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 七君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相對其他蛋白質,雞蛋這麼便宜?

人類培育出了超能下蛋的雞當然是一個方面,但是奇怪的養殖技術也讓雞們在有限的雞生里生下了儘可能多的雞蛋。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你所不知道的下蛋故事。

圖片來源:wikimedia

首先要指出的是,現在全世界的商業蛋雞來源非常單一。普渡大學的動物科學教授 Bill Muir 表示,雖然世界上雞種有上百個,但商業肉雞的品種只有三個,而蛋雞的品種只有一支。全世界的蛋雞大都來自兩家公司:美國育種公司漢德克斯(Hendrix)和德國羅曼家禽育種有限公司(Lohmann)。

商業白蛋雞的品種大都屬於白來航雞(White Leghorns)。圖片來源:wikimedia

這些蛋雞的產蛋能力超強。200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一份報告介紹,從20世紀初到現在,蛋雞的產蛋能力實現了飛躍:1925年時一年能下170個,到了2006年能下325個。

不過,即使是這樣高產的品種,也不能在整個雞生里一直保持穩定輸出。商業蛋雞一般在16-20周大的時候開始下蛋,但是在25周左右產蛋量開始下降。而到母雞72周(18個月大)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商業(產蛋)價值了。

所以養雞場就面臨一個難題:是讓老母雞繼續下蛋,還是換一批嫩雞?嫩雞雖然產蛋能力強,但是需要養雞場花錢更新。

在一番權衡下,人類想出了一種中庸之道:通過讓老母雞變禿來讓它們的生殖力煥發第二春。這就是蛋雞產業廣泛使用的策略:人工強制換羽(induced molting)。

簡單來說,人工強制換羽是一種通過人工模擬秋天迫使家禽提前掉毛的過程。

正在經歷人工強制換羽的蛋雞。圖片來源:wikipedia

你可能想說,換毛和下蛋有毛關係啊?

對鳥類來說羽毛非常重要,因此所有的鳥每年至少會換一次羽毛。由於換羽是非常耗能的生理反應,和繁殖以及遷徙衝突,因此一般來說鳥類會在繁殖後換毛,但不會在遷徙時換毛。

正在換羽的家燕。圖片來源:wikipedia

對於母雞來說,在每個自然產蛋周期的末尾,也就是夏秋交替的時候,母雞會自然換羽,在換羽前的產蛋數量和質量都會下降。而當母雞在換羽時,生殖系統會「關機重啟」。一般來說,高產的母雞到了秋天看起來很慘,因為禿得特別厲害。

美國鳥類病理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vian Pathologists)前主席Gregg J. Cutler 介紹,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生理很不一樣,在產蛋期鳥類的肝臟會累積脂肪,它們的肚子上也會長出一塊肥肉墊;在換羽的時候,肝臟和肉墊的脂肪被消耗掉,同時卵巢也被吸收重利用;換羽後,雞的生殖系統以舊換新,生殖能力實現迭代。也就是說,換羽可以被理解成母雞「坐月子」的外在表現。

這個自然現象曾經是雞蛋產業周期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因為母雞都在秋天掉毛不下蛋,因此在現代養殖業出現前,秋天市面上雞蛋的供應量會減少,雞蛋會隨之漲價。

不過後來人類發現可以反向利用這個自然規律:強制脫毛可以讓母雞儘快進入下一個產蛋周期,那不就可以在秋天多賺錢了麼。

馬里蘭大學的動物學研究者 Morley A. Jull 早在1938年就記錄了強制換羽的養殖方法。現在許多養雞場為了節省成本,也會用強制換羽的方法讓老母雞再來一次。

不過,強制換羽的具體措施卻遭到詬病,因為這種方法看起來非常殘忍。

為了創造人造的秋天,光減少光照是不夠的。養殖者們發現,想要讓母雞的生殖系統完成重啟,母雞必須要失去30%左右的體重。因此,養雞場會讓母雞餓上1-2周,強迫它們掉毛。之後,養雞場重新給母雞餵食,母雞也可以進入新一輪的產蛋周期。除了蛋雞,肉雞、火雞和鴨子養殖業也會使用這種策略。

強制換羽的方法雖然能讓母雞延長商業壽命,但也不能無限次使用,因為每掉毛一次,母雞的產蛋周期雖然能重啟,但產蛋量也會打折,通常是前一個周期的7-8折。因此超過2年的都可以算沒有經濟價值的老母雞了(雖然2歲遠不到它們的自然壽命——5-10年)。

已經沒有下蛋價值的老母雞在業界叫做淘汰蛋雞(spent hens),它們一般會被拉去屠宰,製成低檔雞肉產品。

淘汰蛋雞製作的雞肉乾。圖片來源:(DOI)10.5851/kosfa.2016.36.3.326

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強制換羽過於殘酷,因此金拱門、漢堡王和溫蒂漢堡等大型連鎖餐飲公司宣稱不使用人工強制換羽的雞蛋。英國在1987年禁止強制換羽,歐盟也在1988年禁止這種養殖法。當然了,這些國家的蛋雞在產蛋高峰期結束後就直接被「人道」毀滅或「回收」了。

與此同時,研究者們和蛋雞產業也在研發新的人工強制換羽方法。現在的另一種常見強制換羽法叫做化學法,這種方法不給母雞刻意節食,但是通過高鋅飼料使其掉毛。

不過美國的一些蛋雞養雞場依然在使用人工強制換羽。根據美國農業部在1999年進行的調查,當時美國74%的養殖場會強制母雞換羽。

而2008年美國蛋農聯合協會(United Egg Producers)不再允許旗下蛋農採用飢餓法讓蛋雞強制換羽。美國超過80%的雞蛋是在美國蛋農聯合協會的規範下生產的,沒有加入美國蛋農聯合協會的養殖戶依舊可以通過剝奪食物的方法讓母雞換羽。

我國的部分蛋雞養殖場也存在人工強制換羽。根據美國農業部在2017年公布的報告,2016-2017年中國的家禽業通過人工強制換羽延長了蛋雞的使用壽命。

美國農業部:2016-2017年中國的家禽業通過人工強制換羽延長了蛋雞的使用壽命。截圖來源:www.fas.usda.gov/data/china-poultry-and-products-annual-2

在新冠疫情期間,強制換羽也減少了我國養殖戶的損失。2020年3月新華每日電訊報道,因為疫情影響物流,飼料沒有辦法運到養雞場,不少蛋雞養雞戶被迫給蛋雞實施強制換羽,使其進入類似暫時「休眠」的狀態,從而在節約飼料的同時避免死亡。

也有學者認為,強制換羽對鳥類來說並不比大自然本身更殘酷,因為許多鳥類在自然界會經歷天然的進食和絕食的循環。比如在自然環境下,鵝能絕食兩個半月,國王企鵝(Aptenodytes patagonicus)則能絕食4-6個月。

國王企鵝(Aptenodytes patagonicus)能挨餓大半年。圖片來源:wikimedia

是多「打工」一年被剝削剩餘價值,還是在巔峰過後早早被淘汰,這個問題看來暫時是無解了。

禿雞搞毛有卵用。

封面來源:pixabay

參考資料:

https://docs.qq.com/doc/DVHlnQkVWQ2ZSeFRp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環球科學》1月新刊銷售中

戳圖片或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


點擊【在看】,及時接收我們的內容更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