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D-1近來已經很少有人關注了,全球範圍內,相關藥物的開發也不順利。

羅氏的TIGIT靶點藥物與PD-1的聯用試驗在最近兩個月里連續失敗了兩次,還都是Ⅲ期臨床。羅氏是TIGIT靶點上公認的先行者,如今兩次失敗使得TIGIT的未來變得撲朔迷離,也開始讓人重新審視PD-1聯合療法的神話。

不過,也有取得成功的新嘗試。

今年3月,美國FDA批准百時美施貴寶一款名為Opdualag的新藥上市,用於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這款新藥由固定劑量的PD-1產品O藥和LAG-3抗體藥物relatlimab聯合組成。較之O藥單藥,接受聯合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提高了1倍不止。

先TIGIT一步,LAG-3成為繼CTLA-4和PD-1之後,第三個被證明有效、且獲准上市的免疫檢查點。

LAG-3早在1990年代就已問世,由於作用機制複雜,直到30年後才有了第一款成藥,與PD-1的聯合給了LAG-3一條「出路」。

2017年以來,全球與PD-1聯用的新增臨床數量始終保持在500項以上,2019年巔峰時期一度逼近800項。CTLA-4、VEGF/VEGFR、EGFR、TIGIT……每一位在剛出現時,都曾被「寄予厚望」。LAG-3的成功,能否將PD-1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全球PD-1單藥/聯合治療新增臨床及患者入組情況(2014-2020)

下一個免疫檢查點

LAG-3算不上一個新面孔。

1990年,法國免疫學家Frédéric Triebel首次發現了LAG-3。為更好從事相關研究,他在2001年成立了一家名為Immutep的公司,專門「死磕」這一靶點。用Triebel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家「純粹的LAG-3公司」。

目前,GSK、諾華、輝瑞、默沙東等大藥企,開發LAG-3都選擇了和Immutep合作。Immutep自己的LAG-3進展最快的也已經進入了Ⅱ期臨床。

LAG-3之所以開發了30多年,主要是因為它的作用機制十分複雜。

LAG-3全稱淋巴細胞激活基因3,是一種跨膜蛋白,主要在活化T細胞和NK細胞等免疫細胞表面表達。LAG-3的原理和PD-1類似,如果能抑制LAG-3通路,就可以恢復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殺死腫瘤細胞。

但是,LAG-3與配體的作用機制卻不是很明確。1992年,Triebel團隊證實,一種名為MHC Ⅱ的分子可以與LAG-3相互作用,這也成為後世遵循的主要研發思路之一。默沙東旗下已經Ⅲ期臨床的LAG-3藥物MK-4280就是依據這一原理。

可是除了MHC Ⅱ之外,LAG-3還能和FGL-1、Gal-3、α-syn等很多配體結合,究竟有多少,誰也說不清,這使得開發藥物難度大大增加。Immutep公司因為只做這一個靶點,一度找不到投資者。

隨着CTLA-4藥物伊匹木單抗、O藥、K藥的陸續上市,免疫療法逐漸受到重視。各路研究力量也逐漸聚焦到免疫藥物上,LAG-3這幾年才重新被翻出來。

據生物醫藥媒體Endpoints報道,百時美施貴寶曾一度將LAG-3視為「免疫療法的最前沿方向」。

但各家公司的早期臨床結果紛紛顯示,LAG-3單藥療法效果有限。默沙東MK-4280的一項Ⅰ期臨床就曾顯示,藥物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觀緩解率分別只有17%和6%。

LAG-3的前途,被蒙上一層陰霾。

聯合療法成為突破

單藥不行,百時美施貴寶就開始嘗試聯用。

2017年9月,百時美施貴寶稱,LAG-3抗體relatlimab在與O藥的聯合療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項針對黑色素瘤適應症的試驗顯示,腫瘤周圍免疫細胞中表達LAG-3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達到了18%,單用O藥客觀緩解率只有5%。施貴寶認為這項結果證實了LAG-3的有效性。

2017年這一年很關鍵,因為那是O藥最後一年銷售額超過K藥。自那之後,K藥一路領先,O藥在全球幾乎沒了存在感。

O藥急需尋找翻盤的機會。2021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上,百時美施貴寶把LAG-3的Ⅱ/Ⅲ期臨床試驗拿了出來,表明和O藥聯用治療黑素瘤,患者生存周期得到明顯改善。

圖源:華創研究

同年9月,relatlimab與O藥的聯合療法被FDA授予優先評審資格。今年3月,LAG-3抑制劑Opdualag上市,成為靶點發現30多年後全球首個上市的LAG-3藥物。

百時美施貴寶之外,全球在研的LAG-3產品多數也都選擇了聯合治療的思路。據藥明康德統計,截至今年4月,全球已有20餘款LAG-3療法進入臨床階段,其中最高臨床階段進入Ⅱ、Ⅲ期的有14個。

羅氏、F-star Therapeutics、再鼎、信達等都選擇與PD-1聯合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而那些選擇做單抗的,也大多考慮了聯合的情況,如默沙東目前已經進入Ⅲ期臨床的MK-4280,搭檔的對象就是K藥。

2021年年底,百濟神州以近8億美元的價格從南京藥企維立志博手中買來了一個LAG-3抗體,公司全球研發負責人汪來表示,引入這款產品,就是考慮到它與PD-1及其他腫瘤免疫藥物聯合上「具有令人期待的組合潛力」。

目前,恆瑞、百濟、信達、再鼎等國內藥企都已布局了LAG-3,但研發進展並不算快。

能否廣而用之


LAG-3潛力雖已被證實,但圍繞它的爭議仍然很多。

Endpoints報道稱,目前科學界對LAG-3的一大爭議點在於,這個靶點「能否給其他癌症帶來變革」。黑色素瘤上成功了,是否能複製到其他的適應症上去?這一派的觀點認為,LAG-3抗體的效果具有「高度的腫瘤特異性」,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用它進行治療。

默沙東當然不會看着百時美施貴寶翻盤,準備用事實來反擊爭議。近日,默沙東宣布,將公布LAG-3抑制劑MK-4280與K藥聯用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的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據稱療效非常好。

另外,那家最早開發LAG-3的Immutep公司也將公布其LAG-3產品與K藥聯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數據。現有數據顯示,聯合療法在PD-L1無表達或低表達的患者中,也能達到31%左右的客觀緩解率。

現有的數據似乎已經在證實,LAG-3的效果可以複製到其他腫瘤上。不過,沒走到最後的產品上市,誰都說不好結果。

百時美施貴寶已經都醞釀好了。Opdualag定價約為2.7萬美元一針,公司樂觀估計到2029年這款產品銷售額突破40億美元。到時候O藥再努努力,兩個加一起,不見得會比K藥低多少。

外資巨頭已經進入分割市場的階段,中國企業終於才開始動手。今年5月18日,中國生物製藥宣布,子公司正大天晴從施維雅手中買來了一款LAG-3產品的全球權益。

價格沒公布,但「全球權益」肯定不便宜。


文| 古月 運營 | 莫羽汐


醫事藥聞 點擊健識局公眾號↓


漲點健識 關注健識局視頻號!




—— 往期文章推薦 ——

又抓了一家!核酸檢測正成為高危行業,已有地方拒絕民營機構
一家mRNA創新藥企的猝死之謎
新事 | 接種新冠疫苗患白血病?中疾控回應了

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掃碼加我:進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轉載開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