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art.1


· 大類資產配置建議 ·


註:大類資產配置建議分為規避、減配、標配、增配、超配五個等級。

Part.2


· 市場回顧與展望 ·


1

A股市場回顧

上周(1.3-1.6)A股市場迎來開門紅,上證指數等寬基指數錄得四連陽。主要受高頻經濟數據修復、政策支持加力、市場交投恢復、中外增長預期差異等因素影響。指數層面,截至周五收盤,上證指數周漲2.21%,收於3157.64;深證成指周漲3.19%,收於11367.73;創業板指周漲3.21%,收於2422.14。日均成交額較前一周放大至8100億元以上,北向資金持續加倉,單周淨流入200億元。

上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漲多跌少,漲跌比28/3,其中計算機(5.15%)、建築材料(5.08%)、通信(5.05%)、電力設備(4.95%)、家用電器(4.47%)領漲,僅有農林牧漁(-1.22%)、社會服務(-0.96%)、交通運輸(-0.15%)下跌。風格方面,金融、周期、消費、成長、穩定周漲跌幅分別為2.45%、3.00%、1.92%、3.75%、1.85%。


圖1:上周指數漲跌情況

(資料來源:IFIND)

圖2:上周申萬行業漲跌情況

(資料來源:IFIND)

2

A股迎來開門紅


12月底至今A股市場持續反彈,主要寬基指數均有所回升,市場繼續交易疫後經濟修復預期。隨着疫情影響有所下降、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逐漸顯現,生產和消費場景正在逐步修復,投資者信心有所提升。近期各部委在部署2023年工作時聚焦擴大消費、保障民生、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等重點領域,特別對於房地產政策,在前期供給側和需求端政策基礎上,央行近期發布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需求側政策進一步釋放。近期公布的美國PMI、非農就業數據顯示美國衰退壓力加大,相比之下,中國政策空間充足、估值不高、市場潛力更大,中外增長預期差引導海外資金回流,北向資金近期持續保持資金淨流入。

當前市場環境仍在改善,交易活躍度有望進一步回升,但是短期博弈和板塊輪動仍將延續,市場共識的形成還需更多的線索。考慮到反彈後A股整體估值仍不高,尚處於歷史低位,我們認為當前A股仍處於較好的布局期,隨着疫情影響消退、中國增長走向實質性復甦,市場有望在今年迎來趨勢性投資機會。主要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向:

業績預期穩定、流動性有所支撐,高景氣風光儲板塊:以產業周期視角看,光伏中下游、儲能、汽車新技術等仍處於需求穩定向上周期。中期高景氣需求支撐下,疫情、政策、海外暖冬等部分因素僅改變短期盈利節奏,並不改中期向好預期,且在經濟預期低迷環境下仍將凸顯景氣稀缺性,行情反彈可期。

產業政策有望加碼的數字經濟及高端製造業板塊:經濟工作會議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列為工作重點之一,並將着力點放在產業安全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新能源、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領域成為重點。後續可重點聚焦符合政策引導、有望高景氣或迎來邊際改善,且當前擁擠度已顯著回落的高性價比方向,例如自主可控的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的高端製造,以及為產業賦能的數字經濟。

受益於疫情衝擊緩解疊加穩增長政策的消費板塊和地產產業鏈:隨着春運的到來和防控限制的解除,預計短期出行人數將大幅增加,受益於短期需求提升的航空運輸及餐飲旅遊等出行鏈板塊或將迎來階段性行情。穩樓市是今年疫後經濟的復甦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後續相關支持政策或將密集出台。


1

資金面大幅轉松

1月3日-1月6日,上周央行公開市場共投放570億,共到期16580億,淨投放16010億。資金面大幅轉松,具體來看,資金在跨年後大幅回落,R001、R007分別下行169.62BP、87.94BP至0.72%、1.91%,均回落至跨年以前水平。1Y存單發行利率下降25BP,回到11月中旬水平。

上周債市呈現V型調整。資金面寬鬆、國內檢出XBB毒株的新聞為主要利多因素,而利空來自於股市走強和寬地產預期。整周來看,10Y國債收益率下行0.2bp,收於2.83%,1年期國債無變化,收於2.10%,國債10-1Y利差持平在74bp。


2

債市大概率將震盪

央行工作會議再提「精準有力」,要求加大貨幣政策對於擴內需、促消費、穩地產方面的作用,對於債市而言利好有限。上周三央行召開2023年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再度定調「精準有力」,同時表示將重點支持信貸擴張、民企融資,以及提振消費和投資需求。相較於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四季度貨幣政策例會而言,本次會議並沒有很多的增量信息。但對於債市投資而言,精準有力目標下貨幣政策將注重解決經濟修復中的結構性問題,意味着結構性政策工具可能發力更多,對於寬貨幣的貢獻有限。另一方面,擴大內需目標下,央行可能通過LPR報價下調的形式降低居民消費借貸成本以及購房成本,不排除MLF降息的可能。總體而言,寬信用目標下的降息預期可能對債市存在一定潛在利好,但是更為直接的寬地產預期則限制了做多的想象空間。

市場短期缺少交易的主線,主要圍繞疫情後轉向復甦的進程和流動性兩個方面定價,疫情對經濟短期的影響並不改變中期的復甦預期,這是長債無法繼續下行的阻力。但短期考慮到短期內需求難以得到根本性改善,疊加流動性也會維持在相對寬鬆的水平,我們認為債市仍處於順風期。本周可能是經濟金融數據偏弱與經濟穩增長消息不斷釋放交織的一周,但前者對收益率下行和後者對收益率上行的影響程度都較為有限,原因在於均難以達到超市場預期的程度,因此預計債市將呈現震盪格局。

圖3:國債收益率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IFIND)

圖4:國開債收益率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IFIND)


1

港股:積極開局

上周(1.2-1.6)受益於利好政策不斷出台以及疫情政策的進一步優化,港股市場在2023年伊始迎來開門紅。具體來看,恒生科技、恒生國企和恒生指數漲幅分別達到7.32%、6.54%和6.12%。板塊方面,必需性消費品領漲,周度漲跌幅為3.34%。此外,醫療保健業、非必需性消費業、資訊科技業上漲幅度均在3%附近。其餘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海外方面,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顯示決策者仍然致力於控制物價漲幅,並預計在取得更多進展之前,基準利率將繼續維持在高位。周五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後,市場對經濟走向「軟着陸」預期有所升溫,或在沒有嚴重衰退情況下冷卻通脹,美股市場受此推動走高。具體來看,12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2.3萬人,失業率回落至疫情後低點3.5%,但是薪酬增速明顯放緩。由於未來幾個月美國通脹壓力有望進一步下降,外部流動性可能對港股市場維持有利局面。

國內方面,新冠感染人數攀升背景下中國繼續出台刺激經濟政策,市場情緒顯著改善。中國決定自2023年1月8日起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工作會議,部署2023年工作,決定實施更加靈活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推動經濟增長。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適量擴大專項債券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範圍,持續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在最近幾周持續優化部分行業政策,例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恢復房地產行業信心。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增資105億元獲得銀保監會批准等。

整體來看,我們預計港股市場最為艱難的時刻或已經結束,未來雖然可能出現波動,但轉機有望逐步顯現。在風險溢價和估值逐步修復之後,二季度之後市場的前景將取決於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和基本面的修復狀況。在配置策略上,除了高股息外,我們建議投資者短期依然可以繼續聚焦政策敏感的消費和地產板塊,而預期修復的互聯網和部分醫療保健依然值得關注。

圖5:海外主要市場表現

(資料來源:IFIND)

圖6:海外市場走勢

(資料來源:IFIND)


1

原油:油價承壓

上周原油價格承壓,主要由於經濟衰退憂慮揮之不去。整周來看,ICE布油下跌8.51%,收至78.60美元/桶。

供應方面,OPEC+繼續推進減產,但部長級會議從之前的每月一次調整為半年一次。俄羅斯表示可能將在1月10日左右繼續公布反制舉措的細節條款,存一定利好支撐。此外俄烏局勢和伊朗問題對供應端的貢獻均有限。整體來看,供應端維持趨緊預期;需求方面,周內連續兩日大跌反映出經濟衰退的憂慮仍不可忽視,隨時可能加劇利空壓力,美國疲弱的經濟數據也消磨市場信心。此外沙特下調向亞洲出售原油的官價,反映出市場對於亞洲需求信心不足,中國疫情陣痛期尚未結束,短線需求難以全面回暖。需求端預期維持弱勢;地緣方面,伊朗問題僵局難破,俄烏衝突和談遙遙無期,地緣近期表現趨於常態化;貨幣政策,美聯儲紀要顯示,加息力度或有放緩,但控通脹決心不變,中長線依然偏鷹派特徵。整體而言,當基本面OPEC+減產氛圍仍在延續,關注俄羅斯針對制裁的產量變化,地緣風險仍存,供應維持趨緊態勢,近期宏觀炒作情緒降溫,歐美央行加息力度放緩,但加息不會提前結束,經濟數據疲軟以及市場仍擔憂經濟衰退對需求端的抑制,短期油價底部支撐較為穩固,中期多空力量仍在博弈,市場缺乏新指引,預計油價震盪整理。


圖7:原油價格走勢

(資料來源:IFIND)


2

黃金:短期或加劇震盪

上周黃金價格震盪上行,主要由於美國經濟景氣度進一步下行,非農時薪增速放緩,市場通脹預期回落。整周來看,COMEX黃金收於1868.20美元/盎司,周漲2.67%。

市場交易的核心因素仍然是2023年度美經濟陷入滯脹,這也將迫使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但從美聯儲會議紀要可以看出,加息放緩已成定局,但抗通脹依然是重中之重,美聯儲並未考慮過貨幣政策直接轉向,加息完畢後將保持利率維繫在高位較長一段時間,且終點利率預期達到5.4%高於市場預期。但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在不斷印證美國經濟正在走弱,加息放緩的基調下,美國實際利率受壓制,看好金價的中長期表現。近期市場信息紛雜有待繼續消化,預計短期金價或震盪加劇。

圖8:黃金白銀價格走勢

(資料來源:IFI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