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選擇價值創造型公司,像投資四象限中的『發電廠』或者『現金奶牛』一樣,能夠持續不斷的給股東來創造回報,是投資者的共同追求。要避免『資本癮君子』和『資本殺手』。」
「價值創造類型的公司,無論是從中國還是從海外來看,大部分還是集中在一些比較經典的領域,消費、醫藥、互聯網包括一些高端製造領域;在高端製造領域,其實真正能夠符合價值創造特徵的公司還是比較少的。」「投資還是要緊跟經濟成長的方向,現在中國經濟增長核心還是這幾個因素在驅動:第一,消費,占比為60-70%。第二,我們比較看好的可能還是醫藥、醫療健康,第三是一些先進制造相關領域。」「消費升級長期方向不變,還是三個投資主線,第一,各個消費子行業的產品結構升級,它可能會驅動龍頭公司、優秀品牌公司營收增長和利潤率成長;第二,看好一些消費的創新,尤其是有希望「做大」的消費創新;第三,比較看好在中國服務消費的爆發。」「經濟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前低後高的走勢,可能越往後面看,隨着經濟增速提升,消費會有更好的基本面呈現。」「目前很難說現在最好的入場時機,那沒有辦法判斷(入場時機),我們就沒有辦法操作嗎?我覺得,我們用定投的方式去投基金肯定是可以的,設置投資目標的這種方式可能會比較更好些。」3月8日,匯添富基金基金經理胡昕煒在直播路演中分析了投資四象限和今年的市場機會,做出了上述判斷與分享。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微信ID:tuo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問 :基金經理心目中,會把上市公司類型分為4個象限,發電廠是處於4個象限當中的右上角,和大家介紹下?胡昕煒 :上市公司可能有很多重要的財務特徵,我們認為比較重要的一個為 ROE或者ROIC (資本回報率),實際上就是上市公司通過這些固定資產,一年能夠給我們的股東創造多少利潤。第二個可能是成長的概念。因為我們投資一個上市公司,總是希望它不斷地成長。所以當我們把這兩個維度拿出來(如圖),橫軸為ROE, 縱軸為增長率。我們想投資的公司在象限右上角,因為它 ROE比較高,同時增長率比較高。那就意味着它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不用依賴外部的融資,可以輕資產的擴張,內生就可以創造這種增長所需要的資本,它要達到這種財務特徵,一定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它的持續性會很強,所以你如果投資這種公司,實際上長期來看,你的回報還是會不錯的,當然這個是我們投資的首選。而象限右下角, ROE比較高,但是它的增長速度一般可能會偏低,因為如果它的行業進入成熟的狀態,在中國來說的話,像我們傳統的家電產業,可能類似於這種財務特徵,但是它的ROE又比較高,所以它可能更多的類似於像現金牛,它也能夠持續給股東創造回報,實際上也是很好的。唯一的缺點可能是成長比較慢一點,這實際上是 ROE比較偏高的兩個象限。就像發電廠或者說像現金奶牛一樣,能夠持續不斷的給股東來創造回報,這種我們認為它就是價值創造類型的企業。價值創造類型的上市公司通常來說我們認為它會在一個比較好的行業,它有比較好的商業模式,同時它又有比較好的這種財務的特徵,它在這個行業裡面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或者說形成了一定的護城河,有較高的財務回報率,同時又能實現持續穩定的增長。在象限左上角,我們可以看到ROE比較低,但是它成長速度會比較快,往往我們把它稱之為資本癮君子,這是什麼意思?因為它這個行業可能還是在發展的中期或者早期,行業還處在一個比較高的發展速度當中。但是因為上市公司本身ROE比較低,也就是它內生創造資本的能力是比較低的,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它一定要消耗外部的資本。所以這種行業可能我們也希望能夠儘量的避免,因為它可能對股東來說沒有那麼友好,因為一方面可能它要增長的時候,它會攤低原有股東的收益。左下角增速比較低,同時ROE又比較低的行業,這個可能是我們極力去想去避免的,因為我們把它稱之為「資本殺手」,這些行業可能增長在放緩,可能增長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前景了,同時它的ROE也比較低,所以他給股東創造的回報應該來說還是比較有限的。總的來說,通過這樣一個象限的劃分,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我們就是要去投資那些價值創造類型的「發電廠」。問 :如此,發電廠肯定是最好的標的,大數據上,有沒有簡單估算過,我們上市公司中達到發電廠標準的能占到百分之多少呢?胡昕煒 :中國經濟在由高速成長向高質量增長的過程中在邁進,能夠保持持續高增長的行業還是越來越少,所以我覺得價值創造類型的企業應該在整個上市公司裡面應該占比應該是非常小的。這個也是我們投資可能越來越面臨挑戰的困難所在,但是我覺得還是作為投資人的一個很好的追求。實際上,在我們看來,價值創造類型的公司,無論是從中國還是從海外來看,大部分還是集中在一些比較經典的領域,消費、醫藥、互聯網包括一些高端製造的領域;在高端製造的領域,其實真正能夠符合價值創造特徵的公司還是比較少的。所以過去的一年,我們的組合中,在消費、醫藥、互聯網上的投資比例可能還是偏高,這些對淨值可能有一定的負面貢獻,消費中也投資了運動服裝,及細分子行業如新能源汽車,這些整體占比相對偏低,所以它對整個組合負的貢獻沒有特別多。問 :現在市場不斷的下跌,很多投資人就問到底什麼時候買比較合適,昕煒總你覺得現在是不是一個進場的好時機,或者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入場?胡昕煒:判斷短期的市場還是比較難的。但是我覺得有兩點,第一個,你很難說現在最好的入場時機。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市場是不是還會有下跌的空間,這個只有事後才知道,但是我想,至少不管怎麼樣,從去年到現在,可能很多公司,包括整個市場,調整的幅度都不小,這就意味着,整個中國經濟沒有因為很多衝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很多行業我們也還在正常的發展,所以它調整下來之後,未來的成長的空間、市值增長的空間,肯定是更大了,包括它的估值也更加便宜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不是沒有辦法判斷,我們就沒有辦法操作?我覺得,像我們用定投的方式去投基金一樣,肯定還是可以的,你設置一個投資的目標,這種方式我覺得可能會比較更好一些。問 :消費板塊從去年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整體表現較弱。到今天來看,整個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怎麼判斷?胡昕煒 :消費大家可能確實會比較關心,可能投資者也都多多少少會持有一些。簡單來說,我想從長期和短期兩個方面跟大家做一個分享,從長期的角度來說,我們看好中國消費的消費升級的長期方向,我覺得是不會變化的,不管經濟怎麼樣起伏,不管各種外部因素怎麼樣變化,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的成長,隨着大家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們消費者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本質是不會變化的。所以我們看到,從2016年以來,每一年大家都會擔心中國消費是不是要降級了,但是我們可以持續的看到,各個行業消費都在升級,這裡面還是會孕育很多投資機會。我們還是三個投資的主線,第一,各個消費子行業的產品結構升級,它可能會驅動龍頭公司、優秀品牌公司營收增長和利潤率成長。第二,我們還是看好一些消費的創新,尤其是有希望成為做大的消費的創新。第三,我們比較看好在中國服務消費的爆發,當然都是長期的角度。因為服務消費可能這兩年受疫情的影響,可能它影響反而會更大一些,但是我想如果生活恢復常態,因為服務消費在中國現在占比較低,但是如果你看歐洲和美國,美國的服務消費占比是比較高的,我想中國一定也會有一天到達這樣的比重。短期角度,我想影響消費可能核心就是三個因素,第一個是宏觀經濟,第二個可能是疫情,第三個可能是產業政策,那我簡單再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經濟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前低後高的走勢,可能越往後面看,隨着經濟增速提升,消費會有更好的基本面呈現,對此,我比較有信心,這是第一個。其次,疫情方面,短期來看在國內有一些反彈,所以它勢必還是會影響一些短期的消費。對於很多消費品公司來說,其實整體業績較穩健,但多少受一些疫情的影響。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它的利潤、營收會更高。所以理論上,你應該給它受損的利潤以更高的估值,從價值投資角度來說,就像我們投周期股一樣,當它在虧損的時候,你應該給高市盈率;在盈利很好的時候,你要給低市盈率,其實是這個道理。第三,是產業政策,去年大家比較擔心的像互聯網、醫療服務、消費中的白酒等(政策),至少在目前來看,我覺得還是傳言居多。問 :除了消費之外,昕煒總對於2022年我們未來比較看好的行業還有哪些?胡昕煒 :我覺得投資還是要緊跟經濟成長的方向,現在中國經濟增長核心還是這幾個因素在驅動:第一,消費,占比為60-70%。第二,我們比較看好的可能還是醫藥、醫療健康,因為中國老齡化肯定是長期大趨勢,所以我們會重點關注醫藥兩個方向,一是與跟消費相關的方向,醫療服務,居民自費購買的像中藥等方向、消費型醫藥產品相關公司;二是可能跟創新相關,一些比較好的創新藥公司,包括給創新藥做服務的企業,尤其是中國在產業鏈上是很有競爭優勢的,這些公司可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第三、是一些先進制造相關領域,範圍比較廣,一個是半導體,另一個跟能源結構轉型相關,無論是在新能源車,光伏等方面,我們還是希望尋找到一些能夠進行價值創造的公司來投資,所以重點其實除了消費之外就是這兩個方向。問 :對基金經理來說,您覺得俄烏衝突我們要不要關注?如果關注,應從什麼角度評判它的影響?還是乾脆就不用去考慮?胡昕煒 :我覺得這也是現在特別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因為現在宏觀經濟、地緣政治形勢對資本市場的波動影響很大,所以我覺得投資者去關注它,非常可以理解,我們基金經理也會去關注它,但是在我來看,首先它還是比較難判斷的,這個東西怎麼說的清楚,但我覺得有一些是我覺得要搞清楚的,第一個我覺得俄烏的衝突對雙循環(的影響)。首先,我覺得對國內循環、內需消費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第二個可能它會造成某些行業原材料成本的上漲,這些我覺得可能是要關注的。對其他影響我覺得真的也沒有那麼大。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發電廠」不好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