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着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的威脅增加,綠色金融在「雙碳」目標下關注度不斷提升。「當前從全球來看,冷戰思維不斷上升,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熱戰,全球金融合作相比以前困難了許多。在這種情況下,氣候變化議題及其市場建設和融資是所剩不多的各方仍保持強烈合作願望的領域。」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國際金融論壇(IFF)大會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近日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年春季會議上表示,要實現碳中和需要動員巨額投資,這尤其需要金融業發揮優勢,同時金融業也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化與落實。

周小川提出,要重視金融業在定價,風險管理及跨期、跨境投資中的作用,通過構建統一的碳交易市場、高效務實的碳配額設置發現最優的碳價格,實現最優的資源配置。在此過程中,金融業要考慮未來減排回報的折現,也要兼顧通脹干擾,做好風險管理和靈活性調整。

記者注意到,銀保監會在近日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下稱《指引》)中提到,銀行保險機構要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金融,並明確提出要將ESG納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實現碳中和,金融業能做些什麼?

「僅就中國而言,按照各家(機構)提供的較低估算,也需要約140萬億元的投資;就全球來說,估算的投資數字更是非常龐大。因此,能否成功動員並利用好這麼大的投資,是金融界面臨的重大挑戰。」周小川認為,在走向碳中和的幾十年裡,財政雖然可以動員一小部分資金但比例很小,更大量的資金還需要民間資本來解決,這一動員任務離不開金融業。

如何大規模動員和使用社會資金?用市場的力量,就必然要尋求恰當的激勵機制。周小川認為,要使大量資金能夠投入到減排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以及各行業各領域設備的更新換代,就要讓投資者不僅僅出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覺悟性選擇,更要依靠創造一種碳中和市場激勵體系,即面向減碳或零碳的投資具有可預期、可測算的合理回報率。

但要吸引如此龐大的投資,當前金融業的各項工作還有較大差距,除了完善市場建設等基礎工作,還需要建立一些基本指標體系;提高透明度,使投資、貸款等各類金融產品都能明確地披露對二氧化碳、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同時,金融界本身也應該帶頭減排,努力實現零排放。

「有人認為,二氧化碳減排包含的物理化學即工程內容比較多,因而主要是工業部門的事情,金融部門在當中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這似乎沒有重視金融業的角色。」周小川認為,從龐大的資金動員角度來看,金融業的功能及其優勢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至關重要,在碳交易定價、風險管理,以及跨期、跨境投資中都有很大潛力。

首先,碳中和所需的長期投資及價格形成需要金融市場的定價能力。

其次,「雙碳」投資多有跨期特點,金融界具備解決跨期問題的特長。周小川認為,儘管早期的碳市場可能主要解決當期定價以實現增產節約的問題,但整個「雙碳」領域的巨額投資多數要兩三年或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見到效果,包括對研發、設備更新、興建新工廠和設施等的投資,也包括受控核聚變等更長期的大型、高難度研發項目,其中涉及的期限轉換、收益與風險分攤、跨期會計核算等多方面問題都需要金融業的參與。

再次,不論是投資的長期性還是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前景,都存在較大風險,必然涉及大量的風險管理。周小川認為,金融業作為一個管理風險的行業,在這方面有理論、有實踐、有人才,必然大有用場。

最後,很多投資還涉及到跨國境的項目和資源配置。跨國境的資源配置與優化需要建立在不同貨幣、匯率、兌換、金融市場套保及有關核算的基礎之上,周小川認為金融業對這類「本行」業務有很大的發揮作用的空間。

需要高效的碳交易市場機制互相配合

要實現「3060」目標,金融行業需要與統一的碳交易市場、高效的碳配額和碳定價機制相配合,金融業既有不可或缺的優勢,也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化和落實。

早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周小川就在發言中指出,碳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上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碳定價上可以考慮碳稅與碳交易相結合。當時有人提出,將碳市場設計分為碳排放權市場和碳補償市場,還有人提出將碳移除(carbon remove)、碳抵消(carbon offset)、碳削減(carbon reduction)、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等看作不同性質的產品,主張建立不同的市場。

但周小川認為,碳市場應該是一個規模儘可能大的統一市場,其所產生的價格一致,並且以資源配置最優化為目標。其中既包括懲罰性功能,也體現鼓勵性功能,而且需要購買碳排放配額的資金總量應該等於所有用於激勵碳減排、碳吸收的資金總量。此外,如果徵收碳稅,相應收入都應該用於支持碳減排、碳沉降、碳補償,中間不應該被挪用。

他認為,統一的市場可以防止資金被誤用,更利於發現最優價格,實現最優的資源配置;同時,統一市場所形成的碳配額約束條件可以確保在未來幾十年中,由路線圖、時間表所規定的各年度碳減排總量能得以順利實現。

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跨期資金平衡就需要金融業發揮優勢,通過淨現值法將未來回報轉換到當期收益,形成對投資的激勵。比如一些對碳減排、碳沉降及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等投資,是在未來某個投產年份才能產生碳吸收等回報。

銀保監會6月1日發布的《指引》提出,銀行保險機構要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金融,並明確提出要將ESG納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其中強調,金融機構不僅僅要對客戶本身的ESG風險進行評估,還要關注客戶的上下游承包商、供應商的ESG風險。

來源:博鰲亞洲論壇 編輯:丹凌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請順手點個"在看"吧~

— THE END —

2022年我們關註:物流、醫療、新消費領域為主,以上三領域均已與資方達成共識(19、20、21年度《鹹蛋說》平台已經為多家企業成功融資,行業涉及:物流、AI、自動駕駛等行業,歡迎資方和項目方私聊。)

《鹹蛋說》業務領域:

審計業務:出具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年度審計報告、專項審計報告、管理建議書、合規報告等

公司管理業務:財務整理(含多賬合併)、內控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內審制度建立等

FA業務:財務顧問、法務顧問、新三板掛牌輔導、IPO實施、投融顧問、私募基金、場內外資本市場、併購重組。

【聲 明】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凡本公眾號註明「來源XXX或轉自XXX(非本公眾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為學習、交流所用,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轉載文章,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註明,若因故疏忽,造成遺注,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