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 鍾林楠

zhonglinnan@gf.com.cn

廣發宏觀郭磊團隊

報告摘要

第一,近期出來的2021年四季度社科院口徑宏觀槓桿率為263.8%,較三季度繼續下行1個點,連續五個季度實現了槓桿率的去化。作為分母的名義GDP繼續保持着較高增速(單季度同比9.7%,持平於三季度)是重要原因,同期GDP平減指數較高形成明顯貢獻,作為分子的存量債務規模四季度環比增長了2.2個點。全年來看,宏觀槓桿率下降6.3個點,是1995年以來降幅最大的一年。分部門來看,全年居民槓桿率零增長;企業槓桿率全年去化明顯;政府槓桿率上半年去、下半年加,全年有小幅上升。

第二,居民部門槓桿率四季度讀數為62.2%,較三季度小幅上升0.1個點,主要因為四季度房地產金融政策邊際鬆動,前期積壓的房貸加速釋放,居民購房貸款增速有所回升。全年看,2021年居民部門槓桿率基本實現了零增長,是金融危機後增幅最小的一年,其中無法創造償債現金流的消費槓桿率(消費貸款/名義GDP,由於購房、購車等用途所加槓桿)是48%,較2020年下降了0.9個點,是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大降幅,居民部門債務風險在2021年得到初步緩釋;經營槓桿率(經營貸款/名義GDP)是14.2%,較2020年上升了約0.9個點,可能是因為央行強化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個體工商戶貸款等具有普惠金融性質的居民債務增長偏快。

第三,政府部門槓桿率四季度讀數為46.8%,較三季度上升了1.3個點,全年上升了1.2個點,是三大部門中唯一加槓桿的部門。政府部門的整體節奏是上半年去槓桿,下半年加槓桿,這一點與 2021年的經濟和政策節奏也完全一致,下半年經濟放緩,後置的財政政策加速落地。

第四,企業部門槓桿率四季度讀數為154.8%,較三季度下降2.4個點,全年下降7.5個點,是槓桿率去化幅度最大的部門。一是因為在房地產金融審慎制度與隱性債務管控框架的共同作用下,基建地產行業加槓桿受到限制,粗略測算2021年三季度房地產企業槓桿率(房地產企業債務/名義GDP)為16%,較2020年末下降了3.1個點;二是隨着2021年經濟放緩壓力的加大,企業部門的預期逐步回落,企業加槓桿的意願受到影響;三是2021年出口偏強,工業企業的產能利用率較高,在這一背景下,相同債務投入帶來的產出效率更高,客觀上也會推動企業部門槓桿率的下降。

第五,金融部門槓桿率從資產方統計為48.9%,環比下降0.3個點,全年下降5.3個點,主要因為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在即,不合規的同業SPV在加速壓縮,典型代表是信託領域,通道類與融資類業務明顯壓降;從負債方統計為62.7%,環比上升0.8個點,全年零增長,降幅明顯低於資產方,與2021年存款嚴監管銀行攬儲難度加大、貨幣政策偏松背景下,銀行主動增加了同業負債有關。

第六,如何看待2021年宏觀槓桿率的大幅下降?(1)這是疫情期間應急性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初步消化,是疫後全球經濟的共同特徵。BIS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二季度,中國、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宏觀槓桿率較2020年四季度分別下降4.9個點、20.7個點與8.6個點;(2)相比較來說,中國控制疫情速度較快,在疫情期間財政貨幣政策並未過度寬鬆,2020年宏觀槓桿率的升幅相對偏低;同時由於受全球供給鏈斷裂影響偏小等原因,GDP平減指數的升幅也偏低,名義GDP的波動也要低於其他經濟體,與疫情之前2019年末的槓桿率相比,中國槓桿率總升幅為21.7個點,要低於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國家的26.5個點與30.2個點;(3)前期控制較好的宏觀槓桿率給2022年的穩增長政策創造了一定的空間,央行在2021年金融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指出,「五個季度宏觀槓桿率下降,為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

第七,短期看,在分母回落(名義增長速度下行)、分子上升(穩增長政策加碼)的組合下,2022年將重新進入階段性加槓桿周期。在名義GDP增速8%-9%,社融(債務)增速11%的情景假設下,2022年宏觀槓桿率將上升4.7-7.2個點。總的來說,政策對於槓桿率的調控是一個動態過程,在前期已留餘地的背景下,宏觀槓桿率可以適度上升,這代表逆周期時段的成本。

第八,長期看,我國宏觀槓桿率在未來十年的升幅應會比過去十年更低。一方面,根據我們前期報告《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歷史復盤與當前位置》,影子銀行、融資平台、兩高一剩、房地產等四大領域的調結構均已取得一定成效,這有利於宏觀槓桿率的穩定。另一方面,央行貨幣政策以「社融增速與M2增速和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為中介目標,中長期內嵌了穩槓桿的機制。

第九,我們曾在前期報告《宏觀槓桿率的變化趨勢及其影響》中構建了從宏觀槓桿率到資產價格的映射關係,指出股票市場表現最好的階段一是出現在由分母名義增長強勢驅動的去槓桿(漂亮去槓桿)階段,二是出現在由分子債務強勢驅動的加槓桿階段,前者是盈利邏輯,後者是估值邏輯。2022年在穩增長政策推動下,宏觀槓桿率若能進入債務階段性擴張驅動的加槓桿過程,則股票市場會存在這一過程所對應的結構性機會。當然,如我們在《宏觀面的兩條邏輯線》中曾指出的,國內穩增長是主邏輯之一,但全球流動性收斂也不可避免會對成長類資產、債券等通縮交易資產的勝率賠率形成擾動。

正文

近期出來的2021年四季度社科院口徑宏觀槓桿率為263.8%,較三季度繼續下行1個點,連續五個季度實現了槓桿率的去化。作為分母的名義GDP繼續保持着較高增速(單季度同比9.7%,持平於三季度)是重要原因,同期GDP平減指數較高形成明顯貢獻,作為分子的存量債務規模四季度環比增長了2.2個點。全年來看,宏觀槓桿率下降6.3個點,是1995年以來降幅最大的一年。分部門來看,全年居民槓桿率零增長;企業槓桿率全年去化明顯;政府槓桿率上半年去、下半年加,全年有小幅上升。

2022年2月15日,社科院發布2021年宏觀槓桿率報告。根據該報告,2021年四季度非金融部門槓桿率為263.8%,較三季度的264.8%下降1個點,其中分子實體經濟存量債務規模為302萬億元,環比三季度增長了2.2個點,是2018年以來同期的最高增速;分母滾動四個季度求和的名義GDP為114萬億元,環比三季度增長了2.6個點。

2021年全年來看,非金融部門槓桿率下降了6.3個點,是1995年以來降幅最大的年份,其中居民部門槓桿率零增長,企業部門槓桿率下降7.5個點,政府部門槓桿率上升1.2個點。

居民部門槓桿率四季度讀數為62.2%,較三季度小幅上升0.1個點,主要因為四季度房地產金融政策邊際鬆動,前期積壓的房貸加速釋放,居民購房貸款增速有所回升。全年看,2021年居民部門槓桿率基本實現了零增長,是金融危機後增幅最小的一年,其中無法創造償債現金流的消費槓桿率(消費貸款/名義GDP,由於購房、購車等用途所加槓桿)是48%,較2020年下降了0.9個點,是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大降幅,居民部門債務風險在2021年得到初步緩釋;經營槓桿率(經營貸款/名義GDP)是14.2%,較2020年上升了約0.9個點,可能是因為央行強化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個體工商戶貸款等具有普惠金融性質的居民債務增長偏快。

2021年四季度,居民部門槓桿率為62.2%,較三季度上升0.1個點。居民部門債務總額為71萬億元,較三季度增長了2.7個點。

按債務用途來看,2021年四季度消費債務(包括購房、購車等)總額為55萬億元,較三季度增長了2.5個點;經營債務總額為16萬億元,較三季度增長了1.6個點。

政府部門槓桿率四季度讀數為46.8%,較三季度上升了1.3個點,全年上升了1.2個點,是三大部門中唯一加槓桿的部門。政府部門的整體節奏是上半年去槓桿,下半年加槓桿,這一點與 2021年的經濟和政策節奏也完全一致,下半年經濟放緩,後置的財政政策加速落地。

2021年四季度,政府部門槓桿率為46.8%,其中中央政府槓桿率為20.2%,地方政府槓桿率為26.6%,較三季度分別上升了1.3個點、0.5個點與0.8個點。

政府債務總額約為54萬億元,中央政府債務總額約為23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約為31萬億元,較三季度分別增長了5.5個點、5.2個點與5.7個點。

企業部門槓桿率四季度讀數為154.8%,較三季度下降2.4個點,全年下降7.5個點,是槓桿率去化幅度最大的部門。一是因為在房地產金融審慎制度與隱性債務管控框架的共同作用下,基建地產行業加槓桿受到限制,粗略測算2021年三季度房地產企業槓桿率(房地產企業債務/名義GDP)為16%,較2020年末下降了3.1個點;二是隨着2021年經濟放緩壓力的加大,企業部門的預期逐步回落,企業加槓桿的意願受到影響;三是2021年出口偏強,工業企業的產能利用率較高,在這一背景下,相同債務投入帶來的產出效率更高,客觀上也會推動企業部門槓桿率的下降。

2021年四季度,企業部門槓桿率為154.8%,較三季度下降2.4個點。債務總額為177萬億元,環比增長了1個點,是2005以來的次低值(最低值是2020年四季度的0.5個點)。

全年企業部門槓桿率下降7.5個點,是2021年槓桿率去化最大的部門。其中房地產領域槓桿率去化幅度應較高,銀行貸款、信託貸款與信用債等多種形式的債務均是明顯的負增長。截止2021年三季度,扣除個人住房貸款的房地產貸款約為14萬億元,較2020年末下降7.3個點;房地產債券存量約為1.9萬億元,較2020年末下降5.2個點;資金信託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規模約為1.9萬億元,較2020年末下降14.6個點。

若我們就簡單以「資金信託投向房地產規模+房地產企業貸款(房地產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房地產債券存量」作為房地產行業的債務規模的表徵,則2021年三季度末房地產行業的債務總額約為17.6萬億元,較2020年末下降8個點,以此估算的房地產行業槓桿率為16%,較2020年末下降3.1個點。

金融部門槓桿率從資產方統計為48.9%,環比下降0.3個點,全年下降5.3個點,主要因為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在即,不合規的同業SPV在加速壓縮,典型代表是信託領域,通道類與融資類業務明顯壓降;從負債方統計為62.7%,環比上升0.8個點,全年零增長,降幅明顯低於資產方,與2021年存款嚴監管銀行攬儲難度加大、貨幣政策偏松背景下,銀行主動增加了同業負債有關。

2021年四季度金融部門槓桿率(資產方)為48.9%,環比下降0.3個點,全年合計下降5.3個點。主要因為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的年份,銀行表內投資的違規同業資產面臨清理的壓力,尤其是信託領域,在兩壓一降的政策目標下,融資類信託與通道類信託壓縮較多。2021年三季度,融資類信託規模為3.86萬億元,較2020年末壓降1萬億元左右。

金融部門槓桿率(負債方)為62.7%,環比上升了0.8個點,全年零增長,與資產方統計結果存在較大差異。主要原因在於2021年央行對違規的高息存款保持了高壓姿態,銀行攬儲的難度加大,對同業負債的依賴加大;2021年偏松的貨幣政策環境對同業負債的擴張也較為有利。

如何看待2021年宏觀槓桿率的大幅下降?(1)這是疫情期間應急性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初步消化,是疫後全球經濟的共同特徵。BIS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二季度,中國、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宏觀槓桿率較2020年四季度分別下降4.9個點、20.7個點與8.6個點;(2)相比較來說,中國控制疫情速度較快,在疫情期間財政貨幣政策並未過度寬鬆,2020年宏觀槓桿率的升幅相對偏低;同時由於受全球供給鏈斷裂影響偏小等原因,GDP平減指數的升幅也偏低,名義GDP的波動也要低於其他經濟體,與疫情之前2019年末的槓桿率相比,中國槓桿率總升幅為21.7個點,要低於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國家的26.5個點與30.2個點;(3)前期控制較好的宏觀槓桿率給2022年的穩增長政策創造了一定的空間,央行在2021年金融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指出,「五個季度宏觀槓桿率下降,為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

總體而言,2021年實體槓桿率是過去二十年降幅最大的一年,其中企業部門是主力,政府部門跨周期調節加槓桿,居民部門穩槓桿。

我們可以從三個視角去理解2021年非金融部門槓桿率的下降。

首先,這並非是中國獨有的,全球多數國家在2021年都經歷了宏觀槓桿率的明顯下降。根據BIS披露的數據,2021二季度,發達經濟體宏觀槓桿率為299.6%,較2020年末下降了20.7個點;新興市場國家宏觀槓桿率為231.9%,較2020年末下降了8.6個點;中國宏觀槓桿率為284.7%,較2020年末下降了4.9個點。

這一共性本質上是經濟對抗疫刺激政策「後遺症」的自然消化。一則2020年疫情的衝擊,給2021年名義增長帶來明顯的低基數環境,對宏觀槓桿率的下降較為有利;二則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一個逐步衰減的過程,2021年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長都出現了較好的修復,這同樣會帶來宏觀槓桿率的下降。

其次,與其他國家相比,2021年宏觀槓桿率的降幅似乎偏低,是因為中國疫情控制的較快,應對疫情推出的政策刺激力度偏低,2020年槓桿率的升幅本身就有限。同時在較為克制的刺激政策作用下,國內貨幣供給控制較好,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貨幣超發,疊加中國國內工業體系較為完備,受供給鏈斷裂影響較弱,GDP平減指數的升幅要比其他國家更低。

如果以疫情前的宏觀槓桿率(2019年四季度)作為對比坐標,截止2021年二季度,中國槓桿率上升了21.7個點,發達經濟體槓桿率上升了26.5個點,新興市場國家槓桿率上升了30.2個點,中國的升幅明顯更低。

最後,2021年宏觀槓桿率的下降給2022年穩增長政策創造了一定的空間。央行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曾指出,「2022 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有進,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我國宏觀槓桿率穩中有降,為未來金融體系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創造了空間」。央行在2022年1月18日2021年金融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指出,「五個季度宏觀槓桿率下降,為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

短期看,在分母回落(名義增長速度下行)、分子上升(穩增長政策加碼)的組合下,2022年將重新進入階段性加槓桿周期。在名義GDP增速8%-9%,社融(債務)增速11%的情景假設下,2022年宏觀槓桿率將上升4.7-7.2個點。總的來說,政策對於槓桿率的調控是一個動態過程,在前期已留餘地的背景下,宏觀槓桿率可以適度上升,這代表逆周期時段的成本。

向前看,2022年宏觀槓桿率應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一方面,由於高基數與供需缺口修復,工業品價格指數會明顯下降,使名義增長回落;另一方面今年政策主基調是穩增長,而穩增長的關鍵在於寬信用穩定投資,債務增速應會趨於上升。此消彼長,宏觀槓桿率在2022年將重新進入加槓桿周期。

在2022年全年名義GDP增速8%-9%,社融(債務)增速11%的假設下,2022年宏觀槓桿率將升至268.5%-271%左右,較2021年末上升4.7-7.2個點。

長期看,我國宏觀槓桿率在未來十年的升幅應會比過去十年更低。一方面,根據我們前期報告《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歷史復盤與當前位置》,影子銀行、融資平台、兩高一剩、房地產等四大領域的調結構均已取得一定成效,這有利於宏觀槓桿率的穩定。另一方面,央行貨幣政策以「社融增速與M2增速和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為中介目標,中長期內嵌了穩槓桿的機制。

以更長的視角看,未來十年我國宏觀槓桿率的升幅應該較過去十年更低。

第一,經過近十年經濟結構調整,產能過剩等問題已經得到了較好化解,工業品價格的中樞較過去十年會有所抬升,這有利於減緩分母名義GDP增速的下行速度,穩定宏觀槓桿率。

第二,房地產、基建等相對低效率的行業領域的債務增長已經有了制度性的約束,更多的金融資本在政策導向下會流向製造業、高科技產業等高效率的行業,單位債務增長帶來的產出會比過去十年更高,客觀上也有利於宏觀槓桿率的穩定。

第三,政府對宏觀槓桿率的關注度較過去十年明顯提升,央行以M2增速與社融增速和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作為中介目標,內嵌了穩槓桿的機制。

我們曾在前期報告《宏觀槓桿率的變化趨勢及其影響》中構建了從宏觀槓桿率到資產價格的映射關係,指出股票市場表現最好的階段一是出現在由分母名義增長強勢驅動的去槓桿(漂亮去槓桿)階段,二是出現在由分子債務強勢驅動的加槓桿階段,前者是盈利邏輯,後者是估值邏輯。2022年在穩增長政策推動下,宏觀槓桿率若能進入債務階段性擴張驅動的加槓桿過程,則股票市場會存在這一過程所對應的結構性機會。當然,如我們在《宏觀面的兩條邏輯線》中曾指出的,國內穩增長是主邏輯之一,但全球流動性收斂也不可避免會對成長類資產、債券等通縮交易資產的勝率賠率形成擾動。

核心假設風險:宏觀環境超預期;流動性環境超預期。


郭磊篇

【廣發宏觀郭磊】通脹壓力短期緩和有利於宏觀面

【廣發宏觀郭磊】需求取代供給成為短期經濟關鍵問題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GDP目標的設定

【廣發宏觀郭磊】宏觀面的兩條邏輯線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2021年最後一份經濟數據

【廣發宏觀郭磊】中國出口份額繼續上行背後

【廣發宏觀郭磊】從家用器具項看工業消費品的調價

【廣發宏觀郭磊】為何PMI和BCI均有改善

【廣發宏觀郭磊】經濟數據好壞參半

【廣發宏觀郭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五個看點

【廣發宏觀郭磊】部分下遊行業PPI漲幅有所啟動

【廣發宏觀郭磊】出口強勢目前暫無變化

【廣發宏觀郭磊】政策結構固本培元

【廣發宏觀郭磊】固本,培元:2022年宏觀環境展望

【廣發宏觀郭磊】PMI、BCI與11月經濟

【廣發宏觀郭磊】從經濟數據到「仍需加力」

【廣發宏觀郭磊】復盤2021

【廣發宏觀郭磊】高斜率的PPI意味着什麼

【廣發宏觀郭磊】最新出口數據怎麼看

【廣發宏觀郭磊】PMI連續第二個月處於50以下

【廣發宏觀郭磊】10月BCI數據簡評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9月經濟數據和下階段趨勢

【廣發宏觀郭磊】通脹數據有沒有傳導

【廣發宏觀郭磊】出口數據簡評

【廣發宏觀郭磊】目前宏觀面處於什麼階段

【廣發宏觀郭磊】供給約束在影響上會呈現哪些結構性特徵

【廣發宏觀郭磊】8月經濟數據背後的宏觀線索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走低的CPI和走高的PPI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8月出口的強勢及後續趨勢

【廣發宏觀郭磊】宏觀經濟九問

【廣發宏觀郭磊】PMI和BCI指向一致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觀測製造業周期與基建周期

【廣發宏觀郭磊】多因素疊加,經濟數據明顯回落

【廣發宏觀郭磊】通脹數據如何理解

【廣發宏觀郭磊】出口變化不大

【廣發宏觀郭磊】從地鐵客運量看本輪區域疫情影響

【廣發宏觀郭磊】PMI和BCI反映的7月經濟

【廣發宏觀郭磊】財政貨幣跨周期特徵較強,產業政策更為顯要

【廣發宏觀郭磊】通脹的長周期特徵及其宏觀基礎

【廣發宏觀郭磊】偏積極的6月數據後回看降准

【廣發宏觀郭磊】偏強出口數據的結構特徵

【廣發宏觀郭磊】通脹數據與宏觀假設

【廣發宏觀郭磊】6月PMI和BCI數據印象

【廣發宏觀郭磊】從工業環比看5月經濟數據

【廣發宏觀郭磊】為「正常化」定價:2021年中期宏觀環境展望

【廣發宏觀郭磊】PPI同比頂部已初步形成

【廣發宏觀郭磊】關於出口的兩個負面邏輯均被證偽

【廣發宏觀郭磊】匯率走勢與資本市場

【廣發宏觀郭磊】匯率影響、新出口訂單與建築業

【廣發宏觀郭磊】人民幣匯率:政策信號及定價特徵

【廣發宏觀郭磊】BCI指標進一步溫和放緩

【廣發宏觀郭磊】為什麼消費恢復相對偏慢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評價4月經濟數據
【廣發宏觀郭磊】七普人口數據簡評
【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通脹指標的繼續走高
【廣發宏觀郭磊】出口強勢繼續印證全球貿易共振
【廣發宏觀郭磊】政治局會議的七個要點
【廣發宏觀郭磊】4月PMI數據的結構指向
【廣發宏觀郭磊】4月BCI數據的微觀特徵
【廣發宏觀郭磊】3月經濟數據將擴大預期分歧
【廣發宏觀郭磊】強勢出口的背後
【廣發宏觀郭磊】消費修復的三個階段
【廣發宏觀郭磊】三因素疊加導致PPI中樞顯著上移
演講:長緩坡、減速帶與斑馬線
【廣發宏觀郭磊】服務業和建築業PMI改善幅度較大
【廣發宏觀郭磊】企業投資預期走高,融資環境指數走低
【廣發宏觀郭磊】易與低基數混淆的盈利景氣
【廣發宏觀郭磊】宏觀政策:兼具疫後回歸、控槓桿、跨周期三種特徵
【廣發宏觀郭磊】經濟數據與宏觀假設
【廣發宏觀郭磊】可通過CPI之外的指標輔助觀測通脹

【廣發宏觀郭磊】出口數據初步驗證貿易共振假設【廣發宏觀郭磊】政府工作報告的幾個數字要點【廣發宏觀郭磊】中期視角下的七個政策方向

【廣發宏觀郭磊】PMI算好還是算壞
【廣發宏觀郭磊】年初出口情況怎麼樣
【廣發宏觀郭磊】人口趨勢及疫情影響
【廣發宏觀郭磊】PPI環比處於高增長狀態
【廣發宏觀郭磊】美債收益率與資產定價
【廣發宏觀郭磊】短期增長動能有變化嗎
【廣發宏觀郭磊】疫情短期反覆致非製造業弱於季節性
【廣發宏觀郭磊】2020年工業企業經營數據有哪些特徵
【廣發宏觀郭磊】BCI數據、經濟特徵與貨幣政策
【廣發宏觀郭磊】被低估的疫後經濟
【廣發宏觀郭磊】出口延續強勢
【廣發宏觀郭磊】價格變化主要在哪些分項
【廣發宏觀郭磊】兩個指標背離下的宏觀特徵
【廣發宏觀郭磊】2021與2017:相似及差異點
【廣發宏觀郭磊】PMI數據與第三輪脈衝【廣發宏觀郭磊】融資環境收斂驅動BCI小幅放緩【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看企業利潤的特徵和趨勢【廣發宏觀郭磊】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廣發宏觀郭磊】經濟數據符合復甦中期的內生特徵【廣發宏觀郭磊】什麼是需求側改革【廣發宏觀郭磊】尋找確定性——2021年宏觀環境展望【廣發宏觀郭磊】PMI和BCI繼續上行印證經濟環比趨勢

吳棋瀅篇

【廣發宏觀吳棋瀅】2021年最後一份財政數據解讀與2022年漫談

【廣發宏觀吳棋瀅】以項目申報視角觀測基建投資

【廣發宏觀吳棋瀅】11月財政支出進一步加速

【廣發宏觀吳棋瀅】關於2022年專項債:國新辦吹風會有哪些信息

【廣發宏觀吳棋瀅】奮楫,篤行:2022年財政政策展望
【廣發宏觀吳棋瀅】土地出讓金降幅繼續擴大
【廣發宏觀吳棋瀅】土地出讓金與短周期經濟增長
【廣發宏觀吳棋瀅】財政數據簡評
【廣發宏觀吳棋瀅】財政支出小幅加快,基建分項亦有提速
【廣發宏觀吳棋瀅】明年財政節奏較大概率是前置
【廣發宏觀吳棋瀅】財政收入表現平穩,但土地市場影響初顯
【廣發宏觀吳棋瀅】專項債、實物工作量與財政進度
【廣發宏觀吳棋瀅】專項債補充資本金的情況如何
【廣發宏觀吳棋瀅】財政表現平穩,支出小幅加速
【廣發宏觀吳棋瀅】專項債進度和投向預示基建貢獻觸底

【廣發宏觀吳棋瀅】後置的影響:2021年中期財政政策展望

【廣發宏觀吳棋瀅】如何理解土地出讓收入劃轉稅務部門徵收

【廣發宏觀吳棋瀅】如何理解2021年地方債務限額

【廣發宏觀吳棋瀅】財政支出端進度開始修復

【廣發宏觀吳棋瀅】首批專項債投向基建比例偏高:3-4月專項債投向

【廣發宏觀吳棋瀅】隱性債務的化解之道

【廣發宏觀吳棋瀅】一季度支出進度偏慢對應財政後置特徵:3月財政收支
【廣發宏觀吳棋瀅】財政預算報告有哪些增量信息?
【廣發宏觀吳棋瀅】開年財政數據有哪些特點:1-2月財政收支
【廣發宏觀吳棋瀅】中國PCT專利:第一背後的結構特徵與方向
【廣發宏觀吳棋瀅】全國農民工數據分析及推論
【廣發宏觀吳棋瀅】2020至2021年:專項債投向將發生哪些變化?
【廣發宏觀吳棋瀅】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有哪些關注點?
【廣發宏觀吳棋瀅】2020年財政數據有哪些特徵?
【廣發宏觀吳棋瀅】債務率與財政環境
【廣發宏觀吳棋瀅】回歸再均衡:2021年財政政策展望
【廣發宏觀吳棋瀅】稅收收入增速持續加快映射微觀復甦

賀驍束篇

【廣發宏觀賀驍束】2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春節期間重要信息一覽

【廣發宏觀賀驍束】高頻數據下的1月經濟

【廣發宏觀賀驍束】1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關於豬周期的八條經驗規律

【廣發宏觀賀驍束】全球疫情加劇,地產銷售好轉

【廣發宏觀賀驍束】12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冬至,陽生:2022年通脹展望

【廣發宏觀賀驍束】高頻數據下的11月經濟

【廣發宏觀賀驍束】11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高頻數據下的10月經濟
【廣發宏觀賀驍束】蔬菜價格為何超季節性
【廣發宏觀賀驍束】10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用電量數據簡評
【廣發宏觀賀驍束】高頻數據下的9月經濟
【廣發宏觀賀驍束】能耗雙控、開工率與宏觀面
【廣發宏觀賀驍束】9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高頻數據下的8月經濟
【廣發宏觀賀驍束】8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7月用電量數據簡評
【廣發宏觀賀驍束】7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高頻數據下的6月經濟

【廣發宏觀賀驍束】6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度過洪峰:2021年通脹中期展望

【廣發宏觀賀驍束】5月高頻數據分析

【廣發宏觀賀驍束】5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4月高頻數據的量與價

【廣發宏觀賀驍束】什麼力量驅動本輪價格上行?

【廣發宏觀賀驍束】4月經濟初窺

【廣發宏觀賀驍束】四種意義下的通脹

【廣發宏觀賀驍束】工業品價格分化,疫苗接種提速

【廣發宏觀賀驍束】3月外需情況怎麼樣

【廣發宏觀賀驍束】粗鋼表觀消費量由什麼決定

【廣發宏觀賀驍束】從高頻數據看2月經濟表現

【廣發宏觀賀驍束】從義烏小商品指數和CPI背離看通脹結構趨勢

【廣發宏觀賀驍束】從粗鋼產量看2021年「需求擴張+供給收縮」特徵

【廣發宏觀賀驍束】春節期間的七條關鍵信息

【廣發宏觀賀驍束】商品房成交活躍,工業品價格分化

【廣發宏觀賀驍束】就地過年影響下的經濟圖景

【廣發宏觀賀驍束】全球疫苗接種情況簡要梳理

【廣發宏觀賀驍束】豬肉價格為何出現一輪上行

【廣發宏觀賀驍束】關注趨勢性——2021年通脹環境展望

【廣發宏觀賀驍束】工業原材料表現強勢,出口集裝箱運價新高

鍾林楠篇

【廣發宏觀郭磊、鍾林楠】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歷史復盤與當前位置

【廣發宏觀鍾林楠】2021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說了什麼

【廣發宏觀鍾林楠】社融偏強指向穩增長項目融資需求初步起來

【廣發宏觀鍾林楠】LPR的信號意義與後續想象空間

【廣發宏觀鍾林楠】央行開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解讀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OMO與MLF利率雙下調

【廣發宏觀鍾林楠】利率波動與成長類資產表現

【廣發宏觀鍾林楠】可將社融與M2分別視為資產負債兩端

【廣發宏觀鍾林楠】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四季度例會解讀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LPR報價的非對稱下調

【廣發宏觀鍾林楠】居民中長期貸款繼續改善

【廣發宏觀鍾林楠】柳暗,花明:2022年流動性環境展望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央行全面降准

【廣發宏觀鍾林楠】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解讀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

【廣發宏觀鍾林楠】居民中長期貸款邊際改善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碳減排支持工對

【廣發宏觀鍾林楠】宏觀槓桿率的變化趨勢及其影響

【廣發宏觀鍾林楠】社融和股市之間是什麼關係

【廣發宏觀鍾林楠】從央行調查問卷數據看微觀經濟和信用環境

【廣發宏觀鍾林楠】央行三季度金融數據新聞發布會有哪些信息

【廣發宏觀鍾林楠】社融數據簡評

【廣發宏觀鍾林楠】利率「黃金法則」下應該有怎樣的利率水平

【廣發宏觀鍾林楠】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三季度例會解讀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理解8月社融數據

【廣發宏觀鍾林楠】結構性資產荒的來龍去脈

【廣發宏觀鍾林楠】央行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解讀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7月社融數據

【廣發宏觀鍾林楠】央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解讀

【廣發宏觀鍾林楠】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看點

【廣發宏觀鍾林楠】降准後貨幣環境的變化

【廣發宏觀鍾林楠】2021年上半年宏觀槓桿率解析與下半年展望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理解高社融與全面降准一起出現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理解國常會的降准表述

【廣發宏觀鍾林楠】異常後的回歸:2021年中期流動性展望

【廣發宏觀鍾林楠】現金類理財監管的三大影響

【廣發宏觀鍾林楠】社融哪些部分還在繼續收斂

【廣發宏觀鍾林楠】廣義信貸脈衝與利率周期

【廣發宏觀鍾林楠】狹義流動性為何持續偏松

【廣發宏觀鍾林楠】社融收斂增速偏快

【廣發宏觀鍾林楠】一季度貨政報告的九個關鍵點

【廣發宏觀鍾林楠】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的變化:原因、特徵與影響

【廣發宏觀鍾林楠】社融收斂與剩餘流動性效應

【廣發宏觀鍾林楠】實際貸款利率下降應如何理解

【廣發宏觀鍾林楠】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表述的微妙變化

【廣發宏觀鍾林楠】政府槓桿率降低應如何理解

【廣發宏觀鍾林楠】2月社融為何超預期

【廣發宏觀鍾林楠】跨境資金對2021年流動性影響有多大

【廣發宏觀鍾林楠】2020年宏觀槓桿率數據解析與展望

【廣發宏觀鍾林楠】映射需求,但不完全映射供給

【廣發宏觀鍾林楠】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說了什麼

【廣發宏觀鍾林楠】DR007開盤價上調是否具有指示意義

【廣發宏觀鍾林楠】流動性為何收斂?

【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待2021年春節因素對流動性的影響

【廣發宏觀鍾林楠】對「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理解

【廣發宏觀鍾林楠】2020年最後一份社融數據解讀

【廣發宏觀鍾林楠】信用收縮的三個規律【廣發宏觀鍾林楠】本輪信用擴張周期或頂點已現【廣發宏觀鍾林楠】回歸常態化——2021年貨幣流動性展望【廣發宏觀鍾林楠】如何看待近期信用環境的變化

【廣發宏觀鍾林楠】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的七個信號

王丹篇

【廣發宏觀王丹】工業和服務業領域兩份政策文件看點簡述

【廣發宏觀王丹】哪些領域存在相對確定的穩增長政策紅利

【廣發宏觀王丹】從中觀景氣度分布看當前經濟

【廣發宏觀王丹】利潤結構的邊際變化方向是中下游

【廣發宏觀王丹】景氣處於擴張階段的行業略有增加

【廣發宏觀王丹】工業企業利潤減速,但上下游結構改觀

【廣發宏觀王丹】識微,見遠:2022年中觀產業鏈展望

【廣發宏觀王丹】供給擾動弱化後的11月中觀經濟

【廣發宏觀王丹】10月企業利潤為何在經濟放緩趨勢下反彈

【廣發宏觀王丹】新能源產業鏈拓展「新基建」內涵及邊界

【廣發宏觀王丹】中觀剖析10月經濟

【廣發宏觀王丹】上游利潤占比拐點初步形成

【廣發宏觀王丹】碳中和頂層設計:原則、目標和措施

【廣發宏觀王丹】供給約束下的中觀特徵

【廣發宏觀王丹】國慶假期宏微觀信息一覽

【廣發宏觀王丹】等待上游利潤占比的拐點

【廣發宏觀王丹】部分地區能耗雙控預警的原因是什麼

【廣發宏觀王丹】新經濟:宏觀視角分析綱要

【廣發宏觀王丹】整體放緩背景下哪些行業景氣邊際改善

【廣發宏觀王丹】利潤占比繼續向上游傾斜

【廣發宏觀王丹】2022年經濟增速的定量線索

【廣發宏觀王丹】宏觀驅動、中觀景氣與上半年行業表現

【廣發宏觀王丹】7月行業景氣度的新變化

【廣發宏觀王丹】PPI見頂後行業利潤格局有哪些變化?

【廣發宏觀王丹】6月各行業景氣度有哪些變化?

【廣發宏觀王丹】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增長加快

【廣發宏觀王丹】中觀產業鏈2021年中期展望:景氣是一連串事件

【廣發宏觀王丹】行業景氣度分布及其背後主線索

【廣發宏觀王丹】利潤改善,結構分化

【廣發宏觀王丹】上游漲價的結構性影響——基於投入產出表的測算

【廣發宏觀王丹】4月PMI數據的行業特徵

【廣發宏觀王丹】企業盈利數據背後的中觀特徵

【廣發宏觀王丹】疫後行業修復的評估與展望

【廣發宏觀王丹】出口份額的分析邏輯

法律聲明: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供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證券」)客戶參考,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閱本微信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推送內容的適當性,廣發證券不會因訂閱本微信號的行為或者收到、閱讀本微信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

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廣發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廣發證券認為可靠,但廣發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

在任何情況下,本微信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廣發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微信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反映廣發證券研究人員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廣發證券所有,廣發證券對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廣發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