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海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春梅




編者按:近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碩果纍纍。珍視成就,凝聚智慧,砥礪前行,仍是未來發展之要。證券時報·券商中國為此推出「對話金融家」系列報道,展現業界領軍人物的踐行與思索,為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建言獻策。本期對話的金融家為國海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春梅。



我國資本市場歷經30多年的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從弱變強的跨越式發展。證券行業也迎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券商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增強直接融資能力,更好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

耕耘近35載,國海證券立足廣西、服務全國,不斷夯實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在新的發展時期和階段,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服務廣西經濟發展大局?近日國海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春梅接受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專訪,分享其體會及思考。

證券業迎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券商中國記者:在您看來,證券行業過去十年取得哪些成就?

何春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證監會全面推進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高水平開放及高質量發展,打造更為「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伴隨着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證券行業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一是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改革擴容,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末,直接融資存量規模近百萬億元,約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31.5%,較十年前提升近16個百分點,市場融資規模和融資效率均大幅提升。證券公司有效發揮資源配置和價值發現的樞紐作用,持續不斷為實體經濟輸送「金融活水」。與此同時,隨着投資品種不斷豐富,證券行業為居民財富管理髮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交易服務、投資顧問、資產配置的功能更加突顯。

二是證券行業綜合實力和專業能力穩步提升,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格局漸趨形成。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推進和權益市場重要性的提升,證券公司收入結構日趨多元,整體實力不斷增強。證券業總資產十年增長近6倍,突破10萬億,收入和淨利潤增長3~4倍。證券行業核心競爭力逐步轉向資本實力、風險定價能力、機構服務能力和金融科技能力。在監管積極倡導下,券商更加注重結合自身資源稟賦以及區域深耕需求,打造細分領域的專業優勢。

三是金融與科技加速融合,證券行業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在技術浪潮的引領下,證券行業金融科技應用進入快速發展期,為產品設計、客戶服務、風險定價、管理運營等提供創新可能。強調金融科技賦能、做強金融科技已成為證券行業的普遍共識,2017~2021年中國證券業整體信息技術投入年均增速21%。

四是證券行業文化建設深入推進,用專業踐行社會責任方面取得長足進步。2019年以來,證券行業加快建設「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將文化建設與公司發展戰略、公司治理、業務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有機融合,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價值引領和精神支撐。證券行業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支持鄉村振興、發展普惠金融等領域擔當社會責任,展現金融為民情懷。

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商成效顯著
券商中國記者:過去十年,國海證券作出哪些突破或轉型?

何春梅:過去十年,國海證券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截至2021年末,公司合併總資產758.68億元、淨資產192.19億元,分別較十年前增長5.8倍、5.6倍;2021年實現合併營業收入51.7億元,較十年前增長3.1倍,上述3項主要經營指標在2021年均創歷史新高。公司2011年上市以來連續分紅,累計向股東分配利潤42.15億元,其中現金分紅27.20億元。在這期間,公司以戰略為引領,奮力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商。

謀定而動、科學布局。科學謀劃並全力推進「十三五」、「十四五」戰略規劃,基石業務加速轉型,零售財富業務加速向財富管理轉型,客戶數、客戶淨推薦值均較「十二五」末增長近40%,2021年金融產品銷售規模、收入創歷史新高;投行業務持續向大平台轉型,對內優化組織結構,對外搶抓市場機遇,「十三五」期間為全國企業融資近3000億元。業務體系全面均衡,十年間重點布局的公募基金、資管、金融市場、私募股權投資等業務開花結果,有的躋身行業前列,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商成效顯著。網點布局更加科學優化,重點加強珠三角、長三角等富裕地區或空白省份的網點建設,將省會城市的主要網點升級為分公司,打造綜合金融平台。2021年末,公司網點覆蓋21個省級區域,較十年前新增6個;廣西區外營業機構占比提升至56.3%,較十年前提升20個百分點;區內營業機構基本實現廣西市場全覆蓋,形成綜合化、全國性布局。

勇於求變、敢於求新。面對充滿挑戰、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公司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設立創新獎勵基金,近年來緊扣綠色金融、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抗擊疫情、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國家戰略方向,完成十餘個首單項目。推動業務領域改革,新設另類投資子公司、權益投資部、投資顧問部、創新金融部,升級金融市場委並新設衍生金融部、票據交易部,激發業務活力,多項業務成為重要利潤增長點。持續完善業務體系和鏈條,獲批票交所非銀類會員等十多項新業務資格。加快擁抱金融科技,制定IT發展戰略規劃、金融科技規劃和數據治理藍圖規劃,加大信息技術預算和人力投入,全面提升經營管理科技水平。其中,自主開發的「服務廣西數智協同展業平台」,將「投研+投資+投行+財富管理」的綜合服務模式系統化、結構化、數字化,獲評「中國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行穩致遠、強化管理。公司全面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加速推進戰略、財務、人力、風控合規「四統一」的落地和執業質量的提升,強化中後台對業務條線、分支機構和子公司的集中統一管控,實現對機構、人員、業務環節管控全覆蓋。其中,個人重大事項申報核查機制、選人用人「三道關」、從嚴的績效獎金遞延發放機制、員工執業行為監測機制、建立廉潔檔案庫等人員管理模式成為國海特色。公司持續打造全員合規風控文化,設立「合規誠信廉潔日」,推動「清廉國海」建設、「合規管理強化年」法治建設,不斷提高執業能力和水平。此外,建立黨委內部巡察機制,構建紀檢、稽核審計、合規、財務、人力資源等部門組成的「1+N監督閉環體系」,並將一線支部紀檢委員和合規人員兩支隊伍融合,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效力。

打造差異化競爭力需要有「四力」
券商中國記者:您認為在當前行業格局下,中小券商要想彎道超車,需要哪些關鍵要素?

何春梅:隨着傳統業務飽和度提升、業務競爭加劇,行業馬太效應凸顯,中小券商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根據中證協數據,截至2021年末,行業前十家券商營業收入集中度達48%,總資產、資管、投行、自營等指標同樣顯示,前十家集中度超過50%,且上述指標連續三年上升。但我們也注意到,多家中小券商在投行、資管及財富管理業務方面趕超進位,打破頭部券商在各個業務條線均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局面,說明中小券商在行業風口前仍有機遇。中小券商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在四個「力」上下功夫:

一是保持戰略定力。中小券商綜合實力與頭部券商相比有差距,更需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實施差異化發展的戰略,並始終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堅持長期主義,聚焦資源打造精品和特色業務,形成比較優勢。

二是鍛造核心競爭力。中小券商尤其要圍繞客戶和專業兩個方面鍛造優勢。一方面持續提升客戶數量和質量,特別是要抓住優質客戶和核心資產;另一方面錘鍊專業能力,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真正為客戶創造差異化的價值,在部分領域形成一定的行業影響力和專業口碑。

三是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中小券商應打造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管理半徑更短、決策更迅速的優勢,人才、協同、運營管理等機制應更加靈活。

四是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中小券商應持續夯實資本實力,保持資本充裕,堅持穩健發展,打造一流的內控管理能力,牢牢守住合規風險底線,增強長期發展能力。

圍繞上述四個方面,國海證券在2018年提出客戶、精品、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以客戶為中心,持續鍛造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專業能力。2021年公司提出「四大計劃」,即實施「客戶倍增、客戶做精計劃」,增強獲客和數字化用戶運營本領;實施「投研精品計劃」,加強大資管、投資管理等業務的投研文化、投研體系和投研能力建設,培育精品研究,打造卓越投資業績;實施「國海一盤棋服務計劃」,全面推動客戶資源、產品服務、管理機制的協同,實現能力互補,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金融服務;實施「打造一流合規風控計劃」,緊貼業務實際深化風險管理前置、提升數字化風控賦能、增強風險管理隊伍能力。

樹立「服務廣西一盤棋」思想
券商中國記者:國海證券如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作為廣西本土券商,如何持續提升服務廣西實體經濟質效?

何春梅: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指出,證券行業作為市場的驅動者和價格的發現者,應當努力成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主動站位。

一直以來,國海證券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廣西經濟發展大局,積極構建服務實體經濟的生態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圈,肩負起優化區域融資結構、激發經濟活力、培育創新動能的使命,並持續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綠色轉型、聚焦專精特新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方面發揮專業作用。

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科技自立自強、專精特新、鄉村振興等戰略,制定《綠色金融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加入「中國企業ESG發展聯盟」;設立綠色產業基金、碳中和主題集合資管計劃;助力發行綠色債券;成立支持民企發展資管計劃、設立紓困基金等支持民企;組織開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服務行動;簽署證券行業促進鄉村振興公益行動發起人協議,並不斷擴大「一司一縣」幫扶範圍。

服務廣西發展大局方面,公司上下樹立「服務廣西一盤棋」思想,成立服務廣西領導小組,建立高管帶頭聯繫企業機制,制定服務廣西的工作規劃,在引資、引產、引智上持續發力。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方式,把金融活水「引進來」,為重點領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助力地方政府、企業的資產整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發揮期貨子公司、私募子公司專業優勢,通過創設套期保值產品、發起設立產業基金等,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和區域金融生態優化。

「十三五」以來,國海證券為廣西企業融資近千億元,主導或參與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7個、管理規模66億元;組織區外金融機構「走進廣西」,推動新能源汽車等優質產業落戶廣西,擔當招商引資推介人;組織開展覆蓋700餘家企業的「專精特新」培訓會,系統推動區內企業上市培育;結合廣西實際撰寫多篇專題研究報告,為地方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2022年3月,廣西出台廣西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到要支持國海證券做優做強,打造「投資融資+財富管理」綜合金融服務商。國海證券將立足本土勇擔當、專注專業促發展,持續為廣西企業提供更高效、更專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廣西區域經濟和市場主體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大板塊迎來發展機遇
券商中國記者:展望未來,您覺得證券行業面臨怎樣的新形勢和新機遇,在未來可重點發力哪些方向?

何春梅: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發展,賦予資本市場前所未有的新定位、新使命。自2019年中國證監會推出「深改12條」以來,我國資本市場發生了深刻變化,證券行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迎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整體來看,證券行業圍繞零售、企業、機構「三大客戶群體」,衍生出三大業務主線和發展方向。

一是居民財富快速增長及資產配置結構轉變背景下的大財富大資管業務。相較於部分發達國家或地區超50%的金融資產占比,目前我國居民各類標準化金融資產配置占比不足20%,居民對股權和債權投資配置需求有巨大提升空間,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買方投顧業務、養老資管業務有望成為未來的星辰大海。

二是註冊制背景下的投行業務。近年來,我國股債融資穩步增長。2021年IPO和再融資金額合計約1.5萬億元,股票和交易所債券市場融資合計超10萬億元,均創歷史新高。隨着未來全面註冊制的落地,投行業務、股權投資業務均有望繼續迎來發展機會。

三是機構投資者大擴容背景下的機構業務。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持續優化,機構投資者占比突破20%,但與美國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占比超過60%相比,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資本市場的機構化進程,將帶動證券行業機構客戶相關的經紀、託管、融資融券、研究諮詢、產品代銷、衍生品業務等需求提升,券商機構業務有望進一步快速增長。

券商中國記者:能否談談國海證券下一步發展的戰略規劃是怎樣的?

何春梅:作為一家中型券商,國海證券貫徹落實監管要求,努力探索實踐差異化發展道路,歷經30多年的發展,從一家區域性券商發展成為全國性綜合金融服務機構,在銷售交易、公募基金、資產管理、研究、私募股權等業務上沉澱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

展望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將為證券行業帶來持續的業務增量,與此同時,監管對券商的專業能力和執業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國海證券將以成為「專業領先、客戶信賴、員工自豪的卓越綜合金融服務商」為願景,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通過專業和科技兩大抓手,堅定推進客戶、精品、能力提升「三大工程」,聚焦大財富、大資管、投研、投行「四大領域」,以投研能力引領,深入推進大財富大資管戰略,深度鏈接零售、企業、機構三大客戶群體,努力以專業能力為客戶創造價值,打造差異化競爭力,為服務實體經濟和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貢獻力量。

責編:林根

校對:趙燕

百萬用戶都在看

歐洲損失超2萬億,普京發聲!拜登私下提醒澤連斯基:別表現得不領情!克里米亞大橋事件已抓8人

利空突襲!860億全球巨頭暴雷,歐美股債一度大跳水!A股卻迎三大重磅利好,助力大盤走穩

最新警報!李嘉誠資產再遭"空襲",這國匯率突破警戒線!外圍兩大風險二度來襲,美聯儲犯下兩個錯誤?

超級風暴!英國央行緊急"救市",什麼情況?女首相遭危險警告,將有大動作?美股財報季危機四伏

一夜狂歡!美股暴漲超750點,特斯拉卻蒸發5000億,發生了啥?國際能源署警告歐洲,這國CPI飆漲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