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三季度連續下跌的市場,即便是私募大佬們也難逃浮虧的壓力!
10月4日,老牌私募東方港灣的董事長但斌通過其個人微博發布聲明稱,「前兩天又有別有用心的人,拿出2008年2009年編造的所謂會議記錄的遙言添油加醋地傳播,已委託公司法務處理。」
不僅如此,但斌還公開回應了旗下產品的管理費收取比例以及產品表現不佳。但斌稱,旗下產品管理費極低,直營產品從來都不收管理費,「自2021年2月開始,這兩年東方港灣業績沒做好,都怪我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東方港灣旗下產品出現了較大的回撤,不少產品年內回撤15%~20%。此前,券商中國曾獨家報道了東方港灣旗下三隻產品觸及預警線,備受市場關注。
不僅是東方港灣,今年百億股票多頭私募普遍表現不佳。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79家百億私募在前三季度的平均收益為-6.91%,正收益占比僅兩成。
今年以來,由於俄烏衝突、疫情以及歐美的持續加息,A股市場的波動和分化明顯加劇,投資難度有所加大。對於私募大佬但斌而言,亦相當不順利。
年初,但斌在微博上回應了券商中國發布的「疑似空倉」報道,確認了旗下產品基本「空倉」,大概保持在10%左右的極低倉位。這一操作雖然躲過了下跌,但也錯過A股的反彈,引發市場不少質疑。
空倉四個月後,但斌開始加倉,表示看好三季度或四季度的大機會。不過,三季度市場卻大幅下行,這導致其產品淨值再度下滑,較為被動。
10月4日,但斌通過其個人微博發布再次聲明稱,「前兩天又有別有用心的人,拿出2008年2009年編造的所謂會議記錄的遙言添油加醋地傳播,已委託公司法務處理。」
但斌強調兩點:一、全中國恐怕都沒有私募基金能收到3%到5%管理費的,有點金融常識的一看就是假的。東方港灣與銀行和券商合作的產品收到的管理費比例極低,大概在0.5上下,低的0.25,且東方港灣直營產品,從來都不收管理費;二、東方港灣是首家提出也是少數,產品淨值1以下不收管理費的私募基金,今年就少收(本來合規可以收)近1億的私募機構,如果淨值上不來,以後也收不到這個管理費。
據了解,該份網傳的會議記錄頗為吸引眼球,比如「我們就是要找全中國最富有的一群人,他們每年給我們3%、5%,相信我們也可以跟他們一樣富有。這個市場傻瓜永遠存在,只要堅持跟他講價值投資,你讓他相信有價值公司,相信要長期投資。你趕他走他都不走。這樣他的錢就慢慢變成我們的錢。」
值得注意的是,但斌已經多次闢謠「該會議記錄」。今年3月,但斌就闢謠,所謂的「會議紀要」是造謠誹謗的,最早從2008年、2009年就開始傳播了,東方港灣已對此多次發布過聲明。
除了回應管理費以外,但斌還公開回應了產品業績,並再度致歉。
但斌稱,「自2021年2月開始,這兩年東方港灣業績沒做好,都怪我自己!東方港灣成立18年,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與白酒危機的挑戰,之後都發展得更好,這次我們也會在艱難中奮進。」
今年以來,東方港灣旗下產品出現了較大的回撤,不少產品年內回撤15%~20%。東方港灣在私募排排網上展示業績的產品數量一共有222隻,其中有78隻今年回撤超過20%。
但斌還表示,「如果投資虧損了,一定是因為我的專業能力,而絕不會因為我的人品,我保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但斌連夸特斯拉人形機器人。10月2日晚,但斌在微博稱特斯拉像2008年的騰訊,行業前景廣闊。「有了Elon, 人類的未來幾年,充滿幻想,真是好。」
10月1日,特斯拉2022 AI Day活動於加州帕羅奧圖舉行,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機正式亮相。
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儘快製造出有用的仿人型機器人,目前展示的是第一個版本,具有與FSD測試版相同的技術。預計未來產量可達到數百萬台,成本將比一輛汽車低得多,目標價格可能不到2萬美元。
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的預期下,美元指數已上升至接近2002年的高點,全球股市持續下跌。其中,9月道瓊斯業平均指數累計下跌8.8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重挫10.5%。
A股也呈現弱勢下跌走勢。其中,上證指數下跌5.55%,逼近3000點關口,滬深300下跌6.72%,創業板指數則大跌10.95%,上證50指數更是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
私募基金亦表現慘澹。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近期有業績更新的79家百億私募在前三季度的平均收益為-6.91%,其中僅有16家百億私募取得正收益,占比20.25%。
不僅如此,觸及預警線和平倉線的私募產品數量明顯增加,華潤信託、中信建投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私募全市場淨值位於0.7以下、0.7-0.8、0.8-0.85的基金占比分別變化至5.73%、6.33%和4.90%,較上周分別增加0.68%、0.69%和0.48%。上周市場再度下跌,觸及預警線和平倉線的產品或再度增加。
不過,當下市場的估值已趨低位,投資者亦不用過於悲觀。
泊通投資董事長盧洋表示,在海外趨於衰退的大背景下,今年支撐經濟增長的出口趨於回落,內需是否能逐步恢復是A股是否能體現出相對優勢的關鍵,無論是地產還是消費的恢復都高度依賴於政策,因此10月大會後政策的變化至關重要,如果政策力度足夠驅動內需明顯修復,中國獨立於全球的基本面上行趨勢將吸引諸多資金。因此雖然我們看到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已經突破7.2大關,但是北上資金的流出並不明顯。

校對:趙燕
深夜關注!兩大品種突然暴漲,德銀也面臨風暴!美聯儲緊急出手?英國大逆轉,能否平息混亂?
一夜狂歡!美股暴漲超750點,特斯拉卻蒸發5000億,發生了啥?國際能源署警告歐洲,這國CPI飆漲83%
下一個雷曼兄弟?百年投行陷破產傳聞,真相如何?"超人"基金減持銀行巨頭,股價大跌超10%, 什麼情況?
證券從業人員新風向!經紀人跌破5萬,投顧超7萬,保代"轉會"新動向,研究員又站上了風口…
突發!香港"珠寶大王"墜崖身亡,終年65歲!警方初步認定系意外,公司回應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