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停滯與安倍經濟學:日本的教訓》

作者:若田部昌澄
推薦語:日本的大停滯有哪些政策的失誤?安倍經濟學有哪些重要的借鑑意義?相信對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管理如何平衡有所啟發。
2
《滔天洪水: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全球秩序的重建》
作者:亞當·圖茲
推薦語:本書着重介紹了一戰對亞歐大陸政治經濟基礎的撼動,國際政治格局中深層的、持久的權力轉移逐漸拉開帷幕。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對世界秩序格局的重塑以及各國如何適應這一過程,對理解當前混亂的全球秩序格局有重大的借鑑意義。
3
《時運變遷》

作者:(美)保羅·沃爾克 (日)行天豐雄
推薦語:20世紀70-80年代,全球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布雷頓森林體系崩塌後,美國通脹居高不下,增長面臨持續停滯,歐洲向貨幣金融一體化邁進,日本則處於巨大的資產泡沫邊緣。本書從美聯儲和日本大藏省的角度,系統呈現了當局在高度複雜動態因素下的決策邏輯。
4
《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

作者:蘭小歡
推薦語:權責劃分、財政稅收、招商引資、產業政策,如何影響政府決策,決策又是如何實施?相比於枯燥的理論知識,大量的一線調研和微觀案例,呈現的圖景讓人耳目一新。
5
《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的問題與對策》
作者:黃奇帆
推薦語:中國經濟已經度過高速發展的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本書對中國經濟許多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做出了非常獨特的分析,理論殷實,觀點明確,可以作為理解中國真實國情的讀本。
6
《非理性繁榮》

作者:羅伯特·希勒
推薦語:希勒教授介紹和分析了投機泡沫的有關內容,對1982年以來的證券和房地產市場做出了特別關注。結合許多公開報告和歷史事實,作者對互聯網期間股市的空前繁榮現象進行了全面細緻的研究。
7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塞繆爾·亨廷頓
推薦語:本書將冷戰後的世界格局劃分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其中衝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儘管部分內容與觀點至今仍頗具爭議,但書中對於現今世界各個文明深入的研究分析,仍然值得今天的讀者思考和借鑑。
8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推薦語:本書是一部關於社會發展規律的著作。作者通過對大量史料進行分析,運用唯物史觀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等社會因素和社會的演進,闡述了關於兩種生產理論、家庭起源和演變、私有制和階級的誕生、國家的起源和本質等基本觀點。
9
《行動的勇氣》

作者:本·伯南克
推薦語:本書記錄和闡釋了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並以內部人士的視角回顧了華盛頓的應對政策,全面翔實地披露了決策過程的細節,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主要人物的個人形象,同時也梳理了伯南克在專業背景下對金融政策和工具的思考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