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LinkedIn】將我們設置為星標,並多多【點讚、在看、轉發】哦!

大家好,我是新來報道的寫作者@蘇心圓,一位普通且對職場還心存幻想的職場人,想通過我的一系列文章來分享不普通職場生活。

這裡可能有普通二本入行房產經紀人的故事,也有窮酸潦倒逃離北京的故事,還有進軍互相網大廠被馴化的故事等。

小人物到底該如何崛起,我有一些普通卻有用的工作方法和大家分享。

希望真的可以幫助大家躍遷。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蘇心圓。


畢業第二份工作,大Boss經常會開玩笑說,如果你換一家公司,可能更好,但是再也遇不到像我這麼好的老闆了。
我每次都笑嘻嘻的不知道說什麼好,有相信也有懷疑。

那兩年,我在工作之外開始做自媒體,還經常和領導分享我的文章求支持;對互聯網白痴的我,遇到任何不能解決的問題,領導會費心盡力的教,還把要學習的書單列給我;

公司任何大咖培訓的機會,都可以無限接近這些大人物;更不用說公司每月一次的聚餐,偶然工作結束和領導隨意的擼串......

後來去到了更大型的公司,一切從零開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種挑戰可能是:你的努力領導根本看不見,你待在一個很雞肋的位置,你沒辦法快速獲得輕而易舉的優質資源......

在被領導談話只給一次機會做不好就開除時,在遇到委屈深夜下班還在流淚時,最終這些挑戰一一克服,也獲得了一年兩次的加薪和升職。

我到底是如何克服的呢?這四條原則送給面臨同樣困境的你。

心態篇:用找工作的狀態干工作

和很多朋友交流找工作的過程時,大家普遍感受是有一種決一死戰的感覺。

我也是,特別是目前的這份工作,驚喜和痛苦並存的歷程。記得當時了解了國內整個互聯網行業以及自己的狀態後,真的只選了這一家頭部公司。

誰曾想,簡歷投出半個月,沒收到任何消息。在一個破釜沉舟的日子裡,我決定發一條誠懇的面試信息給這家公司的HR,確定這份工作是否還有機會。

畢竟是自己堅持認可的事情,不能「不了了之」!

未曾想,兩個小時後,HR給我打電話說要進行電話面試。後來的事情就是一輪輪面試,順利參與工作。

進入工作後才知曉,能面試成功是因為有新的崗位急需招人,夾雜着幾分幸運。我依舊相信,沒有自己的爭取,這份工作肯定不可能白送到我面前。

當然,找工作前,要爭取要努力要做各種PlanB方案;參與工作,特別是度過試用期後,工作趨於穩定,就忘記了當初的決心。

我們在工作中也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同事:來到公司第一個月,天不怕地不怕,積極又高效率;半年後,幾乎看不到這位同事的消息,銷聲匿跡了。

其實參與工作後,更要去爭取你想要的配合、資源,更是要拿出決一死戰的決心去對待某一個項目,某一個合作,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很多人可能會說,哎呀,我剛工作,什麼都沒做,不敢和領導爭取。那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和你分享第二個我百試百靈的解決方案。

老闆是拿來用的

這句話是我們公司VP告訴我的,也是我在每一次工作面臨困難時第一時間提醒自己的。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可怕?我要使用我的老闆?

這裡,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一句:不會使用老闆的員工是不可能在工作中有發展機會的。

這就要回到「老闆(直屬領導)」帶領一個團隊,表面上看是要幫助公司完成KPI,追溯到每一位員工身上,就是要賦能員工,讓每一位員工完成自己目標。

所以,與其定義老闆是一類嚇人的動物,我更願意對老闆的定義是資源,時刻想起來使用。

使用老闆,表面上看是麻煩老闆,這裡面其實隱藏了三個對員工來說看不到的好處:

1)通過請求幫助,也是間接的向老闆匯報工作進展,讓老闆對你的工作放心。

2)獲得了老闆的資源,也是獲得了老闆信任的社會關係,其實也獲得了個人的職場進步。

3)給老闆「表現自己」的機會,也讓老闆更了解你作為員工的狀況,未來也是成就你自己。

既然說到了使用老闆,我還想繼續說我們職場人每天都要提醒自己的一件重要事。

不憋大招,不給老闆突然的「驚嚇」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不勝任陷阱」,意思就是一個在上升通道的人只要達到了上層的期待值,就很可能被提拔,直到提拔到不能勝任的崗位。

這也是在說,如果我們不停地給老闆期待,老闆一直看不到結果,這個期望值無限拔高,那你的「大招」憋不出來的可能性會越來越高,這是不能憋大招的心理學原因。

聽說公司新來不久的財務被開除了,導火索是做一份給投資人的財務數據方案,直到最後一天才給老闆看,結果方案和老闆的預期差距甚遠,導致全團隊連夜加班重做才在最終的DDL交付。

這件事告訴我們:給老闆驚嚇真的會致命,朋友們!

那到底如何避免憋大招呢?請記住八個字: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這可不是互聯網公司的口號,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少挨罵的方式。具體來說:

1)可能影響到工作進度的急事立即匯報,越早說越好。

2)可能涉及到資源協調需要老闆抽出時間處理的事,準備好最充分的材料,越早說越好。

3)可能涉及到重大改變的決策,提前協調會議,越多人參與討論,越早開會越好。

通過以上三點,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降低老闆期待,不斷校準老闆和你針對一個事情的過程。如果你實在是記不住,那就每日匯報工作進度。

專業乃立身之本

知道了這麼多生存之道,最後一條我想講講對專業技能的理解。都說這個時代是vuka(烏拉)時代,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模稜兩可,單一技能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了。

比如新加坡這個國家,在提倡發展π型人才。

什麼叫π型人才呢?你不僅要有一技之長,還要發展成為擁有第二技能,第三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我們看最新的新媒體行業,大多數的kol即是公司老闆懂管理,又是面向用戶的博主懂內容,還是面向企業端的講師,懂教授,這樣的人就是是複合型,能夠快速適應這個社會。

即使你現在是職場人,也不要期待一份工作就能養老了,而是要開始行動發展自己的第二技能、第三技能,從容面對未來多變的時代。

這也是我,為什麼在職場中做的還不錯,但是今天來打這裡寫文章,因為在個體崛起的時代,我也要培養自己的新的技能。

希望在這裡,和大家一起進步。

你認為工作中哪些第二技能比較重要?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蘇心圓。音頻內容行業從業者,多款爆款音頻節目幕後操盤手,目前正在一家老闆很紅的公司做創新業務。分享最真實、最樸素的30+職場女性辛酸苦辣和笑容背後的故事。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作者和視覺中國。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21領英保留所有權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