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太多的感悟,忍不住上來和你說一說,等有了知識星球,這些會第一時間發布在知識星球上。
1,做不同的事情,你才會更加的快樂。
經常關注曾哥的讀者都知道,曾哥兩年前,在老家買了一套房子,並且裝修完了,前前後後花了40多萬,原以為裝修完之後,心情會一直好下去,結果好傢夥,還沒住兩年,此時此刻,人已經麻了,已經習慣了。
穩定且不會變化的事物,人具有極其強大的適應能力。
也就是說,房子無論多麼豪華,或者多麼破舊,用不了多久,你一定會習慣。
這給到你的第一個啟示就是,大學畢業之後,不用去租多麼好的房子,只要能夠住的舒服,只要能夠離公司近一點,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開拓副業,來學習和自我提升,來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就OK了,反正你遲早會習慣。
當然,這還能給你第二個啟示,那就是一旦你意識到自己對於某件事物,已經產生習慣了,已經麻了,那趕緊去做另外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學習和工作,把你整麻木了是吧?
你可以找個黃金周,去外面走走,去感受一下外面的人山人海,感受一下漲到天上去的酒店房費,感受一下出去一趟,把自己累成狗的尷尬,最後,你一定總結出這個血淋淋的教訓:
媽蛋,還是在公司上班,在家裡讀書和自我提升來得舒服。
2,認知圈層,是真的存在,而且還特別根深蒂固。
每次過年回家,看到或者聽到一些事情,都能把曾哥給整懵了。
有人的原生家庭非常不好,父母從來都沒有好好對待過她,甚至還欠下一屁股的債,但她還是心甘情願,被父母給PUA,心甘情願幫父母還賭債,為什麼她就不能去讀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讀了這本書,她就知道了課題分離的重要性了,她就知道如何逃離了;
有人想要獲得財富自由,想要通過炒股,買彩票,甚至是買時時彩來一夜暴富,結果自己的正經工作沒有做好,副業更是徹底沒有希望,最後甚至去借錢來梭哈,為什麼他就不能去系統學習一點財務和理財的知識。
如果他有去學習,他就會知道,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他就會知道,想要獲得高收益,要麼增加自己的本金,要麼提高自己的收益率,可惜,他就是不去學習,最後欠了一屁股債;
有人整天想要戀愛,想要去相親,想要擁有甜甜的愛情,如果他有看過《進化心理學》和《親密關係》這兩本書,他就會知道,在沒有擁有一定的實力之前,任何的技巧,都只是花里胡哨。
什麼是一定的實力?如果你是男生,如果你沒有事業,賺不到錢,長得不帥,家庭條件不好,那對不起,再怎麼想要談戀愛,再怎麼想要結婚,都是在白日做夢,女生,也是一樣的道理。
隨着年紀的增長,曾哥越來越知道,有些人在錯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還想要獲得成功,想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但在一條的錯誤的道路上,停下來,好好反思,瘋狂讀書,藉助別人的知識經驗,來調整自己,反而才是正確的選擇。
可惜,這個選擇,很多人就是不想選。
或者應該這麼說,他們受制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他們想象不出,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寫到這裡,曾哥真的特別羨慕你。
羨慕你只要用點心,只要能夠對痛苦進行反思,只要有想要改變命運的勇氣和信心,你就能夠在網上,找到大量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同時,你還能找到比你厲害得多的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所有的這些,花不了你幾個時間和金錢,但獲得收益,確實巨大無比。
互聯網,並沒有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因為想要改變自己的人,不僅會在現實生活中,向人請教,他們還會在網上,瘋狂吸取各種養分。
而自感墮落的人,則會沉迷於各種即時反饋之中,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最後自己的耐心,也會被消磨乾淨,做什麼事情,都變得完全沒有耐心。
3,為什麼不能是我?
曾哥是一個極度悲觀的人,「當下穩定的生活,並非常態,變化才是常態」是曾哥時刻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為什麼曾哥會如此的悲觀?因為曾哥學了心理學和看了《大明王朝1566》。
學了心理學,曾哥知道了「過度自信」這個知識概念,人一旦過度自信了,就會認為今年一定會比去年好,明年一定會比今年好,這裡其實有一個假設,那就是時間它是有記憶力的,時間它是有意識的。
但實際上,時間就僅僅只是時間而已,它從來不會因為你今年過得差,明年就一定會補償你。
既然不會補償你,你怎麼能夠認定今年過得不好,明年就一定會好呢?
這就是過度悲觀的第一個原因。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曾哥很久之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做《大明王朝1566》,整天就知道神神叨叨,給臣子們打謎語,讓他們去猜來猜去的嘉靖皇帝,在劇終給他的孫子,也就是萬曆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給我聽着,任何人答應你的,都不能作數,只有自己能夠真正決定的事情,你才擁有主動權,否則,誰的話,都不能全信。
當然,劇中的台詞,肯定比曾哥有意思和有文化多了,曾哥有點班門弄斧那股味道了。
但曾哥想要告訴你,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答應你的事情,真的不能夠作數,即便是你的親生父母,他們答應你的事情,也都是基於「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他們答應你的所有事情,給你做出來的所有承諾,首先考慮的,都是他們自己,正因為考慮他們自己,所以當他們覺得不爽了,或者,當他們覺得看你不爽了,就會收回對你的承諾。
親生父母都會如此,你覺得其他人,能夠好到哪裡去。
悲觀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一遇到讓你不爽的人和事,你一定不會說什麼「憑什麼是我?」,你反而會說:
為什麼不能是我呢?
當然,悲觀不是讓你自暴自棄,讓你徹底躺平,任由生活和命運,對你進行宰割。
而是讓你對於這個世界,對於人性,對於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認識,不會一直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之中。
4,被動收入,真的太重要了。
每次過年回家,我都會發現,中年人的生活,真的太他媽難了。
之所以會如此的困難,是因為中年人的支出項目,有成千上萬個,但收入項目,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的死工資。
人到了中年,職場上往往會遭遇瓶頸,上又上不去,下面又有大量新鮮的年輕血液,時時刻刻想要替代自己,自己對於整個公司的價值,每年都在下降,但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卻在逐漸增加:
父母身體生病了,需要錢;子女要上高中了,需要錢;老婆要買包包了,需要錢;自己想要買部新的手機,需要錢。
所以你看,很多中年人為了生活,非常非常的努力,但一年到頭,卻省不下幾個錢,他們在一天天的忙碌之中,不斷變得油膩,日子也不會越過越好,相反,是越過越差。
因為越過越差,他們有很大的幾率,會把人生翻盤的機會,寄託到自己的子女身上,他們會雞娃,他們會揠苗助長,他們會想要用最小的投入,榨取最大的產出,這一點,你可以去廣大的農村地區看看,看看那裡的父母,都是怎麼教育子女的。
如果你不想和他們一樣,那你在結婚生孩子之前:
要麼存足夠多的錢,要麼就在搞好主業的前提之下,多琢磨如何開拓自己的副業。
這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你擁有足夠多的時間,陪着孩子一同成長,同時,因為你的現金流比較充裕,不會那麼的緊張,你對孩子的期待值,也就不會那麼高。
當然,更加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在生孩子之前,你就強迫自己去做好準備了,你也能夠賺到錢了,說明啥?
說明你對世界,對人性,對於商業模式,有着極為深刻的認識,因為有着極為深刻的認識,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也能夠把自己掌握的認識,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孩子就能少走很多彎路。
少走很多彎路,就是賺到。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