個「但是」:「張兄說得有理。但只是你那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漁翁也不服。於是,兩人就為了到底是水秀好還是山青好而掐起來。

畢竟有點文化,兩人這一掐,便用了十幾首詩詞,逍遙、淡薄、隨緣這些古今雞湯常用的雞精都用上,把長安普通百姓的生活,誇得跟天堂似的,比靈台方寸山的神仙教給樵夫唱的那首,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賽詩會最後,以樵夫一句「樂山樂水真是罕,謝天謝地謝神明」壓軸,發自肺腑地謳歌天庭的英明領導,表達了幸福的大唐人民真心感謝神的恩情比海深的心聲。

可見,還是大唐的百姓覺悟高,不用神仙來雞湯,自動自覺知福感恩。

本來,到這裡就皆大歡喜,沒想到,賽詩會結束後,真正的反轉來了。

且看,漁樵兩人「行到那分路之處,躬身作別」之時:

張稍道:「李兄啊,途中保重!上山仔細看虎。假若有些兇險,正是明日街頭少故人!」李定聞言,大怒道:「你這廝憊懶!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麼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

遇虎遭害、遇浪翻江,兩個詞一下便把剛才還在天堂里的漁樵打下地獄,因為這正是所有樵夫和漁翁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危險,也是逃避不了的宿命。

為什麼走到岔路口才這麼說?要知道,岸邊說話,河裡有龍。可見,漁樵二人這場以感恩為主題的幸福賽歌會,主要還是表演給神仙看的。他們太清楚不過了,只有按神仙的意願粉飾現實,才能提高苟活下去的機率。

可見,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百姓,早就懂得在神前神後用兩套話語。

所以,貞觀盛世下的大唐,死於猛虎惡浪的底層百姓到底有多少,你去問歷史,歷史回你兩個字:虛無。

-END-

為了維持美好生活,我們過年不停,天天發貨


余少鐳個人公眾號


逢人只說三分話

見鬼全拋一片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