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2022年這個十一假期,似乎是近三年來最劇荒的一個長假,我完全不像過去那些年,隨口就能報出今年看過的5部好劇。新劇荒蕪,但好在還有經典劇目可以重溫。
經典舊作很多,重溫其實也需要契機。比如我重看《絕命毒師》,是因為想複習。在看《風騷律師》終季之前,對「阿爾伯克基宇宙」進行溫故知新操作。以至於,由於前作複習進度太慢,直到「律師」終季播完,我才慢慢開始看它。最後停在倒數第三集上。我也不知道這個十一假期,我會不會把最後三集看掉。或許正如我的同事所說,只要你一直不看完,它就一直沒結束。

文|王有有

傲骨賢妻

The Good Wife

因為一部據說是翻拍的糟糕國產劇,我又重新看起了《傲骨賢妻》,它的衍生劇《傲骨之戰》今年也是劇終季。因為出色而做衍生劇是好萊塢的典型套路,很多時候,都是「狗尾續貂」,像衍生出「律師」這樣在劇作能力與視聽風格更上一層樓的反而非常少見。但續作或衍生劇,無論好壞,往往會引發一波舊情復燃,在新的刺激下,回到過去重溫舊日美夢,從這個角度來講,似乎是一個挺有價值的事。
《傲骨賢妻》劇照
大約是看了太多流媒體平台的電視劇,這次重看CBS台的《傲骨賢妻》,額外感受到一種傳統敘事風格的魅力。周播節目,一方面要吸引觀眾追更,一方面又需要在一集內完成小敘事的起承轉合,這種播出制度下的劇集,往往有一種安全感叫作「這個懸疑到集末一定會解開」。律政劇的操作就更有規律可循了:一集解決一個案件。看起來似乎是不如流媒體創作,草蛇灰線,感受上更高級。但有些東西有其動人之處,比如在一集的末尾,總能看到Alicia打贏一場官司,回到家裡,打開一瓶酒,跟兒子和女兒聊上幾句,主角的一天結束了,你們觀眾也可以起身去洗洗睡了。流媒體平台大發展以來,這種看上去爛俗的肥皂劇式結尾,也逐漸被拋棄,現在再去看,卻時常很想跟着倒一杯酒,喝完睡覺。

傲骨之戰

The GoodFight

《傲骨之戰》講的則是Alicia離開律所之後,Diane的故事。它到第三季左右開始,非常高調地引入了大選與政局更迭,Trump當政時發生的荒謬事件也有許多討論。對我們中國觀眾來說,不關心美國大選,就會對《傲骨之戰》逐漸失去興趣,從這個角度,這是兩部幾乎不考慮美國以外觀眾的非常本土的電視劇。這也是非流媒體時代美劇的一個特徵。回過頭來再看舊時代風行一時的電視劇,那種懷舊的氣息反而令人感到安全。
兩部劇加起來塑造了十幾位性格各異的女性群像,在此基礎上,還有很多可以說是奇形怪狀的律師,都很有意思。我到現在還能記得一個男律師,一隻腳有點瘸,講話有點面癱,於是總是利用這個弱點博取同情。還有一個出現總是大包小包的菜場大媽風格的女律師。這些人是當時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想回味的東西,是Alicia和Will這對大學同學之間的關係,在磕cp沒有大行其道的當時,我們很多人追這部劇,重點也是這對曾經的戀人後來的關係走向,非常成年人,非常理智,與此同時非常令觀眾感到意難平。可能愛情,還是需要一些不管不顧,誰說中年人必須考慮前夫與孩子,像大S那樣,在疫情封控那樣艱難的環境下,還能與舊愛閃婚,開始人生第二春。

欲望都市

Sex and the City

今年年初的時候,終於沒忍住,把《欲望都市》的10集限定復活劇給看了。片名起得也很擺爛,叫作《就這樣…》(And Just Like That…),看完之後,確實覺得《就這樣…》確實「就那樣」。但看過去喜歡的劇的後續,就像事隔十年曾經刻骨銘心愛過的男人來到你的城市,通過各種渠道,明明知道這個男人已經禿頭肥肚,總還是忍不住要去見一面的吧。所以我雖然看到評論十分一般,等了幾個月,還是找了一天一口氣全給看了。
它講Carrie她們四個女人50歲後有家有口的生活。Samantha遠走他鄉,而其餘三個仍然生活在紐約。Carrie最終又變成自己一個人。50+都市女人的生活日常,喪偶,出軌,孩子要出櫃,太陽底下好像沒什麼新鮮事。唯一新鮮的是播客的大行其道。一上來就安排MrBig的死亡,後面幾集都在講Carrie如何療傷,整個十集顯得暮氣沉沉,看着令人沮喪。所以看完它,幾乎是第一時間,我又打開了《欲望都市》回回血。
片頭音樂一起,四個紐約客又在積極樂觀地尋找愛情了,猛烈,迷醉,充滿電流,我們爬上自己的海浪,沉醉在紐約天際的熱浪中。

生活大爆炸&小謝耳頓

The Big Bang Theory&Young Sheldon

坦白講,《小謝耳頓》雖然也是同一個創作者,但作為喜劇,比起母劇還是差了一截。但我經常在不知道看點啥好的情況下,找出《小謝耳頓》還沒看過的更新來看。人是舊人,笑料是新笑料,很適合想快速下個飯的心情。到第5季的時候,謝耳頓到了青春期,妹妹Missy對家人的體諒令人憐愛,哥哥George的女朋友懷孕了,而他們的媽媽也在經歷中年危機。說起來,也是真正看着小謝耳頓長大了。
最近一段時間看《老友記》的次數少了,有時想打開看,會突然產生一種不想打擾他們的感覺,或許也是不想驚擾自己的內心。因為最近特別感覺到時光飛逝,疫情都將近三年,時光被什麼人賤價拋售了。我們這一代人逐漸地要比莫妮卡他們六個人最後一季的時候都要大了,或許也因為這種惆悵,逐漸有點不敢直視central perk里那種沒心沒肺的快樂。

神探狄仁傑

以前很少推薦國產劇,但重溫舊經典就像翻看老照片,契機有時是因為搬家,有時是因為清理硬盤,有時是因為關注了一個二創up主。我重看《神探狄仁傑》,就是因為up主「我是怪異君」的二創。這位up主做了一系列的經典重看節目,主方向是偵探推理劇。幾年前,他做的《大宋提刑官》系列我也很喜歡看。以前我絕對不看「五分鐘看完一部電影」,有牴觸,覺得如果連看一部電影的時間都沒有,不如不要看。不過成年人拋棄偏見的方法之一,就是打開一些你不可能會打開的視頻,的確會發現新世界。



另外,如果還是想在假期里看點新劇,也有兩部我看過覺得值得一追,都是懸疑類型。
其一是《階梯之間》(staircases),真實事件改編,法國人曾在庭審期間跟拍過一個紀錄片。講的是一個妻子從樓梯口摔下來致死後,丈夫作為第一嫌疑人展開的故事。故事很有看點,懸疑張力十足,夫妻二人的六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跟他們全無血緣關係;偵探、律師、遠從法國過來的紀錄片從業者、親戚朋友、前妻,等等,每個人都對那天晚上發生了什麼有一個推斷,但只有丈夫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他被扣押後,需要想方設法讓所有人相信,他是無辜的。

《階梯之間》劇照

男主角是科林·菲爾斯扮演。現實中發生的這個故事,一直讓人津津樂道,也是因為,那個丈夫是一個非常複雜、令人難以捉摸的人,他的性取向,他打算參選市長,他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的體貼,以及他後來還還跟紀錄片團隊有更深入的交往,等等,都是這樁罪案令人着迷之處。
《階梯之間》劇照
另一部是《林肯律師》(The Lincoln Lawyer)。這部劇是根據麥可·康納利的同名暢銷系列小說改編,馬修·麥康納曾經演過一個電影版。男主角米奇·豪勒是個理想主義的律師,他的標誌性特點是坐在他的林肯車后座里移動辦公,說行進令他更順暢地思考,而辦公室做不到這一點。第一季,10集,只講一個案件,是典型的奈飛劇。總結下來,比起腦洞大開,如果這個假期更想要看一些穩紮穩打的內容,這兩部劇是好選擇。
《林肯律師》劇照

你呢,假期打算看點什麼?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排版:田甜/審核:然寧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讚、在看三連!轉載請聯繫後台。

大家都在看



▼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下單本期新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