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月3日,Meta發布了一份「崩盤」的財報(2021第四季度),美股開盤後下跌26%,不得不說市場的現實和過度反應。
用戶增長確實更加趨緩,略等於無?筆者仔細對比了Q4和Q3的DAU/MAU絕對值,完全一致。日活躍用戶(DAU)19.3億,月度活躍用戶(MAU)29.1億。另外就是四季度淨利潤(—8%)好像嚇人。
筆者近期一直在觀察Tiktok對Meta的影響,之前也考慮是否買入,四季度的財報,反而讓人覺得根本問題不在於Tiktok。回歸到價值投資,還是問幾個問題。
作者:阿西莫謙
來源:雪球
1、Meta的護城河是否還在?
沒有變化。Meta、facebook全家桶的本質是熟人社交網絡,Tiktok的本質是內容。
如果沒有Tiktok,Meta的增長是用戶數量*時長增長+經濟增長的複利,現在用戶見頂,時長有問題,但是不管影響多少,社交是剛需,不懷疑公司還非常掙錢。包括@星宸視野分析財報,如果刨去稅率的影響,行政費用多出的15億(主要是法務費用增加,不可持續),淨利潤是107.85+15=122.8億實際同比增長+9%。(也沒那麼差)。
之前我關於facebook人口還有空間的想法可能有問題,從財報看鋪設光纜都在努力,但用戶增長放緩,是否只剩下非洲人口了?
2、tiktok的攻擊會有根本的問題嗎?
不會。Tiktok起於移動互聯網的後半段,其實對於很多產品的衝擊是無差別的,都是擠占用戶時間,包括對微信、電商、長視頻等都有衝擊。社交產品是剛需,但是用戶頻度和粘性不如通信類產品高,所以受到的衝擊比較直接。騰訊的特殊性在於把很多功能(支付、遊戲、廣告)都附加於高頻的通信產品,商業模式獨特,即使規模不如Meta大,但是用戶黏度更強。
對於Meta,關鍵是自身的增長缺乏引擎。facebook全家桶的核心優勢是規模效應,但純應用型的產品,還是受制於底層硬件及種種產品,諸如此次危機之一,蘋果的隱私政策。
實質上,從匹配信息與人來看,google也在擠占Meta的空間,如何能把有用信息和商品匹配到人?如在國外生活的朋友講,類似微信公號的基礎應用,國外也是google在做,再加youtube,facebook全家桶並沒有這個延展性。
3、回到價值投資看,怎麼看未來10年?
如果是技術層面的危機,根據過往情況,facebook八成能度過,這一次我認為Tiktok的衝擊也能抗住。
但是,關鍵在於未來增長的想象力。你是社交龍頭,市場不會因為你學習tiktok成功了,就滿意了。尤其現在市場似乎對互聯網企業的認知,沒有30%以上的增長,股價就會不好。也難怪,因為google、蘋果財報依然很迅猛啊。
從libra到元宇宙,還是很佩服扎克伯格提出的方向,都是改變世界的探索,如果成型,Meta大概就是一家偉大的企業了。但是libra沒有如預期發展,至於元宇宙,真不好說蘋果、微軟、Meta誰更有優勢。相對能看到的,是VR未來在遊戲裡可能有收入吧。
只能說探索肯定值得,未來繼續關注。
4、感嘆一下科技公司的探索
最後感慨一下,google、蘋果之所以是一流公司,因為有自身最核心的壁壘。
Meta在財報中提出,要增加AI的投入,以幫助廣告效果的達成。我相信沒人對AI的理解比google更深,本輪深度學習驅動的AI就源於google的投入,google在各種前沿科技的探索,已經走到了無人之境吧?自動駕駛,2021震驚生物界的AlphaFold,包括一般人可能沒太關注大額投入的量子計算,中國兩院院士評選的2021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其中有兩項是deepmind的。要知道這是一家公司,不是科研院所。
而蘋果,是長期在硬件形成的壁壘和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目前也無人能向背。
google是真正技術驅動的公司,從技術的變化,去發現可能改變世界的方式;而Meta是極客,還不是前沿,用應用牽引找技術,是否成功率更小些?
這是一個問題。涉及到技術類型的公司的創新規律。


2021年全市場基金收益率TOP10有哪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