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她,36天斬獲6個頂級比賽冠軍,被稱為 「滑雪史上第一人」 ;

她,以SAT接近滿分的成績被斯坦福大學錄取;

她,是 「頂級超模歸屬地」 IMG模特公司旗下的簽約模特;

她,品牌代言數量與一線明星持平。

這是時尚、娛樂、學術圈遍地開花了嗎?

都不是,以上所有成就都來自同一個人!

除了上述已經讓普通人膜拜的成績,這位小姐姐還會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項目:馬術、高爾夫、網球、鋼琴等。

喂喂,這樣的人現實中是真的存在的嗎?

晉江(網絡小說網站)表示我寫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原來 「藝術反映現實」 真的不是網文寫手為掩飾天馬行空的腦洞而產生的託辭。

正兒八經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別人家的孩子」:

谷愛凌,03年出生於美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

3歲滑雪,9歲就拿到美國少年組滑雪冠軍,14歲已經拿到50塊金牌,包括9個全美冠軍。

谷愛凌第一次進入中國民眾視線是在2019年6月。

她在微博正式宣布由美國國籍轉為中國國籍,簡單配文:「中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報到」 ,並宣布3年後的北京冬奧會,將代表中國出戰!

今年1月9日,世界盃U型場地猛獁山站比賽,她更是以97.50分的高分奪冠,並且獲得2021-2022賽季U型場地世界盃總積分冠軍。

又美又颯的小姐姐


天才滑雪少女回歸祖國的消息確實讓國人狠狠興奮了一把。

廢話!誰會不喜歡美貌與實力並存的小姐姐呢~

前兩年,韓國速滑選手林孝俊也入了中國籍,原因竟是神奇的 「扒褲門」 事件…

不過可惜的是,根據相關政策,林孝俊需要距離代表韓國參賽三年後,才能為其他國家出戰,因此也就無緣北京冬奧了。

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道說道,哪些是「隊友」哪些是「對手」。

是百分百 「隊友」

01




華天,男,中英混血,原為英國籍。

他是中國馬術的 「孤勇者」 ,是中國奧運歷史上首位正式亮相的馬術三項運動員。

那時,中國馬術隊有且只有這一位運動員,華天也因此被外國媒體冠上了 「孤獨的中國騎手」 的稱號。

人類馴養馬匹的歷史長達千年,但是現代馬術的不過百年左右。

現代馬術起源於英國,最開始只是一個軍隊的訓練項目,後面慢慢開始歐洲大陸的王室和貴族階級中流行。

華天參賽照片

即便是在21世紀,馬術仍被認為是貴族運動,身着華麗服裝出賽的騎手永遠是所有運動中最耀眼的那一個。

確實,高昂的馬匹護理費用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可是華天不一樣。

這裡八卦一下,附上華天的家庭關係一覽:

祖父:華龍毅,中國山西定襄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歷史上第一期飛行員。曾任中國空軍第四航校副校長,被毛澤東譽為「孤膽英雄」。

祖母:趙寧,1951年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五官科醫生(長春空軍醫院),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外公:二戰老兵,電影《桂河大橋》里男主人公的原型。

外婆:亨利八世第三任妻子家族的後代,與費雯麗等名流是閨中密友。

父親:華山,中國人,祖籍山西定襄,從事航空工業,在中國開辦大眾航空公司。

母親:羅山(Sarah E.R Noble),英國人,出身英國軍人世家。曾為寶潔公司中國亞太區董事,英國賽馬委員會高級顧問。

弟弟:華明,伊頓公學板球隊隊員和倫敦MCC板球俱樂部參賽會員。

2006年5月,華天代表 「伊頓公學」 參加皇家溫莎馬術賽,獲得場地障礙賽 「女王杯」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為華天頒獎。(伊頓公學,(Eton College)由亨利六世於1440年創辦,以培養出王室、政治、經濟界的精英出名,被稱為「紳士的搖籃」)

同年,首次入選中國國家隊。

除了代表國家參加大大小小的馬術比賽,華天的回歸慢慢填補着中國馬術運動的空白。在他的努力推動下,中國正一步一步擺脫「無優秀馬術運動員」的窘境。

就在才過去不久的東京奧運會,中國派出了8名騎手出戰,華天面對採訪不無感動地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渴望:「I『m not alone.」

中國國家馬術隊

就在前不久,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體育文化專項基金成立暨 「華天 ·人馬一心」 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體育大廈舉行,而華天正是這一項目的發起人。

有顏值有家世卻偏要靠才華靠努力,這樣的「王子」請多給我來幾個。(順帶一提,「王子」的弟弟也回歸祖國了!「王子」有女朋友,但是王子的弟弟還不清楚hhhhh)

02




鄭妮娜力,女,中德混血,原為加拿大籍。

鄭妮娜力出身于田徑世家,她的姥姥鄭鳳榮曾創造女子跳高項目的世界紀錄,外公段其炎也是跳高項目的全運會冠軍。

鄭鳳榮

鄭妮娜力曾排名女子七項全能U20世界第一。

在外婆為國爭光精神的浸染下,她拒絕了加拿大隊的邀請,在2018年她20歲生日當天提交了更改國籍的申請。

更換國籍讓鄭妮娜力付出了3年不能參加國際比賽的代價,導致她在國際田聯的積分歸零,差點失去參加東京奧運會的資格。

但沒想到東奧因疫情推遲一年,並且幸運的是從今年4月開始鄭妮娜力擁有了為中國國家隊效力的資格。

她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刷夠積分趕上了東奧末班車,成為東奧女子七項全能項目的唯一中國選手。

鄭妮娜力還有個哥哥,叫鄭恩來,是冰球運動員。

聽名字就能感受到他們一家的拳拳愛國心,哥哥就是因為從小聽外婆說周總理的故事,所以才將中文名改成了 「鄭恩來」 。

哥哥是在2017年更改的國籍,目前是中國冰球隊成員。

期待能在北京冬奧會看到他的身影~

03




中國香港橄欖球隊

什麼什麼?

一群「老外」竟齊唱中國國歌?

是的,你沒有聽錯。

這是在2019英式橄欖球世界盃比賽中國香港對陣肯尼亞賽前發生的一幕。

國歌奏響時,這支16個隊員中有15個外國面孔的中國香港隊齊聲唱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場面也是相當震撼!

香港橄欖球隊


是「對手」不是「敵人」

在剛結束的東京奧運乒乓球八分之一決賽中,中國選手許昕和劉詩雯以4比1戰勝加拿大組合王臻、張默,晉級八強。

王臻和張默均出生於河北石家莊,後變更為加拿大國籍。

相同的膚色、不同的國籍,讓這場比賽變得有些特別。

但正如前文提到的,運動員更換國籍在賽場上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相較於國內,外國更換國籍的現象似乎更為常見。

隨着國家進一步對外開放,入籍政策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完善,運動員也可以合法合規的條件下擁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

中國入籍政策

在部分外籍運動員選擇加入中國的同時,也有不少中國運動員選擇加入外籍。

入籍他國的華裔運動員

據統計,選擇入籍他國的華裔運動員中,乒乓球運動員占比較大。

畢竟,乒乓球作為國球,要想在是高手雲集的頂尖選手中拔得頭籌可太難了。

人才資源飽和,競爭激烈,人才外流也是自然會發生的~

況且人才流動的情況也不是單向的。

在曾有着 「羽毛球王國」 之稱的印度尼西亞,其「舉國上下打羽毛球」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後來咱「全民皆乒」的情況。

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有一批愛國華僑選擇回國定居,分別被請到了上海、福建等地組建羽毛球隊,可以說是為中國羽毛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其中就有1938年出生於印尼展玉的陳嬋娘。

她進入的是福建省的羽毛球隊,在當地的體校當教練培訓羽毛球運動員,條件也是比較艱苦,基本的球鞋、訓練場地都是難處。

要知道,當時知名的羽毛球運動員基本都是印尼等歸國的華僑,70年代後才更多的是本國培養的優秀選手。

縱使條件艱苦,1982年中國羽毛球隊才加入國際羽聯,才過一年,第一次參賽的中國羽毛球隊就力壓印尼,奪得湯姆斯杯…

1982年,中國羽毛球隊第一次奪得湯姆斯杯冠軍

羽毛球越來越厲害的中國,也實力「輸出」選手!

我們的「輸出」還是相對較為保守的,帶你們來感受一下巴林和卡塔爾對肯尼亞田徑隊的 「地毯式」 攻擊。

肯尼亞田徑隊歸化成員占比

這一 「輸出」 還有蔓延到其他體育項目的趨勢…

相關資料


冬奧在即

Olympic Winter Games

不過,話又說回來,更改國籍不可避免地會牽涉到一些複雜的情感問題。

在網絡發達的現代,一些不堪言論被進一步放大,與運動員們也更容易從中受到影響,甚至傷害。

在2010年的倫敦奧運會期間,一些英國媒體甚至稱呼那些為英國而戰運動員 「Plastic Brits」 。

其他人對此的評價

還真是惡意滿滿,又不知道這些運動員心中會作何感想。

其實更改國籍並不簡單,我們看看谷愛凌和鄭妮娜力就可以知道,她們在決定入中國籍後,之前的比賽積分全部清零。

清零就意味着之前參加過的比賽全部作廢,之前的努力也全部作廢。

享譽全球的奧運賽事四年才一次,一個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又有多少個四年呢?

在北京冬奧即將到來之際,我們不妨放下自己心中的成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場世界級的運動盛會中去,盡情享受速度、激情與力量相結合的極致之美。

尊重競技規則,助力每一位運動員的金牌夢,為他們加油吶喊。

因為,改的也許是國籍,不變的卻是對運動的熱愛。


本期內容製作

圖片 | 來源網絡(侵刪)

撰稿/排版 | 令習習

版權 | 英文小酒館®

•end•


置頂「璐璐的英文小酒館」

聽見更精彩的故事,遇見更廣闊的世界

曉玖館生活

全球小眾精品好物聚集地:

酒館不打烊,陪你過大年,酒館鋪子的各種好吃好喝好玩好看的年貨仍舊可以預定哦,快來領取優惠吧!

酒館需要你的點讚,在看,收藏!

動動手指為我們的小酒館助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