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然冰母子雙屍案:原配跨海行兇,偽造性侵現場?(上)我後來說會再寫寫個人的看法,之前已經寫了差不多8000字,但因為有了一些新的信息,所以又多寫了幾天。美國的Oxygen頻道在2021年做了一部關於本案的紀錄片《美國噩夢》,只有升級有線包的人才可以觀看。我前幾天終於付費成功,看了這個43分鐘的視頻,聽到了如今已邁入老年的檢察官莫可親自談論本案。此外,在前兩篇文章推送後,紀然冰的大學同班同學李延龍先生也和我聯繫。1991年他曾去上海那家公司找過紀然冰,而案發時,他已在美國留學,從電視上看到了新聞,大為震驚。那天和他通話兩個多小時,他提供了更多一手信息和對此事的看法。大家可以關注我們的視頻號,收聽李先生講述他所了解的紀然冰、事件經過和他們年輕時的那個時代。(錄音和剪輯音頻均徵得本人同意。)那麼,要如何評價彭增吉、林黎雲和紀然冰三個人?只能說這個案子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人性的自私和醜陋,或許談不上邪惡,但的確是醜陋。本篇綜合這些新信息,談談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有人只想知道情節的話,讀上中篇就夠了,這篇沒啥新東西,或者聽視頻號里的講述也很精彩。我不希望這篇文章只是道德評判、宣洩情緒,而是希望這起悲劇能給大家一些思考:如果你身處其中某個角色的位置,什麼選擇不會讓你後悔?(本文共11,600字,按照安卓系統定價30微信豆,相當於3元,蘋果系統會多收30%蘋果稅,文末有個黃色按鈕可以贈送給一位好友閱讀。)本案發生後,華人社區分為兩派。當年還沒有BBS論壇,每個人只能在報紙上各抒己見。一派是以台灣太太為主,她們認為紀然冰破壞他人家庭,咎由自取,她們還到法庭外舉標語,聲援林黎雲。這個群體的心情要放到那個時代中去看。80年代末大陸正處於時代轉型期,經濟剛剛對外開放,但市民收入和港台的差距依然巨大,和美國更大。許多台商知道大陸市場打開後,紛紛來此淘金,留妻子照料家人和企業。妻子不在身邊,這些丈夫便對更年輕、更漂亮的女孩動了心。財富和美貌,是容易互相吸引並且可以有效對換的兩種資源。「包二奶」也成了這些太太們的心病。在前幾年台灣一個電視節目上,一個美國律師(台灣人)稱,當年在大陸做生意的台商有97%都有情人。而本案發生時,這種風氣剛開始不久。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