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客家傳統小炒開在南泉北路的美食一條街上,白底紅字的招牌夾在各地風味餐廳之間,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就連門口的廣告牌也是三年前的事兒了。但踏上狹小的旋轉樓梯,越過低矮的夾層,來到二樓餐廳,你瞬間就能感受到店裡的火爆氣氛。滿滿一屋子的人,都轉不開身,小伙子每上一個菜都要扒開人群,口中大喊:「開水來了當心燙!」其實手上端的是剛剛出鍋的熱炒。店主一家人從贛州來,客家小炒做了十幾年,「嘿,點菜的是我妹,燒菜的是我媽!」小伙子回頭帥帥地說。這裡的規矩是先點菜、再拿號,我們從妹妹手裡領來一本塑封快脫落的菜單和一疊油膩膩的點菜簿。「這不就是嘛!」妹子指出了一小塊空白,突破了我們的想象力。想來因為是客家菜,所以店裡沒有贛州傳統的小炒魚、霉豆子、酸菜炒大腸,而是更多殊異風味:贛南爆炒牛筋、酸芋荷牛肉、炸芋包子……凌亂中寫了幾個菜,趕緊把單子塞到妹妹手中,拿了號等叫。餐廳里的氛圍有強烈的對比:站着排隊的望眼欲穿,眼巴巴看着人吃香喝辣,坐着吃飯的氣定神閒,還跑去多加了一碗飯——江西菜確是乾飯神器。等位的間隙,我從出菜口望了眼廚房,一位紫袍阿姨,身材瘦小,氣場巨大,獨自掌管灶台,統領整個廚房,油煙瀰漫間轉身取菜,金鐲子在盤碗間飛旋……大約過了半個鐘頭,硬生生把我們等餓了,終於輪到開飯,炒米粉頭一個來,正好,吃起來更香呢。雖說廚房用的是乾粉,但也炒出了明晃晃的鍋氣,圓粉嗦着滑溜又爽氣,配料只是簡單的辣椒和雞蛋,雞蛋特別炒老,微微滋油噴噴香,而且我發現即使吃到後來冷掉了,這盤粉鍋氣餘韻尚存,是厲害的!爆炒豬肝,豬肝只是平常的菜場貨,但火候好極了,肝兒嫩嫩滑滑的,既不老也不沙,中間還留有一點潤。這裡配的是江西上饒特產的餘干辣椒,皮薄肉細嫩,青綠滋味中蘊含鮮辣,忍不住單吃,辣嘴不辣心。本意是想吃蓮花血鴨,錯手點了份爆炒鴨血,竟然也很不錯,繼承了贛菜的濃咸與寬油,炒得很有血性。店裡的小尖椒特別辣,就像一粒粒子彈,狠狠擊中味蕾,能疼上老半天。本想吃地瓜葉的,也沒有啦,換成萵筍,倒也清新解辣……野山椒鱸魚,魚擦過鹽再油煎,外脆內咸鮮,肉質略收干,蘸着底下的油水,配上香菜澆頭,很有吃頭。我們自帶起泡酒配辣菜,用簡陋小水杯乾杯也無妨,一桌江西客家菜,吃得過癮又開懷……這次點菜太急,我已經想好了,下次來吃:酸菜炒牛肉、筍尖炒臘肉、野山椒肥腸和豆腐五花肉!此外還特別想知道,如果他們家是「上海排名第二的江西菜」,那第一是……?叫我說:浦東有客家小炒,浦西有江西飯店,難分伯仲!更多美食,請進入一片吃心主頁,瀏覽往期文章或點擊右上角「發消息」,獲取吃上海、吃全國、吃全世界美食索引。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