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千百年前

這首古老的民歌

將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

描繪得淋漓盡致

千百年後的今天

這首歌謠依然鮮活

這片土地依然壯美神奇

成為令人嚮往的亮麗風景線

敕勒川草原盛夏風光。新華網 發(樂炎 攝)

初春時節

位於內蒙古西部的

烏梁素海湖畔

北歸候鳥在濕地起舞

姿態翩躚 美景如畫

內蒙古中部的岱海

內蒙古東部的呼倫湖

也迎來了天鵝下榻、大雁遨遊

大批候鳥翔集烏梁素海。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

內蒙古重要的三大淡水湖

前些年由於自然原因和人為因素

湖面縮減 水質變差

經過持續地綜合治理

「一湖兩海」碧波重現

水質指標總體向好

野生動植物種類穩步增加

生物多樣性不斷改善

呼倫湖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奔流不息的黃河

在內蒙古境內

如母親般張開雙臂

與橫亘東西的陰山相遇

如弓一般拉出一個

全長830公里的「幾字彎」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黃河景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內蒙古因地制宜統籌謀劃

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

系統性和完整性出發

拿出一系列實招

分區分類有計劃地推進

大保護 大治理

將黃河母親「梳妝打扮」得分外靚麗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上,這片神奇的土地似一隻矯健的雄鷹雄踞在祖國邊疆,似一匹昂首奮蹄的駿馬馳騁在祖國北方。圖片來源: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

橫跨「三北」毗鄰八省區

內蒙古既是我國北方

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

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

危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

分布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

內蒙古探索出多種類型的

產業化防沙止漠模式

實現了由「沙進人退」

到「綠進沙退」的巨大轉變

也湧現出很多「生態衛士」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塞上愚公」董鴻儒

從18歲到60歲

日夜與蘇木山為伴

種樹3000多萬棵

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的蘇木山森林公園綠意濃濃,景色宜人。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居住在毛烏素腹地的殷玉珍

寧可治沙累死

也不能讓黃沙欺負死

硬是讓7萬畝荒沙披「綠裝」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拍攝的治理後的毛烏素沙地(無人機照片2020年9月拍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退休幹部蘇和老人

在狂風肆虐、飛沙走石的沙漠裡

鋪就了寬500米

長3公里的生態屏障


早春三月

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冰雪之下的綠色生命躍躍欲試

保護區內的螢石礦場

採礦設施設備已拆除殆盡

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冬日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景色壯美。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過去幾年

這樣的治理場景

在內蒙古各大草原上演

數據顯示

內蒙古超過50%的國土面積

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工業園區規劃面積壓減30%多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生態功能區。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內蒙古明確

在草原森林重要生態功能區

不再新上礦業開發

風電、光伏項目

停止自然保護區內

所有礦山企業開採勘探活動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濕地秋景。新華社記者 鄒儉樸 攝

這種保護草原和森林的

決心和力度

史無前例

位於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朱森 攝

作為世界在役最大火力發電廠

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

正式由傳統火力發電

向風、光、火多能互補轉型

項目建成後

每年可生產「綠電」

50億千瓦時以上

節約標煤超過170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400萬噸

鄂爾多斯利用光伏發電治理採煤沉陷區。

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

推動現代能源化工產業轉型升級

是內蒙古着力探索的重要課題

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

如今的內蒙古

正在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培育新產業、新動能

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

現代產業新體系逐漸成形

「一煤獨大」的狀況明顯改變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

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不斷破題解題、見行見效

牧民在草原上驅趕馬群。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牢固樹立生態保護紅線觀念

守好碧綠、蔚藍與純淨

「顏值」「產值」比翼齊飛

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欣」中有「數」

「十三五」期間

內蒙古完成營造林6884.2萬畝

年均人工種草2900萬畝

目前森林覆蓋率達23%

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5%

治理沙化土地7197.5萬畝

占全國治理面積的40%以上

阿爾山駝峰嶺天池(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磊攝

林業建設

草原建設

沙化土地治理面積

居全國第一

新能源裝機達5370萬千瓦

居全國前列

「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

躋身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之一

內蒙古烏蘭察布華為雲數據中心 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這就是內蒙古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不斷繪就天藍、山青

水碧、土淨的美麗畫卷

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

一座碧綠如染

牢固堅實

繁榮穩定的

萬里綠色長城

正在祖國北疆大地雄雄挺立


策劃:於長洪

監製:殷耀 周紅軍 張麗娜

執行:王宇天 朱永磊

記者:王靖 魏婧宇 張晟 恩浩

統籌:李國棟 翟子赫 郝芳芳

海報:李倩 王靖

編輯:曹瀅 劉楊 石毅 楊騰格爾

新華社內蒙古分社 新華網 聯合出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