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的構想里,「人文閱讀思想圖譜」只是一次出版建議收集嘗試——業界需要了解學界發現了哪些閃光的作品,學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夠關注到他們發現的璞玉。於是在2021年的最後一個月,書評周刊集全編輯部之力,向與我們有聯繫的人文學者、創作者問出了如下三個問題:
您在2021年持續思考的問題;
您在2021年關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夠關注或未引進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樣的中國原創作品。
最後我們獲得的遠遠超越了「建議」的層次。隨着新年的來臨,編輯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總字數逾5萬字。情感與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織就一份呈現關聯傳統與現代、未來與當下的閱讀思想圖譜,他們以自身生活或研究為維度的閱讀與追問,記錄下了雖然蜿蜒動盪,但對真摯的愛、對重塑人與人的連接依然充滿渴望的2021。
本篇內容為梁捷、胡思捷和林展三位學者對以上三個問題的回答。
往期文章:
74位人文學者,留給未來關於閱讀的回答 |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王人博:我們需要發現行動的邏輯,而不僅是書面的規則
孫莉莉:繪本閱讀的重點在於「教育家長,解放兒童」
朱自強:「成長」書寫是中國兒童文學藝術發展的「命脈」
有分量的社科研究是稀缺的
「非虛構」體現的是直面現實的品格與回應現實的勇氣
孫歌:我們需要培養形式感覺來認識問題的輪廓
我們需要一種幸福哲學,一種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
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向歷史提問的方式?
每一個現在,都有我們暫時不能明了的意義
在今天,我們如何反思「經典」?
我們需要更多對苦難的敘事與反思
今天的「大師」都不必然成為學術典範
今天我們仍需要思考「什麼是文化」
學者要如何評估自己的存在價值?
聆聽那些被流量邏輯所排斥的邊緣經驗
具有現實意義的非虛構作品常讓人感動
想象力大概是當下最稀缺的資源
中國人的思想變遷遵循着怎樣的邏輯?
對於兒童文學,我們需要保持一點不切實際的浪漫與想象



梁捷:2021年,我原以為會引發熱議但並沒有發生的是桑德爾的《精英的傲慢》。桑德爾的名氣足夠大了,劉擎等知名學者也早就推薦過這本書。我讀它時一直覺得相當不錯,比桑德爾之前的幾本書都要認真和誠懇。所以我以為這本書會產生很大影響,但是並沒有,這就說明大眾已經不大願意抽象思考問題,這一類政治哲學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會該如何定義成功?》,[美]邁克爾·桑德爾 著,中信出版社·漫遊者2021年9月版。
胡思捷:我關注到美國西北大學經濟系的馬賽厄斯·德普克(Matthias Doepke)教授和耶魯大學經濟系的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教授在2019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Love, Money, and Parenting: How Economics Explains the Way We Raise Our Kids)。我一直對微觀人口行為很感興趣,馬賽厄斯·德普克教授是我一直很關注的學者,他長期從事關於家庭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這本書探討了經濟因素是怎樣影響家長的教養方式的,以及教養方式在歷史上的轉變,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我們理解當今中國低生育率的問題很有借鑑意義。
《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美]馬賽厄斯·德普克、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著,吳嫻、魯敏兒譯,王永欽校,格致出版社2019年6月版。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梁捷、胡思捷、林展;編輯:西西、申嬋;校對:郭利。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掃描二維碼,查看「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最終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