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去玩的時候,開車的路上,有位朋友說他一個同事,前兩年遇到縣城拆遷,拆遷款200來萬,結果這兩年敗光了。怎麼敗光的,首先是一般拆遷的時候,會給你賠一套房子,如果價值不對等,再額外補償多少錢。結果他不要回遷房,拿着這兩百多萬,首先是在離縣城不遠的村里,花了四五十萬修了套樓房,然後是買了輛奧迪a6,全款花了四五十萬。他家拆遷賠償了不少錢的消息,馬上親朋好友都知道了,紛紛找他借錢,礙於面子又借了不少錢出去。手上還剩下一些錢,工作上也不怎麼積極了,三天兩頭的打牌打麻將,人變懶散了,身上的錢也才兩年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這種事情其實挺常見的,包括一些遇到好機會,農村出來做生意的老闆,在積累到第一桶金之後,賺了幾百萬,但後來生意難做了,又敗光了。很可惜,第一桶金無論是天上掉下來的,還是好不容易做生意積攢下來的,假如沒有合理去利用好的話,返貧是大概率事件。突然有錢之後,瞎花錢是窮人的通病,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花錢。以上面的那位朋友同事為例,天上突然掉下來兩百萬,你去一線城市買套房,每月也有四五千的房租收入。雖然現在房產不景氣,但一線城市優質地段的房產,永不過時。咱也不管它漲還是跌,我現在對買房的看法,核心就是一點,好不好出租,租售比怎麼樣,其他都是其次的。一般要麼是學區房,要麼是附近商業很發達,有不少大公司,高新企業,那麼一定是不愁租。當然,現在大多數房產都沒什麼價值,壓根談不上資產,所以買房的確不是最好的選擇。有更好的選擇,當然是花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例如這幾年粉絲經濟很火,一些網上認識的朋友,線下見面不多,他們的事業能越做越大,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賺來的錢,又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上。如付費推廣,購買粉絲,買帳號,做工作室,招募團隊,在抓住紅利的時候,再加大投入,把紅利進一步吃干抹淨。花一百萬賺三百萬,再用這三百萬賺到一千萬,用賺來的第一桶金,迅速從百萬到千萬。投資和做生意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做自己熟悉的領域,內行人賺錢。如股市,新手只能是韭菜的命,一群老司機天天在裡面研究,股市怎麼賺錢,他們尚且賺不到錢,你憑什麼能賺到錢,這不是扯淡嘛。前兩天我看一個公眾號上炒股的大佬,說自己炒美股賺錢的經歷,每天光是研究美股相關的資訊,都得看一麻袋,還是英文版的。光是這點,99%的人做不到,為什麼他能賺錢,他了解的一手信息比你多,當然做出的判斷會更準確。只不過這些高深一點的投資,普通人不易於學習成為內行人,還是不動產、保險、黃金是最好的守財工具。把不動產研究透,保險研究透,再把黃金合理配置好,基本上就OK了。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