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李迎

來源|電商報Pro(ID:kandianshang)
編輯 | 吳昕

王衛為人低調,但是野心很大。

順豐同城包圓了外賣配送、同城零售、個人跑腿等所有同城配送業務,去年又新增了一個代駕業務。簡單來說,順豐同城乾的活,差不多相當於餓了麼+京東小時達+閃送+e代駕。

不僅業務涵蓋廣,順豐同城的增速也很嚇人,第一年時營收只有5000多萬,第二年直接變3億,2018年營收逼近10億大關,到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48億。

從去年9月收購了嘉里物流以後,順豐物流的國際化道路也越走越遠。

今年2月18日,順豐旗下的嘉里物流在港交所公告,宣布將收購一家美國的物流公司。從國內走向亞洲走向國際,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連續兩起收購案,順豐加碼跨境電商物流業務的腳步,堪稱神速。

同城業務加上物流業務,王衛的商業帝國迅速壯大。與此同時,順豐的零售之路,卻是王衛的一塊心病。

順豐零售,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一直以來,快遞行業的老大順豐,都揣着一個新零售的夢。

早在移動端互聯網還沒有普及的PC時代,順豐就已經下場,欲從物流切入到商流。

這些年,王衛圍繞電商業務做過大量嘗試,真金白銀投入了不少,然而多年過去,順豐在零售領域的項目,不僅沒能激起太大的浪花,還因多次折戟,拖累了順豐的營收。

順豐最開始涉足零售,說起來還是個挺驚喜的意外。

12年前的端午節,浙江嘉興的一位順豐快遞員,借着傳統佳節的契機,成功推銷出了100多萬的五芳齋粽子。

這次成功的零售經驗,在順豐內部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引起了公司上層的注意。

或許是這件事增加了順豐做電商平台的信心,次年,順豐推出一個類似淘寶、京東的電商平台「順豐E商圈」,以售賣食品為主,同時還做了配套的支付平台「順豐寶」。然而這第一次在電商和配套支付上的探索,很快曇花一現。

2011年,王衛改變思路,率先在深圳開了第一批順豐便利店,首批試運營數量就達到近百家。不僅可以送貨上門,還提供快遞寄取、文件傳真等服務。兩年過去,因為持續虧損,只好關門大吉。

2012年,順豐又決定以冷鏈技術為核心競爭力,推出了生鮮食品電商平台「順豐優選」,定位中高端,主營生鮮和跨境商品。這個想法在當時是超前的,要知道如今的「興盛優選」5年以後才會申請註冊品牌,「美團優選」8年以後才成立單獨的事業部。

不同於前兩次,王衛對這個新的項目,也十分重視。2012年,「順豐優選」上線前夕,他特地從深圳飛到北京,向眾高管下達了死命令,再三強調「順豐優選是不能失敗的項目。」

順豐優選如願活了下來,如今已成為順豐內部的主力零售業務。但這些年來,不斷進行戰略收縮與頻繁換帥也是事實。

2014年,順豐又開始探索線下零售模式。推出「嘿客」網絡服務社區店,試圖通過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難題」,搶占社區入口。

作為一家零售門店,店內商品只供展示,需要線上下單的模式廣為人詬病,「嘿客」走向了方便、快捷、體驗感強的反面。

對社區經濟的不理解,加上做零售時的快遞思維,「嘿客」的失敗,已經可以預見。

2015年,開店超3000家的「嘿客」關閉了大部分門店,沒有關閉的改名「順豐家」,隨後又統一納入順豐優選。

從2017年順豐借殼上市所披露的財報來看,「已剝離業務商業板塊」總虧損約16億元。虧損的原因財報中是這麼說的「主要是因為順豐商業自2014年開始集中鋪設線下門店所致」。

儘管探索新零售的過程十分坎坷,但王衛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做好了打「零售持久戰」的準備。

2017年,順豐又以辦公室為主要消費場景,推出了無人零售品牌「豐e足食」。

2021年,順豐又布局了社區團購平台「豐伙台」,運營僅一年又被緊急叫停。

上面這些列舉,並未囊括順豐這些年在零售上的所有探索。從線下門店到生鮮電商再到跨境電商,12年來順豐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很可惜,始終都沒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

然而,就在這個月8號,前述提到的「豐e足食」在沉寂三年之後,宣布獲得了最新3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

這不僅是順豐死磕零售12年以來,最大的單筆融資,也是無人零售領域,至今為止,無數不多的大額融資。

如今看來,「豐e足食」很有可能成為順豐進軍零售業的最大亮點。

快遞行業老大的新零售夢

為什麼即使撞得頭破血流,順豐也不改當初,堅持進軍零售業?

在多次業績說明會上,王衛都強調,順豐不會只做快遞「我們需要在快遞業務基礎上開拓新的利潤來源,延伸新的業務支脈。」

一方面,隨着三通一達的的相繼上市,再加上菜鳥物流、京東物流,快遞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與此同時,消費者的需求也愈加複雜多樣,再加上快遞行業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這些都成為王衛持之以恆尋找新藍海的原因。

王衛想要順豐不斷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就會像物流專家丁威說得那樣,「向產業鏈上下游進軍和拓展,拉伸自己的服務鏈條」。

商業作為快遞業的上游,對快遞業可以產生直接的影響,順豐想要做大做強,從新零售切入商流,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一方面,根據2015年到2018年的數據統計,我國線上零售占社會消費總額的比重由10.8%提升到了18.4%。

對於新零售這一爆發式增長的市場蛋糕,除了順豐,傳統的快遞企業,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等這樣的平台型企業,都不願意錯過。

正是因為這個領域讓每個企業都想分得一杯羹,因此,對於順豐來說,趕上這個風口,至關重要。

此外,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一家企業,真正成功地探索出新零售模式。當一個行業沒有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就意味着還有機會,一旦成為那個關鍵的破局者,何愁沒有發展?

這也是王衛執着切入電商領域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進行商業探索,是各種因素影響下,王衛不得不做出的嘗試,即使這條新零售之路註定坎坷。「我們的未來,是會走到很多行業裡面去,做深很多行業,而不是「最後一公里」的倉庫配送。

「豐e足食」獲3億融資,無人零售真能向死而生?

從2017年開始,「新零售」作為一種行業變革趨勢,深刻影響了零售、電商和物流相關領域,新的模式層出不窮,但又一直在市場的風口上,發展的磕磕絆絆。

在疫情爆發和疫情反覆的背景下,曾經被唱衰的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等模式,開始備受關注。

對於死磕新零售12年的順豐來說,最近無人零售項目「豐e足食」獲得3億元A輪融資的事,總算對多年來沉寂的零售業務有了一個交代。

無獨有偶,今年1月,每日優鮮全資收購「在樓下」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後者是一家以學校、醫院等為銷售場景,主要售賣乳製品、麵包鮮食等的傳統無人售貨機企業。對於每日優鮮來說,收購了「在樓下」後,無人零售業務在社區場景的覆蓋又向前走了一步。

前後兩個無人零售領域的好消息,就好比頂着寒意盛開的迎春花,提前透露了一絲春的消息。

對於順豐來說,在公布了這次由軟銀領投的3億元大筆融資事件後,旗下與此有直接業務關聯的順豐同城,股價也應景的連漲了三天。

「豐e足食」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一二線辦公室人群,以無人販賣機、無人貨架與智能貨櫃,為都市白領提供熟食、飲料、方便速食、休閒食品等商品。

在無人零售爆火的2017年,「豐e足食」的入場其實並不算早。

在它之前,猩便利、果小美等無人零售企業先一步搶占了各大寫字樓。然而由於運營成本壓力和盲目擴張,很快資金鍊斷裂,給「豐e足食」的發展提供了不少現成的經驗,再加上有順豐這個靠山,「豐e足食」擁有足夠的擴張底氣。

到目前為止,順豐的無人零售項目「豐e足食」,已經覆蓋了全國28座城市,服務用戶超過千萬。

(圖源:豐e足食官方微博)

2015年王衛曾經和拼多多的黃錚有過一番談話,他請教黃錚「順豐做電商能不能成功?」

黃錚的意思是,肯定做不成,因為沒見過哪家快遞公司做成的。

順豐確實是國內布局新零售業務中的一個異類。三通一達似乎還在專心主營業務,曾多次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物流服務商資格的國際快遞巨頭UPS,也沒有在零售業有過建樹。

王衛的新零售探索之路,是一個孤勇的故事。

與此同時,順豐還要面對前仆後繼的競爭者。據天眼查數據統計,2020年有超過1.1萬家無人經濟相關企業註冊成立。與無人零售領域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投入,也將在今年增長至50億美元左右。

抵禦入侵者,也是「豐e足食」的當務之急。

作為在新零售領域摔摔打打12年的老將,順豐摔過不少跟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但「豐e足食」能否成為王衛在新零售領域上下求索的關鍵突破口,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鐵粉推薦





曹德旺為何如雷貫耳?




巨富出海!起底中國最神秘的千億富豪




葛蘭還是葛韭菜?千億頂流有點慌




B站沒有情人節




谷愛凌的媽,家庭教育的天花板


點擊關注,跟主編交個朋友 ↓↓↓


商務合作請聯繫QQ/微信:2881339630

點擊在看,下次可以優先收到我的文章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