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大新聞滿天飛的一天。
但是作為一個草根公眾號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資格去碰這些新聞話題,市場也不缺我這一點聲音和觀點。何況,現在的問題是聲音和觀點太多了。
戰爭局面是多變的,這種情況下,搞清楚哪些是「事實」更為重要。
所有對本次戰爭的走向以及它對初期、短期、中遠期未來影響的觀點,我通通懷疑。
以及,網友熱衷討論的同情誰、支持誰,真的廉價又無意義。
一來未經他人苦,休勸他人善。
二來俄烏戰爭有深層次歷史原因,如果你真的感興趣,是否花點時間去回顧下那段歷史?
··· ···
事實是什麼?
一方面,熱戰還在繼續。
另一方面,歐美發表聯合聲明將對俄羅斯採取制裁,具體措施包括:
①將多家俄羅斯銀行剔除SWIFT系統
②對俄羅斯央行採取限制措施
③被制裁的俄羅斯公司和個體在歐美的資產將被凍結
······
簡單科普下這個SWIFT系統。
國內金融機構之間的支付清算由央行組織的「銀行間支付清算系統」來完成。
不同國家的金融機構之間的支付清算,基本都用「SWIFT系統」來完成——這個組織壟斷了200多個國家的的跨境支付信息收發。
表面上SWIFT系統立着中立機構的牌坊,它由G10國家央行+歐央行+比利時央行監管,不受任何單個國家控制。
實際上,SWIFT系統的數據被美國監控,並淪為美國一個強力有效制裁他國經濟的工具。
一旦某國被這個系統排除在外,它將被基本斷絕與世界的金融往來,本國的企業、金融機構和經濟都會大受影響。
在過去的歷史中,SWIFT系統在2012年對伊朗禁用,伊朗當年GDP增速從2.7%下滑至-7.4%,原油出口大受影響,本國貨幣大貶值,國內惡性通脹。
2014年SWIFT系統在俄烏克里米亞衝突期間部分限制了俄羅斯的金融機構,同樣產生了很大的經濟影響。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期間也有不少聲音擔心美國會拿SWIFT搞我們。
其實我國也早就準備了自己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去年用這個系統結算了36.6萬億。
但是從下圖的份額占比也能看出來,人民幣跟美元和歐元相比還有巨大差距。
······
大家不妨借着本次俄烏事件思考幾個問題:
俄烏戰爭,歐盟的經濟會不會受影響?美國一加息,資金是否會從混亂的歐洲回流美國?歐盟從這場戰爭中撈到了半點好處嗎?
歐洲素來戰火不斷,卻不會波及到脫歐的英國和北美大陸。為何歐美一直熱衷於離岸制衡戰略,樂此不疲地當這個世界的攪屎棍子?
誰才是當今世界的戰爭販子?它從中能撈到什麼好處?
當一個國家被制裁,經濟混亂,貨幣貶值,如果恰好又能資本自由流動,精英和中產們會讓自己的財富流向哪裡?
誰的貨幣和債務成了主要經濟體們的麻煩?
······
巴菲特新一年的致股東信又出爐了,相關內容有很多報道。
這裡提供一個新角度,你們在上個月應該看到過很多自媒體轉發的這張圖:
它比較了:
美股科技女王木頭姐管理的ARK基金淨值走勢VS 美股價值投資圖騰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BRK股價走勢。
木頭姐先是大幅領先,又從2021年開始大幅回撤,最後向巴菲特均值回歸。
最後大家得出結論:龜兔賽跑,烏龜贏了。
但我覺得這張圖並不準確,甚至有夾帶私貨之嫌。
如果真想比較投資回報,完全可以做得更公平一些。
除了木頭姐和巴菲特,我們再引入兩個選手——老巴的第一重倉股蘋果公司,以及指數基金的代表之一納指100。
時間就從2014年木頭姐創立ARK基金開始,一直統計到當下,看看四個標的的漲幅如何。
圖片來源yahoo!finance
結果是:蘋果>ARK>納指100>伯克希爾
當然,伯克希爾最終還是以極微弱的優勢跑贏了標普500的。
以及,巴菲特近年的收益率甚至是跑輸標普500的,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必須點出來:
第一,巴菲特近年一直在通過回購拉高伯克希爾的股價,但回購不屬於投資能力範疇,而是財技。
第二,如果巴菲特沒有重倉蘋果,其投資回報率戶如何?以及,蘋果也是回購大戶。
第三,巴菲特近年一直持有較高比例的現金倉位,這也拉低了他的投資回報率,尤其是2020年大放水時代。
第四,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木頭姐的回報率也受惠於大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