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月8日,深圳二手房指導價調控落地剛好一周年。

這一「歷史性」的調控時刻仿佛還在昨天,回頭看過去深圳房地產市場這一年,被人們稱之為「史上最狠」的調整政策,直接逆轉了過去一年的樓市行情。

去年,包括深圳、上海、廣州、北京、東莞、成都、西安、寧波、無錫、溫州、合肥、三亞、紹興、衢州、金華等10多個城市均先後出台了二手房指導價,有些城市並不像深圳這樣涉及到所有二手房小區,但是整體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過去這一年,除了市場的變化,深圳買房人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手房成交進入冰封期?

01

這兩天,深圳今年1月份的二手房成交數據出來了,全月二手房成交1557套,創下近10年來的新低,成交套數與2012年2月份持平;

春節假期新房和二手房更是創造了0套和1套的成交量,基本處於冰封狀態,很明顯深圳目前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比去年底更加濃厚了。

去年整年的樓市行情一直處於一路下探的趨勢,無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即便是實力的名xiao房也不能倖免,法拍房的增多與價格走低也印證了市場行情。

這個影響可能在深圳來說今年還會持續,但是不會像去年那樣的明顯;目前主要是因為政策的影響,深圳的經濟面還是向好的,包括大家對於深圳未來發展替力認可度均較為自信。

但2021年的數據已經表明了短期內市場的態度!深圳二手房網簽(含自助)44375套,創近年來新低,自2007年以來,二手房網簽量首次低於新房成交量。

我們看前3年,最低也在8萬套+,尤其是2020年,二手房的網簽量達到了12萬套高峰值。

我們再來看一下去年一整年深圳各片區的二手房成交情況,龍崗以11174套排名第一,龍崗的關注度如此之高,很簡單是因為許多小區的市場價與官方指導價的價差不明顯,甚至有些戶型售價還低於指導價。

剛需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其實選擇也非常客觀。

去年福田的成交量也領先,福田目前各方面的配套都非常優勢,但整體的市場價格比南山要低一些,屬於性價比較高的區域。

此外,羅湖、南山、寶安的成交情況相差不大。但你看龍華、鹽田、以網紅的光明成交情況相差甚遠。

看似很簡單的邏輯,原關內+寶安幾個區其實價格不低,但是成交量仍然處於領先,很大一個原因是剛需在過渡改善買房的過程中,會選擇更為成熟和便利的核心區域。

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比如賣掉光明、坪山等區域的房子,置換到福田、羅湖、南山來,因為上班、生活更便利一些。

但龍華其實二手房不少,但為什麼去年成交這麼差?一方面價格偏高了,另一方面在配套上存在一些矛盾點;龍華有一些學qu房之前都是10多萬,去年因大學區的影響降幅也非常明顯。

排名墊底的兩個區,如大鵬新區,這個區不用說了,本身商品房就少,新房都比較難賣的區域,所以二手房可想而知。

而光明呢,新房這幾年都很火熱,因為價格和供應量都大,加之大家對區域的預期信心十足,所以新房較火。

但光明的二手房價格漲幅這幾年也一直是在深圳墊底的,成交量也還干不過坪山;當然,未來等這幾年這一批新房入伙變成二手房後,交易可能會相對活躍起來……

我覺得這個二手房的成交活躍情況,可以給大家一些提示,未來成交周期要有一個預期,成交量的好與壞意味着成交周期的快慢,當然自住完全不用去考慮這點。

新房與二手房的倒掛差會進一步縮小

02

新房市場方面,整個2021年深圳新房住宅全年成交了52417套房,成交量創下了近6年的新高,除了二手房指導價的影響外,去年的供應量的增加也成為成交量增加的主因。

二手房指導價機制下,使得大部分置業者第一時間會考慮新房,今年預計仍將延續新房集中放量供應的態勢,供應會持續增加;可能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仍會存在差異。

二手房和新房形成的倒掛差,對於購房者而言,可選擇的機會也將增大。未來如果二手房價下跌,倒掛差會縮小。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此前表示,從呈現的結果來看,深圳二手房市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二手房指導價是調整的主要原因,但背後還透露着三個因素,即控制加槓桿、引導市場預期、穩定二手房價不再與新房形成倒掛。

中介行業「人效」再降低

03

另外一個數據大家也可以關注下,深房中協發布了2021年度的行業報告,房地產中介行業出現了哪些變化?

深房中協的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深圳總備案機構1983家,備案分支機構3125間,個人會員59308人(其中星級人員37387人)。2020年,深圳二手房人均簽單量是2.19套,去年人均簽單量不足1套。

1、中介行業擴張明顯減緩

2021後中介行業新增備案機構量大幅下降,2021年新增備案381家,同比2020年度731家,下降了48%。

一系列的政策調控使得全年二手房的走勢整體呈下降態勢,持續低迷的市場行情使得行業的擴張明顯減緩。

房中協認為,預計後期市場調控還會維持從嚴態勢,行業新增備案量將維持在低位水平,年後業內將以存量機構競爭為主。

2、「新人」入行占比大幅下降

除了中介擴張的速度減緩外,2021年「新人」入行情況,占比為36.9%,同比前三年都低;這也意味着行業被新人認可度進一步下降;

一位中介朋友告訴我,去年行業轉行率非常高,一些機構甚至出現招人難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行業的投訴量卻大量上升,達225宗,同比增長了29%。

深圳業主這一年的心態變化:從激進到躺平

04

最近這幾天,許多深圳人聊起二手房指導價這一年,更多的是已經接受並且消化了。在家在論壇上,許多網友分享了這一年對深圳樓市的心態轉變:

@007之世界知識:炒房致富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買房虧損成為現實,就算不漲不跌,一年虧個幾十萬利息輕輕鬆鬆。

@老貓66:這次與08年不同,區別是暴跌與陰跌的關係,尤其之前高價地區比較明顯。安心工作安心生活,特別現在房價股價雙殺,大家對工作更熱情了,挺好的。

@理性發言:現在是這樣的,已經有紅本的房東和貸款壓力不大的賣家,都咬着價格不放,反正不缺錢的,能鬆動的就是那些高槓桿和還款壓力大的人。

@Rain2021:中介工作變得更輕鬆了,炒房客也沒那麼忙了,沒買房的又安心上班存首付了。

@看看行不行:指導價並沒有限制新房,結果新房也沒有接盤俠了,這說明如果不是為了炒房,這麼貴的房子已經完全超出了使用價值。

第一,各種行政限都不限制房子使用功能,如果衝着房住不炒,行政限制沒有影響;

第二,新房的預期是穩的,拍賣地就把未來幾年的新房價格預期穩定了,唯一不穩定的是買了轉賣是不是能賺錢,那就是炒的價值不穩,華潤城最明顯,之前一套賺500萬預期的時候大家都搶,現在預期不賺錢了馬上賣不完,說明之前搶的人大部分都是衝着炒而不是衝着住的。

@艾圓媽媽:之前覺得指導價只是給買家增加負擔提高了首付,賣家不可能按指導價賣的。可是最近看到周圍的信息,好像成交的標準也真是參考指導價了。

深圳房總價高,包括很多改善性剛需都有槓桿買房,疫情2-3年不少人失業或者減薪,不少投資客也扛不住了,不按指導價估計不好賣;不缺錢的投資客應該還在堅持。

最近,在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均有不同程度的回暖現象,個別城市在經歷低迷後已然開始進入啟動期。

但深圳目前大家更為關心的是,二手房官方指導價或否進行調整,以及深圳今年的市場行情是否有所好轉?

目前業內最多的聲音是預計可能會有一些微調,因為政策的目的其實已經達到了,不排除會有向上微調整的動作,甚至會分區、分項目細化定價邏輯。(具體以官方消息為準)。

2022年,於深圳樓市而言,回歸市場信心非常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