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市值觀察(ID:shizhiguancha)A股不再是垃圾公司的苟安之地。
完全超出市場預期,2022年,A股的退市風暴來的如此急切、猛烈。據《中國證券報》的最新統計,以2021年年報為準,目前A股共有42家上市公司觸及退市,其中滬市和深市各有24家、18家。
要知道,從A股開市到2021年的幾十年時間裡,退市的公司總共也才不過163家。1999-2019年,年均退市數量僅為6隻。對比之下,今年可謂是退市大年,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定為元年。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2022年是退市新規發布後集中顯威的第一年,其中有三條財務退市指標最為致命,今年面臨退市的上市公司大多也是因為觸及了這三條「紅線」:第一,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第三,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規定,2020年年報首次適應退市新規,如果上市公司第一次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也就是*ST;如果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在2021年繼續觸及退市指標,則將直接退市。此外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之前很多企業會通過變賣資產等操作來「保殼」,而現在,此路已不通。去年11月,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監管指南,明確規定,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都將從企業的營業收入中剔除。從今往後,上市公司的退市將常規化,只要觸及紅線,就面臨被開除的風險。4月至今,已經有60家公司被ST處理,其中還包括蘇寧易購、中信國安等曾經的知名企業。註冊制之下,不具備盈利能力的公司在A股已經沒有容身之所了,未來將有更多地新人加入,也會有更多地企業退出。美國《財富》雜誌曾有過一篇報道,在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7年,大型公司的平均壽命也不到40年。中國則更誇張,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3年,大型集團的這一數據也只有7-8年。這意味着,哪怕是一家風頭正盛的企業,只要時間夠長,終究也會衰退、寂滅。進一步想一下,如果讓一家失去活力的企業長久地留在股市,那隨着時間的推移,其對資本市場最終將是弊大於利。因此,持續地吐故納新是保持資本市場活力的必然要求,而這也正是美股在長時間內維持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來自多倫多大學的克雷格·多伊奇教授曾在《金融經濟學》雜誌撰文,發表對美股退市情況的研究。其在論文中表示,從1975年到2012年,美國三大股市(NYSE、NASDAQ、AMEX)在38年間的IPO總數為15922家,而同期退市公司的數量則高達17303家(包括併購和主動退市)。換句話說,美股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長期維持退市數量大於IPO數量的狀態。還有一項更直觀地數據,過去40年,美股大約有80%的上市公司都已退市。反觀中國這邊,截止到2021年底,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超過4600家,而退市公司的總數只有區區163家。中泰證券曾做過一次統計,區間定在2009年-2019年,統計這十年內ROE高於15%的上市公司數量,其中A股只有18家,而美股有161家;將ROE指標放寬到10%,A股滿足這一要求的企業數量為54家,美股則高達298家。優秀的業績又帶來了更好地市場表現,投資者也獲得了豐厚回報。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股走出了長達十幾年的牛市,道瓊斯指數從最低的6470點漲到了2021年的近37000點,期間漲幅近五倍。另一邊,上證指數早在十幾年前就突破了3000點,隨後兜兜轉轉,直到今天還在這個位置晃悠。而在這一時期內,國內GDP已經增長了三倍。儘管不能將中國股市的萎靡全部歸因於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活力不足,但這終究是一個繞不開的因素。更要命的一點是,由於退市數量非常有限,大量垃圾公司總能「絕處逢生」,這種特殊的「困境反轉」甚至飽受青睞,致使市場長期浸淫在「炒垃圾股」的氣氛中。質地好的企業得不到應有的關注,質地差的公司反而熱鬧非凡,嚴重扭曲、背離了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初衷。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嚴進寬出」的屬性與高考制度非常趨同,高中階段拼命學習,一旦進入大學就完全放鬆自己。在上市公司身上則表現為,IPO前拼命沖業績,上市後盈利能力快速「變臉」。長此以往,在沒有退市壓力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開始躺平混日子,演變到最後甚至僵而不死,這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市場經濟競爭活力的釋放。通過高頻進出,讓股市中留存的始終是整個經濟世界中最有活力的那部分企業。這樣既有利於經濟發展,也能給予投資者回報,形成一個雙贏的良性循環局面。高壓退市,對苟延殘喘的那部分企業而言是一塊揮之不去的烏雲,而對整個市場來說,換來的是一片晴朗的天。炒垃圾股的時代徹底結束了,投資者有必要仔細檢查一下自己的持倉。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zy@hsmrt.com 周總監
◆◆◆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授權敬請聯繫小客服微信:hstlkf
【星標】華商韜略,精彩不再錯過「點讚」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