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下方「新消費研習社」,選擇「設為星標」
我們一起成長

人口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

——文海軍說

作者|老船長

來源|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最近各地都在公布2021年的人口數據。

可公布得越多,越讓人心寒。

01

截至目前,已經有25個省市公布了2021年的常住人口數據。


相比2020年的人口數據,有14個省市人口還在正增長,11個省市已經提前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14個正增長的省市中,廣東常住人口1.26億,仍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但增量下降到60萬人。
而浙江的增量達到72萬,也是第一次超過廣東,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還有湖北、江蘇、福建人口增量超過20萬,廣西增長18萬,安徽增長8萬。
山東、新疆、重慶、上海、青海、四川的人口增量都不超過5萬,尤其是人口大省山東,淨增只有4.99萬人。吸引力巨大的上海,只增長了1萬人。全國人口第四的四川,人口也只增長了1萬人。
11個人口負增長的省市中,河南下降58萬人墊底,甚至超過了黑龍江的46萬。湖南、河北、天津、甘肅、山西5個省市人口下降也超過了10萬。
當人口大省的增長如此可憐,負增長的趨勢無可阻擋。
拐點,在有些地方已經提前到來。

02

而比人口下降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信號:
一是,人口自然增長轉負省份增多,「東北化」正在全國蔓延。
在25個省市中,有9個省市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轉為負值,且多個地方都是首次出現。
湖北、江蘇、重慶、上海、內蒙古、山西、河北、湖南、黑龍江
也就意味着,這些地方的死亡人口數已經超過出生人口,自身增長乏力。
而出生率的下降,則是一切的源頭。
江蘇的出生率下降到5.7‰,上海出生率下降到4.67‰,黑龍江出生率甚至只有3.59‰。
除了最能生的廣東,新出生人口還保持在百萬以上,山東、河南兩個人口大省的出生人口,從2019年的超百萬已經下降到如今的70萬水平。
生不動了,真的生不動了。
出生率的下降,讓人口「東北化」,正在全國蔓延。
二是,人口流動仍在加速分化。
有些省市的人口自然增長轉負,但總人口還是增加的,為何?
全靠外來人口流入(淨增長人口-人口自然增長量=人口淨流入量)。


比如江蘇,人口自然增長-9.36萬人,但依靠37萬人的外來人口流入,還能維持總人口增長。
比如湖北,人口自然增長-5.13萬人,但接近60萬人的人口流入,也能維持總人口增長。
重慶、上海,亦是如此。
但江蘇和湖北,人口流入的結構還是有區別。如果說江蘇的吸引力,來自其發達的經濟和製造業,湖北的人口淨流入量大,則是受疫情影響。
2020年七普的時候,很多湖北人在外務工沒辦法回來。疫情過後,隨着湖北經濟全面恢復,人口回流加速。
而浙江,65萬人的外來人口淨流入,把僅有2萬人的廣東,遠遠甩在後面。
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吸引力,似乎已經超越了大灣區。
有人增長,就有人流出。
10個省份人口淨流入的同時,還有10個省份人口淨流出。
比如青海、北京、江西、甘肅、貴州、河南,儘管人口自然增長還是正值,但架不住人口的外流。河南甚至淨流出64萬人,依然墊底。
而江西、貴州、河南,正是中國的勞務輸出大省,人口外流的趨勢依然在加速。
最慘的,還是人口自然負增長和人口外流同時存在的地方。
山西、河北、湖南、黑龍江,4個省份要面臨出生率下滑的壓力,還要想辦法減少人口的外流。
尤其是黑龍江,這些年的人口流出,已無可阻擋。
改變過去的經濟模式,產業轉型、創新驅動,都是擺在明面上的方向,但能不能做到,還有待時間驗證。
人口流入的一增一減,明顯能看到中國的經濟、產業和人口重心,在繼續南移。
再明確一些,是在向東南沿海轉移。

03

省份之外,城市之間的人口格局,也迎來一番洗牌。


以目前公布的28個主要城市的人口數據看,增長最多的成都、杭州,只有24萬左右,比2018/19/20年的40萬上下,少了接近一半。
結合四川人口僅增長1萬的數據,表明成都對全省人口的虹吸,仍在繼續。
而杭州,依然保持着對全國人口的吸引力。2019年,杭州新增人口55萬,超過了深圳廣州排在全國第一位。
今年,杭州又祭出「創業失敗政府代償10萬貸款」的大招,想必年輕人的流入,還會繼續。
而大量人口的流入,伴隨着巨大的住房需求,杭州的房價也水漲船高。2016-2020年,杭州賣地收入累計超過1萬億元,全國最高。2021年杭州賣地收入3029.9億元,,全國第二。
瘋狂賣地的杭州,瘋狂搶人的杭州,相輔相成。
南昌、青島、寧波、鄭州、嘉興、南京、福州,人口增量都超過了10萬。
這其中,南昌、鄭州、福州是典型的強省會模式,虹吸全省人口,與成都如出一轍。
而這些強二線城市,正成為人口增長的主力。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卻熄了火。
北京,人口減少了4000人;上海,只增長了1萬人;廣州只增長7.03萬人。
除了未公布數據的深圳,三個一線城市加起來,增長了7.7萬人。
這可是中國最牛的城市,人口增長卻如此慘澹。
存量人口的爭奪,在一二線城市間,也出現了反轉。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京津冀的人口,都在負增長。
天津,人口減少13.6萬人;河北的兩大城市,石家莊減少了3.68萬,唐山減少了2萬。
最低迷也是最可惜的,就是天津。
自從2017年之後,天津經濟持續低迷,GDP擠水分掉出中國前十,人口吸引力也大大減弱。2010-2020這十年,天津僅增長92萬人,與杭州、成都差距甚遠。
中國三大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落到如此局面,再次證明中國經濟和人口重心的南移。
人口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少了人口的支撐,產業難轉型,經濟難發展。房價大漲,就更不要想了。
未來該選擇哪些城市,應該一目了然了吧?

新消費研習社由商界營銷傳播院院長文海軍先生創建,系「2017年度中國營銷媒體」獲獎者、最值得關注的營銷類自媒體。

旨在抓住時間窗口,進行飽和性營銷攻擊,快速占據消費者心智,讓企業在紛繁複雜的商業世界中,找到跨越式發展之道。

勾搭文院長,請添加微信:3306105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