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劇《良宵》

《良宵》是從傳統評劇《馬寡婦開店》改編而來,「趙麗蓉老師在春晚的小品《打工奇遇記》中,報菜名那一段,「我做的是爆肚炒肉溜魚片,醋熘腰子炸排骨」,正是根據《馬寡婦開店》中馬寡婦做菜時唱的一段移植而來。趙老師的精妙改編,對於評劇的傳播功不可沒,也在全國掀起了一場評劇熱。
「
劇目概況:
評劇《良宵》是中國評劇院對白派經典名劇《馬寡婦開店》的深度挖掘和整理,是一次立足傳統的再創造。該劇首演於2010年6月,同年9月,在第七屆中國評劇藝術節中榮獲優秀劇目獎。
專家給予《良宵》極高評價,認為該劇是中國評劇院學習經典、傳承經典、發展經典中具有突破性的壯舉,提升了中國評劇的品質,創造了中國評劇藝術的制高點。《良宵》一劇為評劇傳統戲曲挖掘整理再造精品起到了示範性作用。(原載《北京晨報》)


張 瑋
中國評劇院原副院長、總導演
——「承傳統不斷探索,繹《良宵》老戲新篇。」

劉 萍
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白派傳人
——「老店開新花,回味美無瑕。
「
劇情簡介:
李秀茹青春喪偶,以開店維持生計。她的生活是灰色的,心也是灰色的。
青年士子狄仁傑進京趕考,入住店中。朗朗的讀書聲像一縷春風,染綠了李秀茹死灰的心境。她進而發現這個青年士子竟與自己的丈夫有幾分相像。她熱情地送去飯菜。老僕人則視她為禍水,千方百計把她請出了房間。
李秀茹回到往常寂寞的生活里,發現她對狄仁傑好感漸生。她懼怕這種感覺,希望丈夫的亡魂能像往常一樣幫她克服寂寞。結果亡魂未至,狄仁傑卻闖入她的夢中。愛情一下子燃燒起來,李秀茹勇敢地去向她心愛的人表白感情。不想狄仁傑卻勸說她遵從封建倫理。兩個人分開了。狄仁傑卻又在夢中見到了這個美麗的寡婦,他發現他愛上了她。這讓毫無戀愛經驗的青年人驚惶失措,他不辭而別,逃出了旅店。但分離有時候反倒更能讓人辯明真相。李秀茹在痛苦的思辨中,明確了自己感情的正當性,同時也看清了狄仁傑的真心。堅信狄仁傑一定會回來。而逃跑途中的狄仁傑則從雙飛的雎鳩得到啟發,他服從心靈的召喚,在大雨中返回旅店。
於是這場偶然的邂逅,讓愛情化為洪水滔滔,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
主創團隊:
評劇《良宵》集中了國內戲劇界一流創作、演出團隊:編劇王新紀、導演徐春蘭多次榮獲「文華獎」和「五個一工程」獎,具有豐富的創作經驗;中國評劇院藝術總監王亞勛親自率領評劇作曲家劉文田以及國家一級作曲戴錫英、青年作曲王菲等老中青三代評劇音樂創作精英齊上陣;舞美設計劉杏林、燈光設計胡耀輝、服裝造型設計藍玲在業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原著編劇:成兆才
白派指導:劉 萍
改 編:王新紀
導 演:徐春蘭
作 曲:王亞勛、劉文田、戴錫英、王 菲
舞美設計:劉杏林
燈光設計:胡耀輝
服裝造型:藍 玲、張 穎
副 導 演:李永志、李金銘
道具設計:孟 岩
音響設計:鮑家瑞
舞蹈設計:賈 菲

改編:王新紀
著名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
《良宵》改編自《馬寡婦開店》,故事情節很簡單,藝術上卻極有特點。《馬寡婦開店》是成兆才先生的名著,也是一出白派的名劇,更是一百年前的民族歌劇。三十年代,白玉霜就憑它一舉唱紅了上海灘。可以說,這齣戲一度被視為「粉戲」。後來小白玉霜經過整理,將其重新搬上舞台,也曾引起轟動,但終因劇本思想感情上的不合時宜,最終還是放棄了。此後,各地許多劇團,包括中國評劇院,都曾整理改編此劇,但似乎仍未見有實質上的突破。
目前的演出,可以說是在前人努力的基礎上所做的一次新嘗試。我們對原劇的主題,人物,故事的發展與結局都做了某種顛覆性的改造。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觀眾批評,實踐檢驗。

導演:徐春蘭
著名戲曲導演,國家一級導演
《良宵》改編自《馬寡婦開店》,是一部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多得的評劇經典,直到八十年後,我們才得以與它相識,與它相約,與它碰撞,與它親密接觸。這是我們的榮幸,我們的運氣!我這樣來表達我的心境,是以此表明我們的創作態度——敬畏經典,善待傳統,返本開新,讓傳統戲曲美麗亮相,讓傳統評劇《良宵》美麗出場!
★
「
主演介紹:

王 平
飾:李秀茹(馬寡婦)
中國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工青衣、閨門旦。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劉萍先生入室弟子、白派藝術第四代傳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文華表演獎、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北京市文化和旅遊行業榜樣、北京市第六屆道德模範、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北京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獲得者,北京劇協副主席、北京文聯理事、中國劇協理事。
主演劇目有《母親》《良宵》《藏地彩虹》《馬本倉當官記》《評劇皇后》《姐妹皇后》《城邦恩仇》《林覺民》《秦香蓮》《金玉奴》《花為煤》《山花》《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紅岩詩魂》《劉巧兒新傳》《香妃》《血濺烏紗》《貶官記》《姑娘小伙正當年》《恩與仇》等。

鄭祥振
飾:狄仁傑
中國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戲劇戲曲學碩士研究生,工小生。中國戲曲紅梅大賽金獎獲得者,評劇張(德福)派親傳弟子。
主演劇目有《白蛇傳》《李慧娘》《劉伶醉酒》《馬寡婦開店》(《良宵》)《鳳還巢》《五女拜壽》《花為媒》《周仁獻嫂》《鬧嚴府》《秦香蓮》《奪印》《向陽商店》《山花》《陳三兩》《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四郎探母》《虹霓關》《羅成叫關淤泥河》《小宴》《憶十八》《八大錘》《拾畫叫畫》等。2006年,獨立改編、導演、主演,將評劇《劉伶醉酒》移植成同名京劇。

杜志剛
飾:段伯
中國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工文丑。北京市新劇目表演獎獲得者。
參演劇目有《花為媒》飾李茂林、《楊三姐告狀》飾高拐子、《鳳還巢》飾朱千歲、《奪印》飾大隊長、《奴才秀才》飾劉安、《劉巧兒》飾劉彥貴等。
先後榮獲北京市新劇目表演獎,中國劇協曹禺文學戲劇獎。

塗振龍
飾:店小二
評劇丑角演員,198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97年考入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校評劇班,2002年畢業分配至中國評劇院青年團。2004年就讀首屆評劇大專班,2006年畢業。
自進入中國評劇院工作以來,演出劇目有:《卷席筒》中飾蒼娃、《小兵張嘎》飾張嘎子、《小英雄雨來》飾雨來、《良宵》飾店小二、《母親》飾小仔、《白毛女》飾穆仁志、《劉巧兒》中飾王壽昌、《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飾喬太守、《三鳳求凰》飾小和尚、《白蛇傳》飾小沙彌、《狸貓換太子》飾范中華、《鍾馗嫁妹》中飾李四等,還在《紅色聯絡站》《三岔口》等劇中擔任角色。

張 琪
飾:雎鳩
中國評劇院國家二級演員,主工閨門旦。「戲曲紅梅大賽」銅獎、「國粹傳承」首屆評劇(北京)電視邀請賽專業組銀獎獲得者。先後跟隨評劇大師花淑蘭先生、評劇名家趙丹紅和宋麗老師學習。2020年拜評劇名家劉慧欣為師,成為新生代「李派」傳人。北京戲劇家協會會員。
主演劇目有評劇《無雙傳》《拜月記》《楊三姐告狀》《白毛女》《周仁獻嫂》《花為媒》《狸貓換太子》《朱痕記》《張羽煮海》《白蛇傳》《楊八姐遊春》《楊八姐盜刀》《金玉奴》《城邦恩仇》《劉巧兒新傳》等。
精彩演出劇照




【演出時間】
2022年5月11日 (三) 19:30
【演出地點】
德州大劇院大劇場
【演出票價】
50/80/180/280/380元
(100以上價位限時7折)
【票務熱線】
2237700/2237770
▽▽▽ 點擊海報直達演出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