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 祁瑛
杭州市「最美護士長」
祁瑛,2019年成為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急診ICU護士長,往後的3年裡,她展現出極強的護理管理能力,以身作則不斷精進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帶領團隊迅速成長。
在急診,生死時速隨時都有可能上演。為增強團隊凝聚力,祁瑛主動關心科室成員,營造良好科室氛圍,使科內醫護團結一心,合作默契。多科室協作成功救治肝破裂、骨盆骨折等危重病例,為當地百姓的健康和生命保駕護航。
新冠疫情發生後,祁瑛嚴格落實醫院工作部署,牢控風險點,配合醫院完成科室改造和區域劃分,建立隔離搶救室、獨立診區,完善疫情下各項工作職責、流程、培訓等工作。她還帶頭前往一線,作為核酸採樣點位長,寒風中連續工作10小時後,只睡了2個小時再次前往一線進行採樣工作,「5+2,白加黑」成為她工作常態。
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 魯雅兒
餘杭區「優秀護士長」
魯雅兒,餘杭二院ICU護士長,從事臨床一線護理工作21年。從2013年成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後,她再也沒有離開過這裡。
在ICU里將患兒當作自己的孩子般悉心照顧,餵食、哄睡、換尿布親歷親為;將高位截癱的爺爺當作家人般關懷照料,陪老人聊天,開導思緒,讓老人重拾生活希望。魯雅兒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飽滿的工作熱情,高度的責任心,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尊重和信賴。
為了快速提升團隊工作能力,魯雅兒創新科室管理辦法,推出分層次管理制度,由科室高年資護士擔任每組的組長,按照「老—中—少」的搭班模式,根據護士能力動態分配所管病人,保證病人安全的同時有利於年輕護士在工作中學習提升。2018年她帶領科室開展的「提高ICU患者腸內營養7日目標熱卡60%達成率」獲得了全國醫院品管大賽優秀獎、浙江醫院品管大賽銀獎及長三角醫院多維工具應用大賽優秀案例。
餘杭區良渚醫院吳敏紅
餘杭區「優秀護士長」
吳敏紅,中共黨員,餘杭區良渚醫院急診護理負責人。從事護理工作28年來,吳敏紅始終用行動踐行南丁格爾的誓言,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飽滿的工作熱情、高度的責任心,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2018年,吳敏紅通過人才引進來到餘杭,在她的帶領下,急診科內選派優秀人員參加餘杭區青年護士應急情景模擬技能競賽,取得團體二等獎、三等獎以及多項個人獎項。急診科2020年被命名為杭州市衛生健康系統市級青年文明號,吳敏紅個人也於2019年被評為「良渚街道最美護士」。
抗疫2年多來,只要疫情防控需要,不管是採樣人員、點位長,還是其他醫療保障工作,都能看到她奮戰疫線的身影。以身作則、連續作戰,這是疫情期間吳敏紅的工作常態,也是她的戰「疫」擔當。
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倉前分院 周曉青
餘杭區「優秀護士」
周曉青,餘杭二院倉前分院護士,從事護理工作8年。她始終牢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錚錚誓言,用心用愛溝通。
今年4月,疫情再度襲來,區內醫護緊急趕赴一線開展核酸採樣。當天凌晨3點,周曉青前往運河村開展採樣工作。「當時我的採樣任務是為運河村過渡安置房老年住戶進行核酸採樣。」周曉青說。「一幢四層的小樓里居住了100多位70歲以上的老年人,隔壁零散居民樓房內還居住着十幾位老年人。這些老年人大部分都有基礎性疾病,有些年事已高,行動也不方便,所以去這個點位,必須上樓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采核酸。」
四層樓,100多位老年人,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周曉青和村裡的志願者們一家家敲門,耐心解釋,規範指導。沒一會兒,防護服里汗水就把衣服浸透了,但她的耐心贏得了志願者和老年人的好評。
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良渚分院 劉倪娜
餘杭區「優秀護士」
劉倪娜是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良渚分院文化村服務站的社區護士,從事護理工作已有20餘年。20年來,她始終用飽滿的熱情、溫暖的語言、嫻熟的護理技術為患者排憂解難。
「阿姨,這兩天有按時吃藥嗎?」「確認一下,這是你的名字嗎?」轄區服務站設在村里,平日裡來的最多的就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為了讓他們能有良好的就醫體驗,劉倪娜積極落實「四個一」服務標準(一張笑臉、一句問候的話語、一份醫生聯繫卡、一張健康教育處方),堅持一切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有家的感覺。
社區護士不同於專科護士,不僅要具備基礎護理能力和綜合護理能力,更要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輸液、檢驗、預檢分診,還要對慢性病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健康宣教,在這裡什麼都要會,要像個螺絲釘,哪裡需要哪裡釘。」劉倪娜說。
杭州未來科技城醫院 袁鳳玲
餘杭區「優秀護士」
袁鳳玲是杭州未來科技城醫院康復一病區護士長,她始終以「救死扶傷,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為己任,在平凡的崗位上,紮實工作,無私奉獻。
如何在照顧好患者身體的同時,為後續康復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袁鳳玲逐漸總結出了一些經驗:首先是微笑服務,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其次是要有耐心,幫助患者制定階段性的小目標。「之前醫院有一位20多歲的小伙子,因為多發性骨折住院,年輕的他面對復建十分消極。注意到他的狀態後,我們護士經常去病房裡和他聊天,給他加油。等他出院時走起路來已與常人無異。」袁鳳玲說。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袁鳳玲作為專業護士積極參與抗疫工作,守護餘杭。不管是核酸採樣點還是隔離點,都有她的身影。她說:守護健康是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向,不管是公立還是民營,同為醫護應該挺身而出。
從最開始的幾十人,到成百上千,餘杭護理事業發展日新月異,護理隊伍逐步擴大。護士學歷從中專、大專發展到本科、碩士,公立醫療機構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護士比例超過88%,有14名護理E類人才。
來源/區衛健局、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周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