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團隊招人時,發現80%以上的作品集在介紹完業務背景後,都會出現這樣的「用戶畫像」。看似沒毛病,但基本能預判,這很可能又會是一份模板化的作品集。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模塊並不能稱之為用戶畫像,最多只能算是三段不同用戶的主觀描述,真實性和指導意義的缺失,讓它更像是一個格格不入的臨時演員,導致作品集在前幾頁就出現了生搬硬套、前後脫節的減分問題。
那麼,到底什麼是用戶畫像?它又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下面我會基於以往經驗和你嘮嘮用戶畫像的真相。同時我會結合一個幫助設計師搞定前期調研、中期設計評審、到後期生產對接的在線協作平台——Fabrie進行案例實操。文末安排了大家可直接上手的模板和案例源文件,記得看到最後哦~
用戶畫像是什麼?
用戶畫像有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User Portrait,通過搜集用戶多個維度的信息數據、過往行為,來進行統計分析、合理預測,主要用於算法推薦。
比如當你在平台看了一些性感女團視頻,系統就會默認給你貼上lsp的標籤,天天給你推這個類型。只不過這個概念離設計側較遠,我們暫且略過。
真正需要設計師去了解的,是第二種概念——User Persona。它最早源自Alan Cooper在1999年寫的《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這本書。這類用戶畫像,是基於觀察、研究一大波真實用戶的屬性、行為、動機等因素, 所抽象提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虛擬用戶模型。
最極端的例子,100個用戶里50人喜歡甜粽子,50人喜歡咸粽子,這兩類50個用戶就可以各抽象成兩個畫像:甜粽子派和咸粽子派。
虛擬用戶模型的目標和特徵代表了更大的用戶群體的需求,也是我們理想中最接近用戶心智的模型。一個用戶畫像的描述,一般包括行為模式、目標、技能、態度、背景信息,以及一個用戶所處的環境等。
為什麼要做用戶畫像讓產品聚焦目標用戶
不論什麼樣的產品,都不能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因此給某一部分特定用戶群提供高質量的針對性服務,所具有的潛在收益,遠比給所有用戶提供一刀切的普通服務要高。
這就好像你挑半年的時間專攻動畫,遠比今天學動畫、明天學3D的學習方式要更好一般,平均用力的後果就是什麼都懂皮毛、樣樣都不精通。
因此在開始設計一個新的產品和服務之前,弄清楚誰將使用它至關重要。團隊中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目標人群是什麼,並且了解他們的需求、問題和動機 。明晰人群定位,且有了能代表特定人群的用戶畫像,產品才可以針對性地去做精細化、差異化設計和服務。
建立同理心
設計師很容易犯的一個慣性問題,就是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來做決策,但很多時候用戶並不買賬。
而用戶畫像的存在,無形中就給了設計師一個指引,幫設計師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思考自己當前的策略和決策,避免「我要我覺得」這類自我參照式設計。
幫部門協作達成共識
職場中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但一旦大家都從自己主觀的想法出發,沒有客觀存在的模型作指引,就很難達成一致,不僅造成不必要的內耗,也會導致項目難以快速推進。而用戶畫像能讓團隊所有人,在前期就能達成一個用戶群特徵的共識,避免掐架,便於更快推進落地。
了解了是什麼,為什麼,那麼該怎麼製作用戶畫像呢?
從0-1搞定用戶畫像
以一個視頻類產品項目A為例。項目A上線了半年,但用戶活躍度持續下跌,流失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在產品功能和部分用戶反饋還不錯的情況下,團隊確認通過「用戶畫像」來細分人群,提供差異化服務。
以往的傳統方式都是做一個ppt然後拉線下會議對齊討論,這一次團隊確定使用fabrie文檔。只需要一個鏈接,就可以讓所有相關人員在線參與到工作中,保證信息可以被快速拉齊,提高協同效率。
1、快速調用【用戶畫像模板】
fabrie自帶了幾十款設計師常用的模板,模板里通常都會包含使用教程和對應的背景知識展現。
我們可以直接從「調研分析」這個類目中,快速調用【用戶畫像模板】。不僅能節省前期的準備時間,也有利於指導設計師根據已有流程來思考和推動。
2、邀請相關人員在線討論
點擊fabrie文檔右上角的分享按鈕,就可以邀請相關人員一起進入這個文檔進行協作。
3、用戶畫像數據採集和聚類
這一步的意義是避免主觀偏好,讓信息來源足夠客觀、真實,一般需要結合定性、定量兩種方法。
類似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這類小樣本、針對點的方法就屬於定性。雖然無法得到一個代表性的結果,但是可以深挖出一些具體細節,甚至得出一些從沒想到的全新的見解。
類似問卷調研、大數據分析這類大樣本、針對面的方法就是定量。這類方法難以挖掘到一些具體細節,但往往可以推演出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趨勢,並且幫你去驗證通過定性研究得出的假想結論。
在採集到對應數據後,就可以通過角色聚類的方式將對應人群歸類到一個角色類型。
4.用戶畫像的梳理1)用戶畫像概要
假設我們已經通過前期的調研和收集,明確了兩類目標人群。第一類是成家立業的中青年,第二類是熱愛遊戲的小年輕。
基於採集的定量數據,則可以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學信息,並在fabrie文檔上左側卡片做初步描述,比如年齡段、性別、職業、教育程度等等。這就是對應的用戶畫像概要。
2)嘗試從可能影響設計的維度來細化用戶畫像
除了要知道目標人群是誰,還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問題和動機,以指導後續的設計方向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拆解:
在fabrie中,我們可以用基礎圖形來建立一個個卡片作為不同的維度,然後使用便簽在這些卡片中進行對應信息的呈現。如果在同一個維度下,信息還需要分類的話,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fabrie便簽~
tips:一些重要的用戶特徵會影響後續設計的走向,可以用sticker和emoji將這些標註出來。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添加更多描述用戶的維度,比如他的生活形態?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他在哪些類型的產品上更為活躍?對本產品的印象?使用本產品時存在哪些使用痛點等等。這些都能幫助讓畫像變得更加飽滿豐富,便於後續的設計決策。
5、用表格整理信息,將結論同步給所有人
討論完畢後,關於用戶畫像的結論就會變成團隊共識。
這時候可以將對應的便簽拖拽到白板右側的表格上進行管理,同時產品措施、體驗設計上的優化,可以在表格中進行補充和後續的進度同步。
另外,如果我們想要把結論分享給團隊其他成員,也不需要花費時間製作PPT,只需要分享鏈接 ,其他成員就可以在線上實時查看;如果需要將本地文檔發給老闆,也可以將fabrie文檔中的所有的信息迅速導出為pdf~
最後
用戶畫像的制定不僅能有效幫我們理解目標用戶群,也利於建立團隊共識。在項目前期階段,如果用戶畫像梳理沒有做好,會導致很多時間都在做無用功。
以上便是用戶畫像知識的講解以及輸出過程。對應的Fabrie模板和案例我已經打包整理好。閱讀原文可快速獲取模板,後台回復「用戶畫像」即可無門檻獲取文中案例~
另外,Fabrie模板市場還包括了幾十款可靈活編輯的模板,比如用戶體驗地圖、用戶調研管理、設計評審等等,因為這是一個系列,所以我後面的文章都會講到,案例模板也都會分享~
我是Andrew,我們下期再見。
/ 我的其他乾貨,希望你能喜歡,也歡迎轉載哦❤️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706e672f524164557452385741394d4432346a6e3773576a70523577316962777032653046415a6e6e6b316e664d4d3231764948586a4e46396f75493651456f797a7a4d474d73766d74477859384d6b56696130396d554b5a6b577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706e6726616d703b777866726f6d3d3526616d703b77785f6c617a793d3126616d703b77785f636f3d31.webp)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706e672f52416455745238574139503335307a4e4b4d41366c744135446e4d6a6963735931394773647a36797032304c6e4131586a666a50726b484173444463456d6369626963556a55305a6c56796e67575a6a4f69633067684e6e686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706e6726616d703b777866726f6d3d3526616d703b77785f6c617a793d3126616d703b77785f636f3d31.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